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返璞归真与青春美,拼搏奋进与劳动创造美--忧国忧民与挚爱的美等方面内在联系的分析,提高人们对美和美德的认识,拓宽美学知识,升华美德情操.  相似文献   

2.
程乐明 《河南教育》2013,(12):20-21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中,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讨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不然。二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道德教育的真谛: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  相似文献   

3.
素材关键词:榜样的力量 美德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品质,美德是推动一个民族走向文明、和谐发展的动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美德之光在闪耀:孔子的宽厚之美,孔融的谦让之美,刘备的礼仪之美……生命短暂,只有美德能流传到久远的后世。面对美德类的作文话题,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作文技巧的训练,还是一场道德和智慧的考验,因此应该注意情理相透、文质兼佳,还要有情感的鼓动性、哲理的启发性和语言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邱兰君 《广西教育》2013,(26):20-21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自身的不确定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把做人的道理蕴涵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用美引善,使未成年人感受美、追求美,进而促成他们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相似文献   

6.
王翠  苗良 《培训与研究》2007,24(5):83-85
美德性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么;第二,德育对象为什么需要接受美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美德性伦理教育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回答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并从人性的本质需要方面回答了人需要接受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精心选定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出了如下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总政治部颁发的施行《军人道德规范》的通知中要求军人做到: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这些规范是我们制定军人美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在设计军校大学生美德教育方案中,我们依此为依据,将美德教育确定为以下六个方面:1 .军人美德在于天职之美。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军人的特殊使命,军人应以此为美、为荣。无论…  相似文献   

8.
崔会 《班主任》2024,(3):53-55
<正>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但文明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我尝试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悟文明之美1.美德故事传递美一年级伊始,我们在开展每日亲子阅读活动中倡议学生寻找中华美德故事中的美,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找寻文明的种子,并鼓励学生在班中宣讲自己感受最深的美德小故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将故事中的文明之美传递出来。  相似文献   

9.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其意在于激励人不断进取,现被引为清华大学校训.此处的君子我暂且用来比喻对小学生的小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小公民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自强不息,增厚美德,容载中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所有美德,其内涵之美,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现代生活中人们既已形成的道德规范,理所当然也包括新一代小公民的方方面面生活规范.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感悟到了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情的美.  相似文献   

10.
一、审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审美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的论著中早有阐述。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  相似文献   

11.
The Real Beauty     
it is well-known that all men search for beauty.Although the definition of beauty changes as time goes by,people still spare no efforts to pursue beauty in their lives.Meanwhile,most people try every means to make their body images better.With more people increasingly being eager for beauty in various ways,it i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think deeply about the concept of real beauty.In this paper,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shed light on the real beauty.It is not completely physical appearance or slim figure,but a healthy body and peaceful mind as well as admirable courage.Above all,whether people can realize the nature of real beauty is certainly worthwhile for us to ponder.  相似文献   

12.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朱小石 《中国德育》2007,2(4):19-21
当前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需要把美育融入德育。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使学生获得思想濡染和人格塑造。美育融入德育,要使学生由“技巧人”转变为“审美人”,由“感性人”转变为“理性人”,由“庸俗人”转变为“高雅人”。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仙之“美”应该首先在长生不死,其实不然,从各朝著名仙真高道的生卒年岁,即可窥见一斑;还有观点认为仙之“美”在无所不能,其实不然,从死后才被拉入仙班关羽一例,则无可置疑地否定了这一点。此外,还有人将仙之“美”与“美在上帝”作比,其实二者之美殊异巨大。道教认为仙人乃是由凡人修真而来,既如此,便不难理解所谓“仙格美”,本质上其实还是“人格美”。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什么是艺术美?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艺术美,或认为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反映,有的人认为艺术美是“形象的真理”,或认为艺术美在于艺术的纯形式等;笔认为艺术美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各个层次中,为表现意蕴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萨特看来,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是伴随着想象、意识把世界虚无化而出现的。萨特虽然否定了自然美和社会美,肯定美只能是适用于想象物的一种价值,但是在美的基本结构中包括把世界虚无化,即美的超越性。通过想象,美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萨特将个体的人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而展示出来的本真的存在状况和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追求作为思考和表现的唯一对象,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力图摆脱自我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丑艺术的辨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艺术是艺术形式的色形声对形式美规律的背反,与反映对象的美丑善恶无关。优美艺术的形式符合形式美规律,丑艺术则全方位地破坏形式美规律。崇高艺术、悲剧艺术迫使丑随同美一道体现正义与进步,丑艺术则没有美与丑的对抗。滑稽艺术、怪诞艺术包含着优美与奇思妙想,能使人快乐自信,丑艺术扫荡了优美,只有平庸,只会带来痛苦和厌恶。丑艺术之所以大量出现,一是有些人迷信极丑必然极美,二是将反常态艺术的成功误认为是丑艺术的成功,三是它有吸引注意、扬名赢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千世界之美如同美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和谐统一之美,能使人悦目赏心,而矛盾冲突之美,则更能勾心摄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或明用矛盾修辞,或暗用抑扬逆折,通过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表里的矛盾等形式,创造出矛盾的感情美,矛盾的哲理美,矛盾的意境美等名篇佳什,成就诗坛一道永远的诗学景观。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的影响,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精神,对女性美的认同与肯定的标准也不一样。汉代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认为女性的美应是体格上的“和谐美”与伦理上的“品德美”的结合,是”自然美”与“修饰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化教学的教学之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化教学是 2 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电化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 ,该文基于电化教学对教学之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