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手电筒进行多次改装 ,可成为实验效果比较好的平行光源 ,改装方法如下 :原电筒的光线做为平行光线的不足有二 :一是平行光光束宽 ;二是发散光线没有被利用 ,因此平行光线的亮度不够 ,如图 1所示 .为解决亮度问题 ,并形成一条很窄的光束 ,把电筒的圆玻璃片取下 ,再用一个同规格的电筒的凹面镜 (或叫电碗 ) ,如图 2 ,跟原电筒的凹面镜对扣在一起 ,并用套圈紧紧固定即成图 3所示装置 .这样 ,发散光线经反射镜 (凹面镜 )多次反射 ,几乎全部变成了平行光 ,使光束变窄 ,形成一条很细的平行光束 ,其亮度大大加强 ,便可以在无暗室的实验室里做有…  相似文献   

2.
主要器材:激光电筒一只,薄壁玻璃杯一个,水、纸屏、平面镜等。一、光的折射实验1.将空薄壁玻璃杯置于纸屏和激光电筒之间。2.打开电筒使光束穿过空杯投向纸屏。3.左右移动电筒,让学生观察红色光斑在纸屏上移动的方向(光斑移动的方向与电筒移动的方向一致)。4.向装置中通入适时烟尘或者雾气。让学生从装置上方俯视光路的影像(光束穿过空玻璃杯时无偏折现象,如图①)。5.向杯内加满水后重复2、3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光斑在纸屏上移动的方向(光斑移动的方向恰与电筒移动的方向相反)。6.向杯内加入少量可悬浮的粉屑物,并通入烟雾后让学生俯视光路的…  相似文献   

3.
左玉强 《物理教师》2006,27(8):32-32
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灯泡发出暗淡的红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有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只换上一节新电池而与另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呢?为此笔者作了下面的实验.图1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得新电池的电动势为E1=1.  相似文献   

4.
实验一 小手上的害人精 目的:让幼儿亲眼看到脏手污染食物产生的后果,认识到饭前洗手的重要性。 准备:洗净的马铃薯片2块,消毒过的玻璃杯2只,玻璃片2块,肥皂一块。 步骤:1.教师用肥皂帮一位小朋友把一只手洗净,另一只手不洗。 2.请这位小朋友用两只手分别在两块干  相似文献   

5.
题目 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 ,两人相距 1 2 0 m,且距离墙壁为 80 m,如图 1所示 ,甲开了一枪后 ,乙经过多长时间听见第一声枪图 1响 ?能否听到第二声枪声 ?为什么 ?如能听到 ,又隔多长时间听见了第二声枪响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分析 此题是深圳市宝安区 2 0 0 0年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一道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题 .本题第一问可直接由公式求解 ,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由甲发出的经光滑墙壁反射后过乙的另一列声波所走过的路程 (此题得分率还不足 2 0 ) .突破难点的途径有二 :其一 ,将声学问题转化为光学问题 ,即求点光源甲发出的经光滑镜面反射后过乙的另一束光所走过的路程 ,然后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光路图进行求解 .如图 2所示 ,过点 A作墙壁的垂线 AC延长至 A′,使 AC=CA′,连接 A′B交墙壁于点 O,则入射光线为 AO,反射光线为 OB,过点 O作墙壁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 E,因为△ AOE≌△ BOE,则 s2 =2 6 0 2 80 2 m=2 0 0 m.  其二 ,将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确定该列声波的入射点 .如图 3所示 ,过 AB...  相似文献   

6.
让消极情绪远离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有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同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喂养。唯一的不同是,一只羊羔身边拴了一只狼。狼虽然碰不到羊羔,但羊羔随时可以看见狼。另一只羊羔的身旁没有拴狼。不久,前者由于终日恐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心个选项中只彳『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200n1A的是()(.、)学生用计算嚣.(1{)手电筒.(【’)家用空训器.(I))电饭锅.2.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把台灯移到左壁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3.如图1,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  相似文献   

8.
听过一个关于两位教师用“十只鸟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案例。“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下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第一位教师话音刚落,一名学生抢先回答:“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因为枪声吓飞了其他的鸟。”这时,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第二位教师却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充分发挥思维潜能,结果就有了以下几种答案:“树上没有鸟了,枪声吓飞了其他的鸟。”“树上还有八只鸟。因为树很大、很茂盛,有两只鸟在树的一边,一枪打下一只,吓飞了另一只。其余的八只鸟在树的另一边,汽枪的声音小,它们没听见,所以没有飞。”“树上还有两只…  相似文献   

9.
教材在测定万有引力常量时 ,介绍了卡文迪许扭秤 ,学生对本节内容感到抽象 ,理解和掌握较困难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以下装置来模拟了该实验 ,效果较为理想 .器材 :弹簧、平面镜、红光发射器 (玩具 )、乒乓球、磁铁、钢球各两只及轻木制成的木支架 .制作过程 :1 .如图 1所示 ,固定弹簧上端 ,连结支架 ,挂上平面镜 .图 12 .用胶水粘好顶部掏空的乒乓球 ,并在其中放入磁铁 ,同时封好顶部 .3 .让一名学生拿红光发射器 (玩具 )到教室后面 ,照射平面镜 .4.在乒乓球两侧等距离处放置小钢球 ,学生就可以发现红色的光斑在教室的墙上移动 .5 .改…  相似文献   

