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传媒》2009,(2):59-61
“我的新闻”网站(Ohmynews,以下简称OMN)是韩国最著名的网络新闻媒体,它是由吴连镐于2000年2月22日创设的。虽然网站从成立到现在时间并不长,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网站开通伊始,仅有700多名“市民记者”(citizen joumalist)为其撰稿。但如今,市民记者的人数已多达4万余人,OMN的日均访问量为200万人次,页面日均点击率则高达1910万。考虑到韩国不到5000万的总人口,这个访问量已属相当了不起。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已成为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  相似文献   

3.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4.
张晓霞 《报刊之友》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5.
张晓霞 《今传媒》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机会     
美国《美国新闻学评论》2012年4-5月号2005年11月,多伊奇和斯科特在慈善资助下开始了"圣迭戈之声"在线新闻的工作。这家新闻网站几年来一直坚持非营利路线,不追逐突发新闻,报道关注地方政府、健康、教育、楼市和技术革新。公益媒体的理念并不新颖,公共广播公司(PBS、NPR)都属这种媒体。相对而言,作为公营媒体"小舢板"的"圣迭戈之声"更加关注调查报道。从创始之初,该网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 ,在美国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该周刊 2 0 0 0年的 3 5篇涉华报道 ,并与以往的涉华报道和该杂志对其他国家如日本和俄罗斯的报道进行比较 ,试图找到该杂志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上的议题设置、报道用词与技巧 ,及其最近的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美国媒体及其涉华报道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常用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特色的报纸栏目和电视广播新闻节目(如《羊城晚报》"广州连线"、广州电视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广州电台《新闻风云榜》等)为例,分析其中市民参与新闻报道的方式、手法、特点等,揭示市民新闻在广州媒体中的新特点、新趋势和问题与隐忧。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从字面上看是以"民"、"生",即人民的生计、生活为主要关注对象的新闻.从具体实践上看,是媒体以满足普通市民的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平民视角和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报道市井百姓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10.
借用攻玉之石谋划手机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市新闻考察团前不久赴日本、韩国考察,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移动媒体"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市级媒体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谋划手机电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的技术规范研究(上)报道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事实,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报道是新闻界的首要职责,是新闻报道公信力的基石。 新闻工作者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如何在操作流程中作出科学的规范,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许多媒体在实际运作中尚缺乏完备的规范。 魔鬼常常在细节中。本文作者在广泛涉猎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著名媒体和韩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有关新闻真实性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闻报道的实际,从操作流程上对确保新闻真实的细节进行了颇有价值的解析,希望对新闻一线的实践者有所启迪。 全文分为报道准则、编辑准则、写作准则三节,今天刊登第一节报道准则。  相似文献   

12.
甄西 《出版参考》2012,(28):42+45
在韩国人自己看来,"韩流"似乎即将变成"过去时";而在近邻的日本人看来,"韩流"依然处在"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特别是在文学领域。2012年前后,《日本经济新闻》晚刊连续几期分别以《"韩流"也在文学领域点燃星星之火?》《翻译的主题:从社会政治走向日常生活》《日本读者关注"韩流"中的韩国小说》等专题文章,报道了韩国文学中涌动的"韩流"现象,认为"过去被‘韩流’冷落的韩国文学,从2011年前后开始火暴起来,韩国当代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巨大变化,被翻译成日文的越来越多,受到日本文学界的关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历来是新闻媒体注的焦点和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美国媒介在战争新闻报道方面的立场片面性、以及美国媒介屈从于本国政府而阐述的观点而大多是在反映华盛顿和五角大楼所倾向的看法,一直受到学者的批评和指责。近年来由具有国际战事记者背景的英国学者率先发起的"和平新闻"报道思路,倡议新闻学教育在课堂上向未来的记者传授如何试图做到与"战争新闻"大相径庭的"和平新闻"报道,在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界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气候",但目前似乎尚未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注意。本文拟在梳理美国媒体于近年来的战争新闻报道现状的同时,也试图对"和平新闻"这个新生理论及其职业实践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闵大洪 《新闻世界》2008,(7):104-104
草根媒体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的局面得以实现。如韩国的网站Ohmynews,创办人吴连镐打出“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口号,开放公民注册担任记者,到2004年已拥有4万多名公民记者,他们活跃在韩国乃至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向网站提供文字稿件、图片或影像资料。强大的新闻自采能力使之成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媒体既是宣传者、引导者,也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以报道百姓的生活基  相似文献   

17.
《读卖新闻》是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其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争议。本文将时间定格在太平洋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将《读卖新闻》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主要从其所处的办报背景、报道立场与方式等方面,研究以《读卖新闻》为代表的日本媒体在战争期间的报道表现,从而考察媒体在战争中的宣传作用与战争责任,反思战争中的"新闻失守"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开始,公民新闻的概念逐渐进入中国,继公共新闻之后,公民新闻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关注。①随着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提出的"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观念的散播,在web2.0时代的中国语境下,业内外都在寻找公民新闻从理论到实践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9.
传媒书架     
《新闻世界》2010,(5):202-202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 (美)布鲁斯·D·伊图尔 (美)道格拉斯·A·安德森 著 贾陆依 华建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定价:59.80元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全面反映了美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探索水平,是我们借鉴和学习西方新闻的优秀书籍。该书为第六版,延续了前五版强调真实记者和真实报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坚持民生立台宗旨,深化、强化民生视野,稳步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该频道知名栏目《成都全接触》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题材,将时政新闻、中心工作等与民生报道有机结合;新整合的民生栏目《民生一拨通》创新报道方式,增强市民的融入感,在西部地区电视媒体中首创的"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由点到面、快速铺开,进一步延伸了电视台的民生服务能力,惠及更广泛的观众和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