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亦工 《钓鱼》2007,(2S):26-27
鲈鱼,俗称青寨、花寨、花鲈。沿海的垂钓爱好者很熟悉它。它是近海鱼,主要在沿海内湾及淡水江河口生活,性凶猛,肉食性。幼鱼吃虾和鱼苗,成鱼吃鱼,犹如淡水水域中的乌鱼,食量大,生长快。  相似文献   

2.
兹飞 《钓鱼》2003,(19)
梭鱼(俗称鲻鱼)身体细长,前端平扁,向后渐为侧扁,形状象农家织布用的梭子,故名为梭鱼。这是一种既能在近海繁衍生存又能在淡水中成长的鱼类。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有着它们的踪影。梭鱼已是我国沿海的主要经济鱼类,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肉质洁白鲜美且少刺的特点,并且由于梭鱼特别喜欢啃食水底有机碎屑物,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梭鱼具有流线型的身体,一旦上钩,冲撞力非常大,0.5千克的梭鱼冲劲是普通淡水家鱼冲劲的2 ̄3倍,但它吃食文静,吞吞吐吐,以前用传统的钓法时,极少有人钓起它,偶尔碰到也不是吃钩在嘴,而是…  相似文献   

3.
海鲋鱼学名黑鲷,是渤海沿海垂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最佳钓期为九十月份。它身体侧扁很像淡水中的罗非鱼,鱼体漂亮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是优等的养殖鱼,但近几年海中资源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4.
趣钓沙逛鱼     
类永藻 《钓鱼》2006,(16):35-36
沙逛鱼是海州湾特产,学名为(鱼光)鱼,为虾虎鱼属的一种,据说其它海域没有。它生长在沿海浅水域、以及海水与淡水相交的咸淡水(又称阴阳水)中。背黧青色,腹白色,头大,口阔,身子小,无须,鳞极细小,肉眼几乎分辨不出。体形呈扁平状,有点像淡水中的“沙棒子”。生存期短,只有一年。最大个体长度30厘米,最大重量不超过0.5千克,沙逛鱼肉肥嫩少刺。细而不腻,味道鲜美,有独特的风味。沙逛鱼为啥长不大呢?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蔡孝良 《钓鱼》2005,(14):37-37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因其喜高温,我国南方引进较多。在北方,利用热电厂、温泉等热水资源也有养殖。此鱼因受南美亚马逊河食人鲳疯狂吃人的恐怖新闻的影响,也有人把淡水白鲳误称为食人鲳,是否能这样称呼姑且不说,但白鲳生就一副尖牙利齿,上钩后狂窜,切线之力确实凶猛无比,初钓者钓它时,真得与它“斗”才行,而且会斗得惊心动魄,现将我“斗”白鲳的经历谈一谈,供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6.
船礁甩獐跳     
章毓法 《中国钓鱼》2006,(12):19-20
獐跳,又名四指马[鱼友]。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属暖水性中型鱼类,栖息于沙泥底质地环境,有时亦进入淡水。喜群栖,常成群洄游。每年于5~6月向港湾作生殖洄游,生殖后游返外海。最大体长可达200厘米,重达15千克。  相似文献   

7.
郭铁钢 《垂钓》2011,(7):44-45
扔头鱼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俗称,其实它的学名为鰕虎鱼。这种鱼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属一年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它头大嘴大,小眼睛,身体细小呈纺锤形,肉质鲜美,不论做汤、红烧、酱炯,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不过,吃这种鱼时若把鱼头扔了就相当于少了一道美味,故大家取其反意,多将其称为“扔头”鱼。  相似文献   

8.
无鱼可钓怎么办?这是钓鱼迷们常常碰到的一大难题。就拿我的家乡乐清市来说,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十七点七摄氏度,淡水养殖的天时、地利可谓是得天独  相似文献   

9.
邵进诚 《垂钓》2005,5(7):35-36
黑鲪是我国北方沿海的主钓鱼种之一,属性情凶猛的肉食性近海中下层岩礁鱼类,小鱼、虾皆是它的口中美食,尤喜食长条形活饵,如小黄鱼、面条鱼(高梁叶子鱼)、淡水泥鳅、小虾、海蚯蚓、带皮黄鱼肉、海肠及拟饵等。黑鲪喜欢在微流时主动索饵,大流时藏于岩洞、海沟等避流处,正好有诱饵在它面前游动时会被动索饵。具有咬钩凶猛、手感强烈的特点,极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0.
鲈鱼在北方有的地方又叫花寨,它的分布地域极广。我国大陆的沿海及海南、台湾岛的周围都有它的踪迹。分布在厦门水域的鲈鱼都是七星鲈,虽然鲈鱼也属于洄游性鱼类,但是在厦门岛周围,一年到头基本上都能看到它漂亮的身影。 鲈鱼是珍贵的高等鱼,是产妇及病患者的高级滋补品,所以在市场上鲈鱼的价格不亚于加吉鱼(红鲷)及黄翅鱼(黄鲷)。而厦门鲈鱼中的极品是生长于九龙江江东桥水域中的淡水七星鲈,但近年由于水质污染及人为的破坏等种种原因,几乎很难看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鲈鱼是鱼类中的大家族,鲈形目是鱼类分类学上的最大目,属世界性鱼类。妒鱼类本属海洋鱼类,但多数洄游于河曰、沿岸及近海海域,有的向淡水水域迁移后,不再游向海洋而成为纯淡水鱼类,所以人们常把鲈鱼视作淡水鱼。全世界的鲈鱼类约有二百多种。在中国沿海各海区及江河都有鲈鱼类分布,除了长江、珠江的花鲈,上海松江的四鳃鲈、华南沿海的尖吻鲈等较有代表性之外,还有常见的塘鲤鱼、虎鱼、梅童鱼、白姑鱼、石斑鱼、金线鱼。攀鲈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花妒,又称七星梦、青妒、妒板,是中国护鱼的代表种,在分类学上属脂科(或真护科…  相似文献   

