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2.
先前,语文教学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感情熏陶,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繁琐分析上,这种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语文课程应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1教学设计思想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旨在对素质教育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笔者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启发、点拨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 1 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有关的表述是“说明光合作用,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其中属于了解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理解并达到应用层次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基本知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5.
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教材分析本节是湘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1课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疑者,问题也。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开端,是点燃学生思维的一根导火线,也是驱动学生探索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会问,“问得巧”能使得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增进师生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是问题设计的高境界,以下是笔者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谋求手段的一节教学设计,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数据分析观念(这里看作一项能力)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1 教学背景分析 1.1 内容分析 珍爱生命中有关安全用药和家庭药箱部分,重点介绍如何解读药品标签信息,学会安全用药;了解设计家庭药箱的意义、家庭药箱配药的原则;认识常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学会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用运动的观点研究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立足课堂是关注生命、生活的生成,从情景创设的角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1教材依据 山东科技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 2设计思想 本课时教学主要包含3部分内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在本节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知识,所以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就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教学切入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切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实验事实(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出发,展示科学家是怎样捕捉化学现象深入思考的,让学生体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维方法;从模仿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到初步学会运用一定的科学探究程序解决某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1设计思路本节的探究实验是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笔者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并未告知学生探究的具体步骤,而是以设问、导问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寻疑、析疑,最后达到解疑;引导学生既会发问又会析疑,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该课的重点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为了突出重点,笔者在设计时,运用了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变传统的"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让学生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并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该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使感性材料的呈现省时高效,增大了课堂上有效信息的密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思想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本课的新课引入以复习"电解质的电离"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入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意义学习,进而自然地进入到新授内容"离子反应"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3节内容。本节一般安排2课时完成。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学习了种群的特征,本节的学习也为生态系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及种间关系,第2课时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究。第1课时的重点内容是群落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思路: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管教师如何解释,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往往迷惑不解,半信半疑,兴趣不大.为突破这一难点,这节课采用了幼儿玩具——小木块为学生创设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领悟.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整式的有关概念之后的一节课。整式的加减是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的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渡,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则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同类项的合并,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从而把整式化简,所以本节课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案设计、动手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放开课,本节课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组分别往我县旧城中学和上坝中学组织课堂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同课异构”活动。下面对三位教师执教《不等式及解集”(第1课时)》的教学片断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