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女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时大众传媒领域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加以揭示和批评,主要就大众传媒对传统男性统治的"权力"关系体系的再现,以及大众传媒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对女性价值的物化进行分析,笔者以为应当减少大众传媒对传统性别歧视的建构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人们意念中的那种形象,而是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她们构建成如今这个样子的。正如西蒙那.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相似文献   

3.
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人们意念中的那种形象,而是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她们构建成如今这个样子的。正如西蒙那.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相似文献   

4.
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人们意念中的那种形象,而是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她们构建成如今这个样子的。正如西蒙那.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重、社会结构转型及利益格局变动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老年群体以其在总人口占比的快速上升被广泛关注。媒介对老人形象的产生、变化与扩散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能否构建恰当的老年群体形象,关系到国家提出的"积极老龄化"发展战略的实现程度与范围,也影响着老年群体平等社会地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杨娜 《新闻世界》2009,(5):95-96
在运营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大众传媒为迎合女性受众,塑造出一批与男性“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中性化、贵族化等特殊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拔高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及片面地将“女强人”、“铁娘子”等女性形象塑造为女性楷模,轻视家庭妇女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仍然没有摆脱对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移植以及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延伸和借鉴。因此,在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相关研究始终面临着外来理论本土化的问题。综观相关的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仍需界定的问题;同时,难以回避"拿来主义"与"移花接木"的痕迹;另外,在刻板印象下,"盖棺论定"现象比比皆是。本文就围绕上述三方面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女性图书馆员的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丽 《新闻传播》2010,(2):28-28,30
本文选取电影作品和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女性图书馆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改写女性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批评理论,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媒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进行分析和解读,致力于实现大众传播中的性别平等。本文试图理清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背景及发展脉络,总结历史与现状,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莉 《今传媒》2016,(1):68-69
如今的大众传媒报道自觉或不自觉地贬抑女性形象、对女性性别定型等,以致男权主导的社会文化和性别秩序依旧存在,这对大众心理和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和女性立场出发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辨析媒介内容中的性别歧视因素,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和自由发展,蕴涵着妇女解放的深层诉求.本文以媒体对最美乡村女教师郜艳敏的相关报道为例,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角度分析传媒报道应该从传播性别平等的文化理念、注重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建立相关监测机构、为歧视女性形象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女性自身的主权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刻板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大众媒介在刻板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列举大众媒介对特定国家、社会群体、性别等的再现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受众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并试图用霸权理论和这一领域内已有的各项研究结论来解释媒介形成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公众往往通过媒介感知外部世界。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的客户端官方微博中发布的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发现,媒介对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主题单一化—不够全面客观,使得山西的媒介形象负面化。  相似文献   

13.
郁丹霞 《今传媒》2016,(8):44-45
在新浪微博主办的线下超级红人盛典上,女性网红一经亮相便成为全场关注吐槽的重点。针对这些“整容脸”,大众总是倾向于将该现象简单归因于其自身的三观问题并对之嗤之以鼻。但究其根本,这种成风的社会现象背后,笔者认为这不仅与媒介的推波助澜紧密相关,更是父权制与资本运作下的牺牲品。为此,本文将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凝视的再升级、资本的产业运作、网红何去何从这三个角度对该现象展开具体阐述与进一步批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社会性别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下,在影视剧、广告、文学作品中被建构,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语言和图像被强化,虽然社交媒体用户自身也试图通过相同渠道、男女之间性别气质的交换与聚合来消解性别刻板印象,但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16.
荣欣 《新闻世界》2011,(1):133-134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报纸)是如何构建"剩女"这一群体的,并进一步分析报纸如何运用媒介话语权塑造"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刻板印象,将她们这一群体转换成"剩女"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性别不平等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女性反抗性别歧视、争取话语权力的努力也从未停息.女权主义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如今正在使全世界的妇女受益.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对我国媒介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研究,就媒介环境新变迁下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对相关领域的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媒介生态与媒介环境媒介生态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和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晚期,当尼尔·M·波兹曼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时采用媒介生态这一术语后,它才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文本,是生产意义的重要工具,它对报道对象的形象塑造和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的暴发与传播的过程中,媒体承担了再现疾病及其暴发地族群的重要角色。本文从刻板印象、媒介框架、符号分析等几个角度,分析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过程中他者化倾向产生的机制和表现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