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风格形成要素、特征以及形成模式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体育课堂教学是决定体育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独特性、程式性、高效性、可变性是体育教学风格的显著特征;而形成体育教学风格的过程一般为模仿性、独立性、创造性和风格化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风格谈     
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可以不拘一格的,但众多的教学方法就其所体现的教学风格而言,并非千人千面而只不过几大类型而已.什么是风格?风格就是气度、作风;风格的近义词有风度、风采、风韵、风貌、风姿、风情等.所谓“教学风格”,就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语言、举止、感情等形成的总体气度、作风、风貌.试以几位著名学者、教育家为例谈谈几种主要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教学也有风格吗?什么是教学风格?为什么要研究教学风格?形成教学风格的因素有哪些?教学风格和教育个性、教学共性是什么关系?怎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文试图简要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教学,首先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认识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经验,使他们具备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养水平,能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重任。在学校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遵循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教学风格多样化的校本案例研究"于2013年11月通过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审批,立项为重点资助课题。研究期内,课题组围绕"教师群体教学风格多样化"的形成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经历了名师教学风格研究、教学风格形成因素研究、教师教学风格的发展性研究、名师教学风格"校本化"研究等阶段。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群体形成了基于"名师教学风格"又极具  相似文献   

5.
国内教学风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风格集中体现了教学艺术的独特性、个性化,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是发展的。教学风格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产物。教学风格分类研究有助于对教学风格进行科学鉴赏,也有助于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摹仿阶段、独立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有风格的教学阶段等。  相似文献   

6.
王锦章 《科学教育》2006,12(5):50-51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格一词,在古代,是指人的风度和品格。风是风采、风姿,是指人的体貌、外表,格是人格、德行,合起来就是对人的品貌的全面评价。现在,风格一词被广泛应用于一切艺术领域,用以说明艺术作品到高度成功时应具备的重要标志。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同样,在教学中,有风格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美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对教师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下面就教学风格的特征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浅谈自…  相似文献   

7.
成人课堂教学的风格成人课堂教学要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要了解属于自己而不同于他人的生理特长、能力系统、思想品质、表达技巧、个性倾向、审美情趣等,要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特长上构造自己独有的知识和才能大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人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李凌 《教书育人》2006,(8):38-39
国内许多学者都把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有风格教学阶段。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歌德说 :“艺术家应当学会唱别人不会唱的音调 ,只有超群出众的东西才对世界有益。”雕塑家罗丹说 :“在艺术中 ,有风格的作品 ,才是美的。”从整个教育教学的历史看 ,惟有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 ,让人的智慧和灵魂得到升华。何谓教学风格 ?教师怎样才能形成教学风格呢 ?所谓教学风格 ,是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稳定的一贯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度和教学作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模式。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全面了解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机理及多样性 ,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1 教学风格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玉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08-108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表现。关于课堂教学风格的类型,使用的标准不同类型也就不同。这里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信息的活动形态为标准,把课堂教学风格主要分为理智型和情感型两种:理智型,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情感型,也叫艺术型或情感陶冶型。  相似文献   

11.
邓素林 《高教论坛》2012,(9):111-114
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偏窄、教材体例与实践操作脱节、没有核心的教学团队、学生素质偏低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需要改革。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在课程标准、课程开发、教材体例、课程定位、教学平台、课外阅读、爱与责任教育、督导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学生因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恐惧心理是体操教学的一大障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体操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较多,如生理、心理、教学管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材教法等。本文从体操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及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在要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如教育领导者的愿景和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的组织文化、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校个体的专业发展和组织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了评述与分析,以回应目前对学校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英语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诚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2):128-129,140
认知心理分析研究表明: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语言习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来进行英语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教学风格的特征差异,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对于远程教育中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师教学风格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观察归纳和测量量表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无法适应远程教育对教学风格判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教学风格的建模和测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套面向多媒体课堂的话语分析编码系统,然后利用该编码系统从话语类型、话轮转换和话语词汇三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类型和话轮转换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话语词汇方面则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后,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课堂话语特征的教师教学风格建模与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课堂的历史形态及其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诸历史,课堂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Classroom);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从我国课堂形态的现实而言,主要有两种课堂,即“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a few uniqu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among some Chinese teachers and learners, which affect their work efficiency or are toxic to their work and study. Some suggestions on getting rid of tox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are necessary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Cultivating healthy styl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  相似文献   

19.
王君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53-155
随着教学主体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受到了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近年来,在大班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失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并给教学效果带来了消极影响。教师选用基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形成能为大多数学习者所接受的兼容型教学风格,可缓解风格失配的矛盾,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The key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s’ self-efficacy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rm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s in teaching and teaching styles. Two hundred and thirty-two academics from 13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mainland China, responded to three self-report inventories, each assessing academics’ emotions in teaching, efficacy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yle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academics’ emotions in teaching statistically predicted teaching styles,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 through academic self-efficacy. Findings have enriched the literature on emotions in teaching, that on teaching styles, and that on teacher/academic self-efficacy.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proposed in relation to academics and university senior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