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石早就提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文构思要想创新就必须做到两点:一要广泛,二要深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探究、思考事物广泛而又深入呢?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失注一例康苏《游褒禅山记》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的“往往”一词,教材未注,容易被误解为“常常”之义。因为,“往往”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表时间,意即“常...  相似文献   

3.
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这么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读名句也应该这样。因为.名句一般是智者的智慧的结晶,包孕的往往是大思想.体现的往往是大智慧。简言之,名句非三读而不能有得也。  相似文献   

4.
释“往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里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句中的“往往”教材未注,其它教学参考书学习辅导书,要么未注,要么注成“常常”或干脆还译成“往往”,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李宝芝主编的《文言课文全解全释》。我认为,这里的“往往”不能解释成“常常”或“往往”,而应当解释成“处处”。先从文意看,句中列举了“天地”等观察对象,表达的意思当是古人观察、求思的空间之广泛,“无不在”当指“无处不在”而非“无时不在”。古…  相似文献   

5.
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这么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读名句也应该这样.因为,名句一般是智者的智慧的结晶,包孕的往往是大思想,体现的往往是大智慧.简言之,名句非三读而不能有得也.  相似文献   

6.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这话说得极为鞭辟人里,通过咏物来抒情言理,这是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这里选两首以“鱼”为描述对象的诗,作些分析比较,赏析其借“鱼”抒情的深远意蕴,借“鱼”说理的深刻寄寓。  相似文献   

7.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侯天宇 《现代语文》2010,(7):113-114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王安石来到褒禅山,游了华刚洞,不过玩得不尽兴。为什么呢?因为华阳洞里的景观虽美,并且越往里走所见越奇,但洞里光线暗,温度低,路难行,越往里走越难走。于是与他同行的四个人中,有人心生懈怠,说:“再不出去,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所编的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中有一道无解的练习题,即《游褒禅山记》一课后的练习第三题。此题题干的要求是“从每组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下设四个小题,但其中三个无解,试析之。 第一题是这样的: A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相似文献   

10.
刘文权 《课外阅读》2011,(11):355-355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大自然中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都是作文的素材,平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这样学生作文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充实起来。这里,笔者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人类仰观俯察天地山川,鸟兽虫鱼,往往有得。得者,心得也。作者静心观察,感而遂通万物之志,由此引发对人生深入而独到的思索,每有神思妙会,诉诸笔端,形诸文字,便是一篇篇精妙绝佳的美文。本期所选文章,从  相似文献   

12.
耿嫦娥 《教书育人》2009,(9):110-111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往往用物、特别是动物形象来表达感情。可以说,不懂名物及其相关制度,就读不懂《诗经》。正如纳兰性德在给《毛诗名物解》写的序中所说:“六经名物之多,无逾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这些名物都与比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课本对后一分句注释为“(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这里把“之”释为“的”,显然是把“深而无不在”当作这个表示原因分句的中心词谓语。笔者认为这个分句的中心词谓语是”求思”,不是“深而无不在”。“深而无不在”这个联合词组是用在中心词谓语“求思”之后作补语,以此来补充说明“求思”的程度。所以,这个“之”应是用在动补之间的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课本注释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为妥。“之”作“得”,非我而始。刘诚、王大年编著的《语法学》谈到“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林三松著  相似文献   

14.
蔡迎春 《语文天地》2009,(12):36-37
托物言志是假托某物.揭示某种哲理性的寓意,它往往运用象征手法,借此喻彼。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风光声色。器物用具……往往能引起人的某种联想。寄托某种情思。屈原喜橘。李白爱月,高尔基赞海燕。壶井荣惜蒲公英.郭沫若颂雷电……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不难看出。这些自然之“物”。一旦被作者摄取人文,它就会被赋予人格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光声色。器物用具……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某种联想,寄托人们的某种情思。屈原喜橘,李白爱月,高尔基赞海燕,闻一多爱红烛,郭沫若颂雷电……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不难看出,这些自然之“物”,一旦被作者摄取入文,它就会被赋予人格化的特点。表现作者的爱好、情趣、心志。托物言志,是许多名家名篇常用的表现方法,运用得好,可使文章言浅意深,富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6.
钱慧真 《现代语文》2006,(12):121-122
名物训诂是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的名称,后来又逐步扩大到车马、宫室、冠服、星宿、山川、郡国、职官和人的命名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一书中,山川、方国、神人及草木鸟兽虫鱼诸物之异名可谓多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与袁珂《山海经校注》堪称博大精深,其中同物异名之考证尤见功力。两书均博采众说,袁氏更是集郭璞、郝懿行、王念孙、汪绂、毕沅、吴承志诸家之大成,考释甚精,本文特采集于下。  相似文献   

18.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然字面意义简单,内容上却有深涵.“迩之事父”是指将《诗》中所蕴含的孝爱思想运用于现实人生实践中,旨在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状态;“以诗事君”的方式是“达政”与“专对”,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太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不只是指记住鸟兽草木的名称,而是由此体察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的关系,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无论是“事父”、“事君”,还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天下归仁”的诗教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三)常用作介词、副词以及代词:“以”“为”;“乃”“惟(唯、维)”;“其”“若”“或”。1“.以”与断句。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为”与断句。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  相似文献   

20.
孔子《论语.阳货》中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故后世一些学者往往将《诗经》中的鸟兽草木虫鱼作为增加自己学识的名物来予以接受。然而这对于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理解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诗经》兴象中的各种鱼类兴象,在其自然特性背后,隐藏着丰富、复杂而神秘的原始宗教和文化的观念内容,这些观念内容是诗经兴象和诗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重要纽带。透析这些内容既是整体解读诗经的关健,更是认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思维起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