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电视新闻暗访的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说法。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暗访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主动地运用摄像、录音器材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3.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4.
5.
暗访是近年来被传媒频繁使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在以往对暗访进行研究的章中,多从法律角度分析。而本从暗访自身的三个二律背反特性(暗访中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与记主观性之间的矛盾;暗访在提倡诚实与鼓励欺骗之间的矛盾,记在暗访报道中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炫耀自身特权之间的矛盾)出发加以阐述,同时引入国外的有关新闻伦理观念,提出了国内记从事暗访活动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6.
魏波 《新闻界》2007,(6):122-123
电视新闻暗访的记者定位主要包括视角定位、题材定位和角色定位三种,把握并应用好这三种定位的关系和技巧,对于出电视新闻的“精品“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暗访莫侵权     
暗访即隐性采访,《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对其下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暗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对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编辑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四种隐私侵权:商业盗用、公开暴露"隐私性材料"、错误暴露他人隐私和侵扰他人私人领域。同时指出了编辑在面临一系列可能涉及隐私侵权的事实时,应该牢记的基本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暗访与公民肖像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 《当代传播》2004,(4):52-53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新闻界、法学界有关新闻工作中的“隐性采访”、“偷拍偷录”、“暗访”的讨论词频甚繁,专家与学者纷纷撰文立著,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新闻工作方式给予了密切关注。基于这一采访方式所收到的积极社会效果,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持支持和认同的态度,认为只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不超越法律的界线,就应当予以肯定①。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西方新闻传播学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问题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一、媒介新技术对隐私的威胁以及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悖论问题;二、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问题;三、社交网络中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研究发现,社交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对隐私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在社交网络中,隐私悖论现象在各国依然存在,侵权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有效的保护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权,则需要社交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政策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李明宇 《记者摇篮》2009,(12):40-40
电视暗访被誉为舆论监督中的秘密武器,通过这种武器,记者往往能够收到“人赃俱在”的实证效果,因此,它拥有其他采访方式所不能比及的巨大正效应。但是电视暗访的副作用也日渐凸显,这柄“双刃剑”使用起来常常会给采访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惑与麻烦。如何扬长避短,让电视暗访的副作用最小化,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14.
阎庚 《新闻前哨》2006,(7):45-45
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而其中的真实性则构成新闻侵权与否的关键所在。只要情况属实,一切报道皆不构成侵权。但在真实性的把握上,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王军 《视听纵横》2004,(2):36-37
电视暗访就是在不告知采访对象的前提下,采用非常规的拍摄手段,秘密进行的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的隐私侵权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新闻界》2009,(1):156-158
本文从节目类型、侵权方式,节目对象、侵权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话题作一宏观分析,并简单探讨其趋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告引发的虚假侵权、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广告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较新鲜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电视节目谈起,分析电视节目的隐私侵权形象,对其对象,特征进行简述。以此现象说明传媒应慎重对待社会赋予的话语权,尊重人权,使电视节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新媒体的崛起,拓宽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渠道,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自身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权会受到侵犯。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隐私问题和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