10.
周末,参加了一所学校的班主任论坛.论坛上,几位优秀班主任介绍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其中一位班主任讲的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因为最初没有在意他的演讲,只能大概描述一下故事的梗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每天的午自习我都会让值周班长负责自习纪律,自己只是时不时地在教室外面观察一下,只有发现违纪学生的时候才会亲自处理.有一次,我透过玻璃窗看见小A低着头,两只手放在桌洞里正在摆弄什么.这家伙又在玩手机了,一定是!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画师,要求学生以最经济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一位学生在卷上密密麻麻地画出了一群骆驼;另一位学生为节省笔黑,只画了许多骆驼头,还有一位学生一笔勾出两座山,又在山谷中勾出一头骆驼,后面跟着一头骆驼只露出半截身子,其余都隐在山后了.  相似文献   

12.
王凤 《山东教育》2008,(6):53-54
美国有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同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喂养。唯一的不同是,一只羊羔身边拴了一只狼。狼虽然碰不到羊羔,但羊羔随时可以看见狼。另一只羊羔的身旁没有拴狼。不久,前者由于终日恐惧而不愿进食,日益消瘦而死亡;后者进食始终很正常,长得很健壮。这一实验充分说明,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两种情景:教师提问后,学生们举起了一只只小手,当一位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马上把脸一板,送给学生一个寒心的“冷笑”,学生不如所措,灰溜溜地坐了下来,这是一种情景。而另一种情景是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却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让他坐下来再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14.
韦燕 《中小学电教》2011,(10):149-149
“尊师爱生”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看图写话。这个看图写话只出现一幅图,图上画着:下雨了,一位女老师把自己的雨衣脱下,给一位正在路上行走的没有雨具的女学生披上.另一位高年级的男学生从后面追上来,用自己的雨伞给老师挡雨。整幅图体现了老师关心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一主题。由于单幅画面同时出现三个人物,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时不知道先写谁,文章容易弄成条理不清。为了使学生的习作做到言之有序,我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重新处理了这幅图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五年级时 ,有位女生想拿走我的鞋。当时我们在休息室 ,她比我大得多。我没有别的办法 ,只好打了她。谁知她跑去向老师告状 ,于是老师要求我向她道歉。我错就错在没有告诉老师实际情况 ,因为这个女生没有理由拿走我的鞋。处方 学生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升级为暴力。研究表明 ,学生之间的绝大数暴力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在本情节中 ,教师没有恰当地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她只听信了其中一位学生的话 ,就草率地让另一位学生道歉。她并没有查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经验丰富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会问两个学生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两位学生都坚持是对方做错了事 …  相似文献   

16.
贵刊在今年第5期发表了四川钟永菊同志的《应当以内容指导为主》一文,笔者觉得这种提法欠妥,理由如下:一、“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和恰当的表达形式”.可见“指导选材”和“指导表达”是并重的,没有主次之分.笔者以为“内容”和“表达”是作文的两只手,两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即不能只重内容,轻表达.二、张田若与郭惜珍两位专家合著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当前“问题还在把认识与认识的表达混为一谈,没有把作文课要着力进行表达训练突出出来.”这句话中“着力”一词说明了“表达指导”不是处于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7.
谢鸿飞 《物理教师》2007,28(2):10-10
在桌上放一只碗,碗里放一枚硬币,你从桌前后退,退到看不见硬币为止.这时请一位助手向碗里倒一杯清水,奇怪的是你忽然又能看见硬币了.硬币是不会浮上来的,但是为什么又能看得见了呢?这是因为光线在水与空气的分界面处发生了折射的缘故.图1如图1,XY表示甲、乙两种介质的分界面,MN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与悟性     
伴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许多老师都在尝试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互动中求知。然而,在不少公开课的场合,我们见到的一些上课的老师给学生增添动手实践的过程只局限于形式上有而已,并未让学生感悟、体验和发现在这些动手过程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操作经验以及知识奥秘,因此并未真正收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教材与参考书上都介绍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对折至完全重叠,就发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完全重合。于是就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其实,学生动手这一折叠,图1中的折痕AD…  相似文献   

19.
1.引发乐学的种子让学生在游戏中接触知识,学习知识,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如在"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刚出示了一张脸部图片,学生们立刻指出没有画眼睛。"对了,今天我们来玩蒙眼贴眼睛的游戏。"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试一试。"歪了!""不一样大!"……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他连忙解开蒙眼睛的布。原来老师准备了三只眼睛图案,其中一只比另外两只小一些,因为他眼睛被蒙着,于是拿了一大一小的两只,所以贴歪了。重新贴好后,同  相似文献   

20.
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解决有关滑轮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没有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解决动态平衡问题解题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以三个问题为例对"动态平衡问题"进行剖析.例1将一细绳的两端固定于两面竖直墙壁的A、B两点,通过一个光滑的滑轮将某重物挂在细绳上,图1中给出的四幅图中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