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岚清同志指出: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绝对不行的。杨振宁的成就就在于他的兼容并蓄,文理交融。杨叔子院士指出:科学一定要以人文为其导向,人文一定要科学为其奠基。我们呼唤为科学插上情感与想象的翅膀,为人文增添严谨与理性的光环。让文科与理科相得益彰,科学与人文比翼双飞,教育才能和谐,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我是工科出身,搞机械的,却要在这里谈人文精神。因为,我认为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爱国的创新人才。《膝王阁序》里有一千古流传的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在这里引用过来表达本文的主题:科学与人文相融,爱国共创新一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遗忘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科学教育要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才能使自身获得人文维度的意义基础。同时根据我国科学教育现状,指出回归生活世界需要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结构、鼓励学生探究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和加强面向生活的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从教育的价值观、技术、实践三个层面论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文关怀,指出了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现代远程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人文教育,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能引回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建构数学人文精神体系。新课程提倡通过知识的整合,充分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因此,我们要改变那种为知识而命题、为测试而命题的传统做法,将知识和方法与各种人文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徜徉于浓浓的人文氛围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如学完折线统计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李军是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下图是他放学后的活动情况。根据图…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分化更加细致,但也使得各学科之间联系更为密切。高中(她理新糊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是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科领域,地理教学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7.
聋人大学生的人文课程怎样设置,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聋生的发展,才能增强其就业机会、提升其生活质量,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聋人自身的特点。聋生人文课程的课程设置不但要结合人文课程的学科功用和聋人学生的自身特点,而且也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意“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与聋生人文课程的“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已150余年,取得的巨大进展不容低估,但存在的负面问题也同样不能忽视,2001年11月1日,<科学时报>刊载<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21世纪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趋势还不十分明朗.但有一点是没有疑义的,那就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02年3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李岚清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要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尤其是文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并指出,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科学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绝对不行的.因此,种种迹象已清楚地向我们显示出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中,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的交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潮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新课程学科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就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核心,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科学课堂教学更需要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让人文的阳光照进科学课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氛围、挖掘科学探究的人文内涵、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人文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茅家琦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与近代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传承、弘扬茅先生的治学理念、方法和风格;学习其高尚的人文关怀品格和科学精神。与会学者们认为:茅家琦先生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为代表的传统领域中不断作出新成就;二是开辟了区域城市近代化研究等新领域;三是独具慧眼地把当代台湾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从而开创了当代大陆的台湾研究学。茅家琦先生的治学成就深刻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品格:致力于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汤苗苗 《文教资料》2007,(14):24-26
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以培养人才为首要职能的高等教育领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尤为激烈。笔者以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大学中,人文教育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人文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教育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文章就两者的内在联系性展开讨论,并指出一些有利于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进步--以广西科技发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是科技进步的前提。广西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保持一定的数量;形成了以南宁、桂林、柳州、北海为主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广西的创新发展模式仍比较落后。要使广西科技快速进步,就必须更新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使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14.
课改的深入成就了语文教学的新景观,也为语文教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那么要成就语文课的美丽转身,语文老师就得正视语用价值,着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最终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表述 ,应该说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最为科学的表述。语文的工具性 ,只有与人文性统一 ,它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的人文性 ,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育人的个性特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 ,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得以和谐统一 ,相映成趣 ,和谐共振。它会说些什么呢?教例 :密林怪客》…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工作者只有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底蕴,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学教师要追求心怀苍生的人文情怀与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不断提升学科理解力,充分认识科学教育的国际前沿。不断激发教育自觉,以教师高尚人格和教师领导力为引领,塑造优秀教师风采,成就教师幸福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A0):185-186
<正>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科院院士杨淑子曾说: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的育人作用,不能分割开,对立看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教人怎样做事,人文教人怎样做人。作为担任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不仅要认识到科学与人文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更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今天我很高兴与广东艺术师范学校的师生共同探讨科学与人文的问题。我报告的题目是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也可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科学在此指的是科学技术 ;人文 ,包括文化和艺术。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第二部分 :人文教育占有基础地位。第三部分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第四部分 :要把学习、思考、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人文教育之所以比较顺利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国家教委 ,即现在的教育部的高…  相似文献   

2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教育部门也一直在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的国情在一直变化,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阐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情况,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