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逆挽诗趣     
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令是小诗,也要讲求蓄势兴波,平地起峰峦,这样才耐读、耐嚼,动人心魄。这正是逆挽手法所追求的。在我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不乏这样的佳作。明朝才子解缙有一首《庆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降下一仙尊。养的儿子都像贼,偷来蟠桃献娘亲。”一、三句下笔平平,出言不逊;二、四句异峰突起,恭敬有加。开始有忤人意,继之正中下怀。巧用逆  相似文献   

3.
李凌 《教学随笔》2014,(7):94-95
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逆挽诗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在它的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甚至足大失所望的感觉,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和逆转成奇峰之势,化腐朽为神奇,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诗叫"逆挽诗",起句平常,甚至让人感到十分粗俗,可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它常以前面的"平铺直叙"衬托后面诗意的"奇峰突起"。"逆挽"是文学创作(语言艺术)中的一种技巧,它能使作品(语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达到以奇巧取胜的艺术效果,远胜于平铺直叙式的表白。我国古代诗史中有不少精彩的"逆挽"之诗作。  相似文献   

5.
李凌 《教学随笔》2014,(Z2):94-95
<正>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逆挽诗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在它的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甚至是大失所望的感觉,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和逆转成奇峰之势,化腐朽为神奇,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这种别开生面,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其诗构思之巧妙。  相似文献   

6.
逆挽诗拾趣     
“逆挽”的写作方法,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此种写作方法的运用,能收到引人入胜、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所谓“逆挽”,即起笔不遵循传统的顺向思维定势,作出有悖常情、有悖常理的铺叙,给人以俗不可耐、全无灵秀可言的感觉,既而笔锋突转,力挽粗俗笨拙,使短短的一首诗佳境顿出,于瞬间给人以山回路转、绝处逢生的印象。例如,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学识渊博,文思敏捷,他所作的逆挽诗颇富特色。有一天,有个翰林的太夫人做寿,纪晓岚与众人一起去祝贺,这个翰林见纪晓岚,就请他作首祝寿诗。纪晓岚一口允诺,稍加思索后就写了一句“这个婆娘…  相似文献   

7.
趣话逆挽诗     
所谓逆挽诗,就是一首诗歌后面的意思,不是沿着前面的意思顺势写下去,而是立即收住,独出心裁,另立新意,从而使全诗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境界,或者达到某种写作要求。逆挽诗按其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大概  相似文献   

8.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乾隆皇帝带小燕子、紫薇出巡江南,在江边见一群儒生摇头晃脑作诗赠别朋友“老铁”。乾隆见诗后便说:“我家丫头也会作这样的诗。”于是叫紫薇露一手,紫薇便吟道:“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这能叫诗吗?”谁知紫薇又续诗道:“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相似文献   

9.
<正>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乾隆皇帝带小燕子、紫薇出巡江南,在江边见一群儒生摇头晃脑作诗赠别朋友"老铁"。乾隆见诗后便说:"我家丫头也会作这样的诗。"于是叫紫薇露一手,紫薇便吟道:"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这能叫诗吗?"谁知紫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元旦一大早,妈妈带着旦旦去外婆家。走在路上,  相似文献   

11.
“误解”和“曲解”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被人误解往往是痛苦的,而“曲解”却会生发出许多乐趣来。我们这里所谈的“曲解”是一种艺术的修辞手法,它是我国博大精深、妙不可言的汉语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本期“轻松大课堂”,就随阎老师和李老师一起,过把“曲解”瘾吧。  相似文献   

12.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波斯王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他有一位女儿叫爱丽史.爱丽史非常美妙动人,聪颖过人.她是哈里发的一颗掌上明珠.随着岁月的推移,爱丽史已到了婚嫁的年龄.许多小伙子为之倾心,求婚的车马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哈里发一心想为女儿挑选一个人品端庄而又智力超群的郎君.于是他出了一道题目,并声称谁先做出这道题目,女儿就嫁给谁.  相似文献   

13.
有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组字,只耍换一换组合的先后顺序,就能让它所负载的信息立刻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良心"其实是"量心"的谐音。心怎么能量呢?其中,有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个王木匠手艺高明,远近闻名。可是他六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邻村一个叫张金的后生想把王木匠的手艺学到手,就登门拜师,表示愿意侍奉王木匠一辈子,做他的儿子,为他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15.
趣说“三”     
过完春节了,小朋友们又长了一岁,多多很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你们愿意告诉我吗?长大了,不仅是年纪大,更重要的是能耐也长了不少。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多了起来,有创意的文章也多了起来,自编自演相声,给植物动物设计档案,是不是很精彩?快快和我一起走进多多工作室吧!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创意,无论是一个剧本、一篇小小说、一张名片设计,只要是自创,只要是有新意的,都可以拿来给多多看哦!  相似文献   

16.
趣说“13”     
人们不喜欢13这个数。上海人讲"十三点",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呆头呆脑""傻里傻气"。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伦敦的住宅区就无法找到门牌号为13的公寓。影剧院里也没有第13排。宴席上第13个位置总是摆着一张独特的桌子。  相似文献   

17.
人们说话或写章,常用双关语。“双共”可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18.
趣说“π”     
数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常数π,它是和圆联系在一起的,π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π=c/d)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电脑的中学教师,为人风趣,经常以形象的比拟来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有一次,一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网恋是什么意思呀?”张老师环顾四周,最后目光定格在教室角落的一张蜘蛛网上。刚好此时一只蜜峰飞了过来,  相似文献   

20.
逻辑上“偷换概念”,有个常见的表现样式,就是“换个说法”,即明明该用这个字眼,却偏偏用了那个字眼,明明该这么个说法,却偏偏换成了另一种说法。不过,这种“换一种说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以大不相同:有的会使人感到机智灵巧,有的却使人感到强词夺理。不信,请看一个故事。一农女嫁给农夫后,两人相亲相爱。一年端午,农女眼看富人家大鱼大肉,自己家空空如也,便采了些菖蒲来到河边,边洗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