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作品阅读与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一、文学作品阅读在  相似文献   

2.
3.
职高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审美过程。本文试图在职高语文新教材的基础上,就职高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从阅读方法、语言感悟和发挥想像等三个方面,谈谈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讲学课,走上讲台,写了一道算术题:2 5=?学生疑惑不解。可闻一多执意问:2 5=?学生们只好回答:“等于7。”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是这样,但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0也是可能的。”于是,他拿起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油画让大家欣赏。画面上突出了两匹马,在那两匹马的后面又错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萦绕在校园上空的琅琅书声很少听到了,年级越高,书声越少,“书声琅琅”似乎成了小学低年级的专利。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走入的一个误区。每一堂语文课,总是由教师在那里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时代背景,解释生字新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题、写作特色等,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生怕哪一点没有讲到,学生考试时吃亏。这样一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事倍功半。改革传统教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审美     
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的内容:“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为关注国民精神、民族精神的发扬和重塑.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从这里,我们看到.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索质。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含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必然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刘佳俊 《湖南教育》2001,(14):55-55
所谓“抓点”,就是抓课文词句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等。为什么要重视抓点呢?因为这些知识点是构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素。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就不能顺利阅读课文以外的文言文,就没有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如果抓住了这些知识点,也就掌握了开启文言文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10.
学会阅读言的方法,培养阅读言的能力。能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更好地使用现代汉语这一工具。要实现这一目的,一目十行地浏览,浅识轮廓地泛读,成效是不大的。常见一些学生,言读得不少,仅教材和《读本》就有数百篇,中学毕业了,言的阅读能力仍十分低下,更不用说古为今用了。  相似文献   

11.
12.
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决定的,体现了语文教学固有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一、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定义与意义“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是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又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但教师不作明确的批示,不给“标准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示性”是指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发言不是“指示”.不是“标准答案”,只是教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相似文献   

15.
16.
宗道诚实     
  相似文献   

17.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审美素质教育》)初中语教材选用了许多山水美及诗词,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大自然的如诗如画、秀丽多姿。阅读这些诗,如人在画中  相似文献   

18.
陈正垠 《现代语文》2004,(10):15-15
对话是教学的重要标识,语文教学对话有两大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一日,进教室随堂听了一节高三语文复习课,上课教师精选了一段文言文《范滂别母》作为范文来进行赏析,并择其中四句“乃以滂为清诏使”、“中常待唐衡以颂请资”、“滂以非其人”、“犹以利刃齿腐朽”要求同学们思考其中虚词“以”在各句中的意义。尔后,请四位同学来谈谈各自的理解,并郑重地对其他同学说:“请大家仔细听一听,他们哪里错了”尽管这是一节很不错的课,但听者出了教室后总感到有点不对头。难道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都会“错”吗?我们应注意的又都是学生的“错”吗?我们就只能是在注意“错”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吗? “哪里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