12.
顾建平 《钓鱼》2010,(9):28-28
鲈鱼,又称花鲈,属咸淡水的洄游性鱼类。它生长和栖息于江河入海口一带的浅海之中,也能生活于淡水中,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口产卵。鲈鱼性凶猛、荤食性、以鱼虾为食,喜猎活饵。其肉鲜美细嫩,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15~20公斤,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凡有入海的江河,均有鲈鱼生长洄游。但沿海各地垂钓鲈鱼的方法不尽相同,这里侧重介绍一下用海竿钓鲈鱼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 “会吃鱼的吃鱼头。”鱼头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鱼的头骨较大,在烧汤作菜时难以熟透。吃了夹生的鱼头,极易被感染“华支睾吸虫病”。因为在我国40多种淡水鱼(以鲤科为主)及某些地区的淡水虾体内,普遍带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尤其是鱼头及鱼鳃,感染率最高。倘若吃了未熟透的鱼头,这种“囊  相似文献   

14.
郁文生 《钓鱼》2009,(21):26-27
草鱼是淡水中常见的鱼种之一,它的生活规律是:当天气最冷或最热的时候多在水域的最深处;当气温正常,一天中温差不大时草鱼四处活动;若温差较大时,上午在浅水处活动,下午则在深水处或树阴下活动。个体在500克以上者,在水域的上、中、下层均能钓取,深秋多在中下层。草鱼性温顺,食性较杂,以吃草为主,活虾、各类昆虫和各种香味的面食、糟食它都吃,故此,要根据它每个时节的特性进行钓取。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省莱州湾沿海,每年的7~12月份,出产一种当地俗名叫痴鱼(学名虾虎鱼)的近海鱼类,当地的垂钓爱好者,也都喜欢垂钓痴鱼。它既好钓又好吃,是能钓到的近海鱼类最多的一种,有的钓友甚至因为钓得太多吃不了而犯愁。其实,痴鱼的吃法很多,  相似文献   

16.
鱼类的毒素     
曹玉茹 《中国钓鱼》2001,(10):43-43
鱼,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沿海的居民吃鱼更是家常便饭。鱼类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也有人因误吃毒鱼而上吐下泻甚至死亡的。 那么哪些鱼类是有毒的,毒鱼身上哪部分有毒,中了毒又应该怎  相似文献   

17.
洪烛 《垂钓》2009,(7):50-51
在南通吃饭,常听人说起长江四鲜。打头的自然非河豚莫属,其余依次是刀鱼、鲥鱼、蛔鱼。南通居江海之会,它所评选的长江四鲜,确切地讲,应该是长江下游的四鲜,或者说是扬子江四鲜,都是一些在江海之间、淡水与咸水交汇处往来的品种,别的地方很难吃到。正因为如此,更有地域特色。譬如鲥鱼,“平日生于海中,每年只夏初才进长江,到淡水中产卵,到达之处最多不过南京,再上游便少见。吃鲥鱼也就只在五六月间。”(朱伟语)南通是幸运的,位于鲥鱼之类洄游长江的必经之路;住在江之尾,看来比住在江之头要有口福。  相似文献   

18.
鳊鱼     
王长工 《钓鱼》2013,(8):11
鳊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是"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注:即武昌鱼)"等的统称,鲤科。体侧扁,略呈菱形,个体大的长30厘米以上,重量可达2000克以上,银灰色,腹面全部具肉棱。头小,上下颌前缘具角质突起。各种鳊鱼体态略有不同,多栖息于水的中下层,食草为主。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淡水水域,肉味鲜美。原为野生,后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食欲强,吃钩快,可采用沉底钓  相似文献   

19.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距福州市108公里,系东海之滨一个著名的内湾,为福建六大深水港湾之一,有十多个岛屿。内湾宽约6公里,外湾宽约15公里,湾长约20公里,其出口处,跨越毗邻的连江县沿海。罗源湾为罗源县的主要经济命脉,海产资源丰富,湾内产有天然名贵鱼类十多种,如石斑鱼、黄鲷、黑鲷、黄爪鱼、花鲈、(鱼田)鱼、淡水鳗鱼等。天然蟹类品种繁多。贝壳类有著名省内的罗源蛎、(虫呈)、蛤等。  相似文献   

20.
黑鲪又称黑鱼,鲪科,体延长,嘴大而斜,肉食性。主要分布在黄渤两海沿海水域。因其形似真鲷,肉雪白味美,外皮偏黑,故很多人称“黑加吉”。 黑鲪以小鱼、小蟹、毛虾及其它海生动物为主要食物。因其吃钩凶猛,钓感激烈,是大连沿海钓友主钓的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