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圆形铝合金薄壳加水泥沙浆制成的试件,养护一个月,然后将一半试件的铝合金薄壳剥去,经抗压试验对比后得出的数据证明:薄壳可产生被其包裹的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若干倍的效应。计算公式为R=Rx+11C1σg,其中RX为被包裹的材料原来的抗压强度,11C1σg为由薄壳引出的新增的抗压强度,这就是“薄壳效应”。一种耐压性强的新材料从此诞生,由此对建筑上的拱、梁、板、柱等结构作出发展性创造。“薄壳效应”所完成的结构与现行的钢管混凝土的区别在于“薄壳效应”使用的是被薄壳包裹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而钢管混凝土仅使用钢管的抗压能力。即一个仅使用内里,另一个只使用外层,但二者效果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压性,增强高层建筑的抗压稳定性能,提出高层建筑下混凝土组合结构长/短柱的抗压性影响因素测试。以高层建筑下不同配筋的钢管混凝土长/短柱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轴压试验,考察其影响因素及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首先,制备混凝土组合结构长/短柱试件材料,制备三根配筋钢管混凝土短柱和一根不配筋钢管混凝土短柱,以及一根不配筋钢管混凝土长柱和一根配筋钢管混凝土长柱,确定实验数据的测试方法和采集方法。利用圆形配筋钢管混凝土进行轴压实验,结果表明短柱极限承载力受配筋率及箍筋距离影响,长柱则受到配筋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回弹仪对两年龄期C30混凝土试件进行回弹测试及抗压强度测试,对试件的两种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真实抗压强度略高于回弹强度,回弹抗压能较好地表征其真实抗压强度,且具备一定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9)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问题,采用了强度为C25、C35、C40、C50的再生骨料,以50%质量取代天然碎石制备再生混凝土,按标准试件尺寸、养护条件和试验方法,对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表明,当再生骨料强度较低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再生骨料强度达到40以上时,对其强度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相似文献   

5.
铜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  相似文献   

6.
钢管混凝土构件是一种组合材料构件,指由钢管和素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组成的构件。制作钢管混凝土试件时,在钢管中浇筑混凝土,并将混凝土捣实。钢管混凝土构件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优点,同时通过二者结合,又能够弥补各自的不足,二者一起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构件的优越性。近年来,钢管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二者结合,钢管保护混凝土,延续了受压时的纵向开裂,混凝土则对薄壁钢管起到局部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尽管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承受压力作用时,由于钢管约束了混凝土,使混凝土三向受压,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使混凝土由脆性变为塑性;钢管由于核心混凝土的存在,其局部屈曲失稳得到了有效的防止,其纵向承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但是钢管混凝土结构也有其工作上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游普元 《科技风》2012,(21):148
尺寸效应是准脆性材料的固有特性。高强混凝土由于试件尺寸不同,将导致试验结果不同,并直接影响测试结果;本文探讨了对混凝土试件"尺寸效应"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6.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