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是农牧业大国,农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经历了土壤改良和热带动植物生产系统,免耕直播,以及农林牧一体化生产3次技术革命;巴西的大豆也经历杂交大豆、热带大豆和转基因大豆3次技术变革。巴西农业技术变革主要依赖于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以及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未来,巴西还将在转基因大豆、热带水稻栽培、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上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着有机栽培与优良米质及良好抗性相结合的原则,有机水稻栽培品种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抗逆性好、抗病虫能力强、耐储存的品种,避免转基因水稻品种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10,(5):83-84
针对去年年底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汪苹、张济顺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疾呼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手段去评估其风险,应暂缓转基因水稻商品化。不过,作为评审专家之一的黄大防教授,近日回应称,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将不会暂缓,预计3至5年内有望上市。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农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最近为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这两种水稻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转抗虫基因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证书自2009年8月17日起,有效期为5年。据此,这两个水稻品系将可以在湖北省境内成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简史     
<正>从1968年"分子剪刀"的出现,到2005年中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企图征服世界农业的转基因技术走过的是怎样一条路?  相似文献   

6.
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基础,而通过诱发突变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创制农业生产需要的优良基因则是现代种业的重中之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舒庆尧教授长期从事作物种质创新、生物技术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创制了一批水稻优良材料,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水稻的种植,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推动了地方区域的发展。现阶段而言,水稻栽植的农艺有多种,结合农机开展水稻的栽植作业,可以大为提高效率。结合水稻插秧技术,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水稻栽植方法给予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水稻产品的质量,提出水稻高产栽培,使水稻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得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林水产省在"最近的农林水产研究动向"网页栏目中发布消息,东京大学与日本国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合作,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从土壤中吸收铁、向植株输送铁并促使铁在种子中积蓄的关联基因转入水稻,成功培育出将大米含铁量提高4倍的水稻。  相似文献   

10.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9):26-26
正1994年5月3日——世界首创转基因水稻问世转基因水稻,是用转基因技术把水稻中本来没有的基因转入到水稻中,使水稻具有新的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害。1994年5月3日,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在安徽省合肥市问世。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  相似文献   

11.
许雷,男,1948年10月出生。1966年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大专)。1966年9月至1984年先后在乡农科站、县农业大学、县农科所及县农业中心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农业教学及技术推广工作。历任站长、教师及主任等职,职称由技术员晋升到农艺师;1985年至1995年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任水稻育种室主任,职称由助理研究员晋升到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1995年至今,  相似文献   

12.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就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经济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两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抗虫稻在整个种植季节可基本不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直播方式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不局限于稻作方式,特别是机械水、旱直播栽培等方式,这种稻作对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发展规模农业,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水直播水稻栽培的技术难点,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水稻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荷兰发明新型助听器眼镜用植物作中间体生产医用蛋白酶美国加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将一种可产生人体α-1-1抗胰蛋白酶的基因导入水稻的遗传基因细胞中而培育出一种转基因水稻,这种转基因水稻在胚芽中会产生一种人体蛋白酶。因此,科研人员将这种新转基因水稻作中间体来生产和提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我国仅有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两个转基因水稻作物的安全证书,以及一个转基因玉米作物的安全证书,在今年8月17日同时到期,研发转基因水稻的华中农大已经向农业部递交续期申请,但过了8月17日节点仍未得到批复。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华夏星火》2010,(3):7-7
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种植转基因水稻。 ——中国植物病虫害专家吴孔明日前表示。据他估计,中国新批准的一系列转基因水稻(GMO)品种进入市场后,占水稻作物比例或高达40%。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现实情境,结合社会系统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系统信任、风险/收益感知、科技观、传播媒介等系列变量,对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比较国内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公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比转基因大豆的接受度高,受到更多风险感知等结构因素的显著影响。信任国内转基因研发机构、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的收益感知是对这两种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公众接受度都有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转基因风险管理要聚焦粮食安全保障、专家系统的信任机制建设和科技观引导。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隐含在风险技术公众态度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以转基因水稻为例,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论证了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价值观对转基因水稻的感知和态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感知这一中介变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利己主义者感知收益水平较高,因此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利他主义者和生态主义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对转基因水稻的态度也较为谨慎。基于此结论,决策者可以更好了解不同价值观的公众在对待转基因安全性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偏好,以助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艰苦卓著的努力,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此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杂交水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使之尽快推广应用。 一、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的栽培生理不同于常规水稻。它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强大、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高;叶蘖生长势强、易于形成繁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