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冯延已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冯煦说欧阳修“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欧阳修写的一些词,清丽自然,温柔旖旎,并且在锐感深情中流露着作者的心性修养。在他的词中,经常表现出的意境,是喜爱和悲概的结合,即一方面对美好事物有着深深的赏  相似文献   

2.
熟语“千里送鹅毛”,语出自北宋欧阳修诗作《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人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其出处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踏莎行欧阳修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①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②草薰句:意即在风暖草香中骑马远行。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1)词的上片是用什么修辞手法写离愁的?写出了离愁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片所写的内容,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自是大家名篇,传诵不衰。人教版“教参”以为“作写《醉翁亭记》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由于政治上遭受排斥,仕途失意,内心不免有抑郁之情;寄情山水,于宴饮酒酣中与民同乐,纵然可以一时排遣心中的郁闷,但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情怀总难抛却。”刘先杰老师《深层情志的酣畅宣泄》一,从作“际遇跌宕的仕途生活”看出“一副‘颓然’潦倒忧伤神情,凝聚多少辛酸苦辣!”(《中学语教学》1991年第4期)黎烈南老师《千古名篇耐寻思》“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欧阳修此的悲凉色彩”(同上,1999年第9期)。总而言之,都认为此委婉地流露了抑郁悲凉之情。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写给市民大众的生活美学著作。作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闲情偶寄》涵盖大量文化负载词。本文以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该著作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对助字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词,在古代汉语里很早就出现了,自有文章著作以来,就有助词的用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用到了很多助词,东汉时期问世的《说文解字》,把凡是表示语气的字都解作“词”。例如:《白(育自)部》:“者,别事词也。”《j\部》:“尔,词之必然也。”《八部》:“余,语之舒也。”段玉裁注:“语,《匡谬正俗》引作词。”《兮部》:“乎,语之余也。”《关部》:“矣,语已词也。”《口部》:“哉,言之间也。”按,“言之间”和“语之间”或“词之间”意思相同,也就是表示句与句之间的间歇的词。通过上举各例可…  相似文献   

7.
一、纳兰心目中的诗和词 诗和词从广义上说都是诗歌,但从北宋初期起,词却被看作不能与诗同日而语的所谓“诗余”、“小道”,被划为“艳科”。以致有人读了欧阳修的词以后,竟然不敢相信是这位主张“文以载道”的古文家的作品,如曾慥在《乐府雅词序》中说:“欧公一代儒宗……当时小人或作艳语,谬为公词。” 北宋以来虽有苏轼、辛弃疾等人想消灭这种诗词割裂的畛域,但南宋以后,一般人仍然把《花间》词人和周邦彦、姜夔等一脉相承的婉约词看作正宗。直至清初,以执词  相似文献   

8.
对宋初的“西昆体”,今天的评论家几乎无不加以贬斥,视之为“感情虚假”、“仅有形式”、“毫无内容”的“一种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这种绝对化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即使当时把“西昆体”当作改革对象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也并没有把它一棍子打死。他在《六一诗话》中说:“杨大年与钱、刘数公唱和,自‘西昆体’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他又说:“如子仪《新蝉》云‘风来玉宇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虽用故事,何害为佳句也!又如‘帩帆横渡官桥柳,叠鼓惊飞海岸鸥’,其不用故事,又岂不佳乎?”可见欧阳修对于“西昆体”并没有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9.
"闲人"雅歌——欧阳修词学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湖念语》及词体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即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的功用及"闲人"雅歌的审美理想。在词体文学音乐性、功用等方面,欧阳修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毫无二致,不同的是他对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重视,这体现在他的创作与作品整理上。欧阳修的词学思想与宋人文化高涨不无关系,有别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所主张之"雅"。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格,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就词学研究领域而言,学者关于欧阳修词的思想艺术及其词史地位的评述甚多。其实,欧阳修对词体文学的贡献与其说在于题材的开拓与风格的嬗变,还不如说他更注重词的格调与审美情韵。"人生自是有情痴"的欧阳修合乐而歌的情怀和至情至性的人生,为词学注入了高雅的情韵美,而这正是欧词研究所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1.
我在搜索网页时,关键词用了“举隅”,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举隅”的词条,用‘‘举偶”作关键词,也出现许多“举偶”的词条。究竟有没有“举偶”这个词呢?如果“举偶’’是个生造词,百度为什么要使用呢?岂不造成语言混乱,谬种流传?.于是查词霸,结果查不到(当然,举偶也查不到),查《辞海》,也没有。再查《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查《...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的一生和颍州有很深的关系,他本人也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欧阳修的《采桑子》就描绘了西湖美丽的风光,通过对《采桑子》的解读,来分析欧阳修词中的“西湖情结”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读大学时,教宋词鉴赏的老师曾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解欧阳修的《踏莎行》:“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提到上片写的是游子在途中所见所感,美好的初春景色触发了他的离  相似文献   

