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群体动力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各种社会力都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中,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基础上形成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这种相互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最早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和概括出系统的唯物论社会学科学理论体系,对社会学研究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一、他首倡应以唯物论作为研究社会学的先决问题及其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框架理论体系,不仅解决了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方法问题,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二、他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形成及其规律性的理论,不仅对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社会进步氛围,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为社会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三、他的唯物史观社会进化理论,为当时正在进行的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直接使社会学服务于革命斗争,推动人们自觉地投身革命激流。其中许多理论,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红段子”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段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传播对象广泛性、内容新颖性以及载体的便捷性等特点。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探索"红段子"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标准和具体指标体系,有利于在理论上肯定"红段子"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价值,在实践中指导红色文化有效向多群体宣传,同时优化我国的基层民意表达机制、公民社会建设及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纵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主要由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价值观的认知度、理解度、归属感、支持度以及个体对该群体的责任等几个层次构成;从横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经历了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等过程。社会认同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探索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及其有效建构路径提供了方法论、认识论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辩证地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有关观点,可以为解决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所出现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科层悖论"为讨论对象,以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话语为讨论背景,通过梳理社会学研究中"唯名论"和"唯实论"理论传统关于社会行动动因的不同研判,运用法兰西学派组织理论所建基的方法论和主要命题体系,不仅批判了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行动研究的二元论断,并且将其融入到行动者及其行动体系的分析范式之中。这种向度的研究为讨论依据"管理(规则)是如何可能的"提供了一种更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和范畴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社会关系是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种种制度化形式,都是在种种人类互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凝固化、制度化形式。社会互动作为社会学一个中心概念,它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至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对我们探索宏观的社会整体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流动及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大多数研究还很少触及到成人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影响作用。本文拟作一补白,试图藉此来进一步认识成人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一、社会流动概念的由来社会流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由来可追溯到该学科对人的社会地位的研究。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地位,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人在社会结构关系体系中所处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这个注重"关系"的国家,大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依据国内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现状,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与就业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等角度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9.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少为人关注,知识分子社会流动与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更为欠缺。本文尝试从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现状、对成人教育的促动以及成人教育在知识分子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进城与返乡体现了一种双向的"嵌入"过程:进城——带着"乡土惯习"嵌入城市生存环境的过程;返乡———带着"市民惯习"嵌入乡土社会环境的过程。其中,进城过程体现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规训与再社会化,而返乡过程体现了农民工对乡土社会的重塑。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能否成功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完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群体在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所面临的"社会屏蔽"与障碍,关注其在城市和乡土中的两个不同的生存世界,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民工群体,并努力解除对农民工的结构性排斥,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为研究刑事证据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工具。对刑事证据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即群体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关系来思考个体的特性,由此形成了刑事证据场域。"刑事证据场域"是由刑事证据及证明活动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网络"场"以及刑事证明的环节、程序和规则所限定的"域",再加上相关主体的"惯习"这一主观的性情倾向系统构成,包括场域的主体、时间、空间、资本、程序和惯习六要素。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将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先驱者,他在介绍西方社会学的同时,能够针对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种种弊端,试图用社会学的原理及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从一开始便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这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学学者研究并寻找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途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分层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在学者对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上,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分析了社会分层现象.对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做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教育分流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该角色在当代中国具有明显的矛盾色彩。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职业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使受教育者摆脱非技术性就业困境,促进阶层流动的作用,却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等外因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育身份文化等内因的限制而阻碍着阶层流动,总结上述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理论模型,对国内职业教育的研究及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社会化是社会学领域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研究是研究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同辈群体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并对学校教育避免和减少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行了较为简略的综述,然后分别运用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韦伯的"社会行为"和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等社会学理论对温州社会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探讨出温州人的群体意识中的问题,最后,通过社会学的理论为其指出改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世界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理论。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网络的构成、演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小世界理论逐渐成为一种研究网络状事物性质、规律及其演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社会学、信息科学、通讯、传染病学等不同学科领域都已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小世界理论研究进展梳理和运用领域的拓展分析,预见出小世界理论未来必将在国家安全情报收集、公共安全、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上有更多的拓展空间。随着国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引入和重视,小世界理论必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在当代中国,人际交往既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特色,同时又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社会学路径,提高现代人际交往的质量,对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协调社会关系,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对于其根本指向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进的课程开发来说,社会融合是一个新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审视和研究视角。文章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并尝试作出突破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学暨2010年学术年会上,以"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精彩纷呈。论坛上既有社会GDP等新概念亮相,也有对诸如社会政策、社会质量等概念深度而又全新的阐述;学者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从不同维度去发现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