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自然第十册“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安排 了这样一项实验:“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入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后,再用杯子罩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填空分析时直接写明了实验现象。“1.蜡烛燃烧时,杯内水面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2.
绪言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为此 ,新教材的绪言课安排了比老教材更多的实验 .我们在试教中又补充了两个引人入胜的实验 .1 点燃的蜡烛———应声而灭声音震碎酒杯的实验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出 .我们可改做这样一个更容易的实验 :将两个直径约30cm的凹面镜 (建议用铁锅代替 )相对放置 ,间距约为5 0cm ,在一个凹面镜的焦点处点一支蜡烛 ,在另一个凹面镜的焦点上鸣放发令枪 ,结果蜡烛应声而灭 !如果学生怀疑不是声音震灭蜡烛而是发令枪喷出的气体吹灭蜡烛 ,可将发令枪放在蜡烛的旁边打一枪 ,结果蜡烛不灭 .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3.
水中之火     
讲授初中化学燃烧这节课时 ,增加了自己设计的趣味实验———“水中之火”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的两个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一小段约 3cm长的蜡烛底部先在火焰上烤一下。再把它粘在玻璃水槽的底部。(2 )在玻璃水槽中注入一些水 ,使水面刚刚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然后点燃蜡烛 ,过一会儿、有趣的现象便发生了。实验现象 :当蜡烛烧到水面以下时 ,没有被水湮灭 ,而是一半火焰在水的上面、另一半火焰在水的下面 ,非常奇怪。再过一会儿 ,蜡烛的火焰完全落在水面以下 ,但仍然不熄灭而继续燃烧。此时 ,从水面上能观…  相似文献   

4.
1 实验材料要准备吸水纸  这个实验除了教材上应准备的材料外 ,还要准备吸水纸。实验开始时 ,学生把点燃的蜡烛粘在玻璃片上 ,放进水槽里 ,盖上有底烧杯 ,蜡烛熄灭了 ,杯子里的水上升了 ,说明燃烧了一部分空气。为了证明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坚接着把水槽中的器材翻起来 ,把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 ,擦燃火柴放在小缝里 ,火柴会熄灭。由于学生的手是湿的 ,很不易点燃火柴 ,这时就要用吸水纸擦干手 ,再进行实验。2 水槽中水的多少和蜡烛的长短要适宜  学生实验时 ,水槽中的水太多会淹没蜡烛 ,太少进入杯子里的水有时不明显 ;蜡烛太长烧…  相似文献   

5.
李锦文 《物理教师》2006,27(6):8-30
1 平面镜成像实验误区的纠正 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关于“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支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板后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看来好像点燃似的,即让它恰好与点燃蜡烛A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如图1)按照教材要求,各学校的实验室都照此配置了实验装置进行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围绕着该实验设计的关键点“玻璃板”,在各类练习题或试卷中成了一个出题的“题眼”和考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非常重要,并且"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一定要发挥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时,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探究过程。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7.
“哪支蜡烛先灭”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中的第1个实验,也是初中物理的第1个实验。该实验让学生分别观察到长、短蜡烛都有可能先灭,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会儿长蜡烛先灭,一会儿短蜡烛先灭呢?由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该实验只做一半。若长蜡烛先灭了,短蜡烛先灭的实验就不做了。使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短蜡烛先灭的实验难以成功。经笔者所在教研组共同研究.短蜡烛先灭的实验是可以成功的。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73):153-154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生必做的学生探究性实验,针对现行物理教材的实验方案采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使实验缺乏探究性以及蜡烛燃烧后发生形变导致实验缺乏严谨性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这两个问题自制电子蜡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旨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物理学中大部分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与谨慎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郑州市自2009年将物理实验加入中招考试,至今已有四年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从生活现象走向物理,从基础实验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因此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做好每一个实验。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10.
小块玻璃板在生活中被人们当做废物 ,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却可以变废为宝 .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应用 .一、验证分子间的引力图 1如图 1所示 ,把一块表面非常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 ,手持弹簧秤上端 ,把玻璃板水平放到刚好与一盆水的水面接触 .再慢慢地提起弹簧秤 ,结果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变大 .该实验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二、演示平面镜成像如图 2所示 ,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图 2玻璃板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 ,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现象和自主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物理知识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探究实验来实现,并通过对现象论证、评估、总结得出结论,按照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际,都必须要借助于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如红外线、分子运动、电、磁等场及原子结构的知识,这些知识所涉及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将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物理教学整合起来以达到优势互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这样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精神和顶层设计者的思路,高中物理教师认真进行课改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文在回顾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展望高中物理教学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教材里,空气的成分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水槽里点燃一支蜡烛,用一个上面开口的玻璃钟罩很快把蜡烛罩起来,再很快地用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总复习首先要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这样可以夯实学生的"双基".其次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对基本实验仪器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一些重点章节中的重要实验,我们应该从实验的目的、原理、所用的物理方法、步骤、注意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掌握.最后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使物理走向生活,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用玻璃杯作实验主体或辅助器材,可以用来探究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等物理知识,具有易操作、好观察、不限场地等优势,在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真切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材料要准备吸水纸 这个实验除了教材上应准备的材料外,还要准备吸水纸.实验开始时,学生把点燃的蜡烛粘在玻璃片上,放进水槽里,盖上有底烧杯,蜡烛熄灭了,杯子里的水上升了,说明燃烧了一部分空气.为了证明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坚接着把水槽中的器材翻起来,把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擦燃火柴放在小缝里,火柴会熄灭.由于学生的手是湿的,很不易点燃火柴,这时就要用吸水纸擦干手,再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7.
“双减”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教师从前置学习实验生活化、实验器材生活化、实验问题设置生活化、实验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业布置实验生活化对其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如此既可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又可培养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 2 0 0 0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上科环 )复赛试题和难题解析中 ,其中第 13题及其解答从理论上分析缺乏重要条件 ,且与实验结论相矛盾 ,得不出原解析中的结论 .笔者分析如下 ,仅供参考 ,也希望有识之士予以斧正 .原题 如图 1所示 ,粗细均匀的蜡烛长为L0 ,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 m的小铁块 ,现将它直立于水中 ,它的上端距水面 h,如果将蜡烛点燃 ,假定蜡烛点燃时蜡油不会流下来 ,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 L ,则以点燃蜡烛开始计图 1时 ,经  时间蜡烛熄灭 (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 ,铁的密度为ρ2 ) .原解 蜡烛燃烧一段后…  相似文献   

1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引言》中"奇妙的物理现象活动0.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有如下实验活动:一、"长、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看一看,如图1所示的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课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再改进。设计了将蜡烛燃烧实验在密闭的锥形瓶中进行的新方法,实验装置简单、现象明显。此外,还改进了"使熄灭蜡烛复燃的实验",新方法可确保该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