14.
宋金元1 填空题1)欧阳修在《》中,提出了“”说,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的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正确的诗论观点。2 )欧阳修晚年作的诗话体著作题为《》,开了诗论之一体。3)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苏轼的三篇诗论、文论著作是《》、《送参寥师》和《》。4 )李清照在《论词》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并且对词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要有“”,三是讲“”。5 )“大体禅道惟在,诗道亦在。”这是宋代诗论家在《·诗辨》里提出来的诗论观,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为什么要在“诗”的后面加上“歌”,是简单的重复吗?NO,司马迂在史记里写:“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看来孔子不但是个思想家,还会抚琴弹唱,唱的歌就是(诗经》三百篇。古词新唱 《万叶千声》词: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相似文献   

16.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姜夔的词《扬州慢》,词的小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一语。课下注释说古人常用“禾黍”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笔者认为此处的“禾黍”是对“黍离”典故的误用。  相似文献   

17.
惆怅的宋词     
词是宋代文学的品牌。若在一个冬夜 ,手执一卷宋词 ,倚着寒窗 ,窗外雪落无声 ,天地一片岑寂 ,此时此刻 ,你会发现 ,宋词的字里行间 ,萦绕着一缕惆怅的情怀。连豪放如东坡者 ,也在词家公认的豪放词作之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篇末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更何况他的《江城子·记梦》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把对亡妻的哀悼写得如此痴情 ,如此动人 !《江城子·别徐州》更是写尽“人生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的感慨 :“欲寄相思千点泪 ,流不到 ,楚江东” ,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似文献   

18.
五代后蜀国词人顾夐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讲述了一个夜不归宿的男子第二天回家受到妻子埋怨后和妻子的争吵甚至抢白妻子的故事,该故事中妻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争辩语得到王士祯“自是透骨情语”的好评。其实,顾夐通过这首词对丈夫提出了诸多批评,可以将其批评概括为“男人的十宗罪”,并让一位性格刚烈的妻子代替天下受尽委屈的妻子发出对缺乏体贴之心的男人的讨伐。这是对这首词的最好理解。  相似文献   

19.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词人牛峤之侄。前蜀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蜀亡后入洛,拜后唐雍州节度副使。牛希济在花间词人中算不上十分出色,而且《花间集》录其词仅十一首,《全唐诗》录十二首,《全唐五代词》录十四首,但其中这首《生查子》却令凡是读过的人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20.
北宋刘敞字原父(或作甫),傅学多才,敏于文思,是欧阳修的知心文友.据《宋史》卷三百十九《刘敞传》载,敞“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犹今谓下班),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写信)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替皇帝写九封诏书,立马却坐,顷刻而成,堪称文章高手.连欧阳修这样的大文学家,读书时每有疑难问题,便写信向他请教,而他辄能立即挥笔作答,足见其博学多才.所以欧阳修不惟感“服其博”,而且两人的关系也很亲密.仁宗嘉祐元年(1056)刘敞因避亲出守维扬(扬州),欧阳修便写了一首《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词,给他送行.词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