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时下在一些地方,“新官”不理“旧事”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新任领导干部对前任,往任遗留的一些棘手问题或搁置不理,或借故推诿。如拖欠的招待费、工程费等等,许多问题在“换届”中未能解决,矛盾在“接力”中面貌依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许多年以前,有人提出了高等学校应该培养“通才”或“专才”的问题。二者的界说和分野未必明确。但一般来说,“通才”指除了掌握本学科或专业主要课程之外,还具有较宽知识面的人才;而“专才”则指只着意于某一专业甚至某专业的某一方面,深入研究,知识面较窄的人才。上述问题长期没得到真正解决。虽然在不同时期的实践中,出现了某一方面的倾向,或者在不同的院系中,采取了各行其是的做法。这个问题可能在许多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经济学中,由于学科包含的面广,而这些面又和社会上某些实务经济机构的关系十分密切,这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许多问题就可以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变“斜”为“直”.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维的源头活水,如果能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不同的眼光发现问题,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探究,那我们的课堂无疑又多了一分乐趣,多了一分活力,多了一分亮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面这一组文章在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希望对老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苏军 《上海教育》2013,(31):58-58
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解题的比赛中遥遥领先,却在“发现”问题中摇摇欲坠。事实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没有发现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7.
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斜三角形时,许多问题要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变“斜”为“直”。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少不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引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后边两个环节的价值。好的问题明确具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提出,学生思维便会很快找准方位,进入运行状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明确具体”,恰如精密仪表上的指针,它们细如发丝,目的就是使“指向”更具体,更精确,减少看的误差。在课堂上,无论哪一个学科,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必须考虑针对的具体性,尽量避免模棱两可,学生无所适从。当然,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问题属于例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听过“…  相似文献   

9.
化学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化学物质有关量的问题,一是化学物质有关性质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物质的化学性是本学科的本质问题,而化学物质有关量的问题是人们借助数学模型对化学有关知识和规律从量的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当然,数学工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机械振动一章时,简谐振动是本章重点内容,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不论是在高一初学过程中,还是到高三复习时,不少学生对如下几个问题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1.
材料和用具 水,面粉,肥皂,盘子。我的问题 大家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我想在盘子里玩这个游戏。只是,在这个游戏中,“老鹰”是不会飞、也不会动的,“小鸡”却很害怕它哟。 我的实验 把盘子放到桌子上,往盘子中倒水,直到盘子中有大半盘水就行了。等盘子中的水完全静止后,用两只手指夹一小撮面粉,  相似文献   

12.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新作自序中写道:“在我就读北京外国语大学时,外国教授做学术报告,报告过程中一再问学生有何问题可以提出来探讨。教授盼望有人与他争论,从而启迪他智慧的火花,但直到教授报告做完,仍无人吭声。教授恼火了:难道我的报告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疑问 ?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无独有偶,第 29届世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在冰岛举行,中国代表队一举夺得单项、全体、实验等七项冠军。可在赛后专家与参赛学生举行的问答会上,别国的学生七嘴八舌向专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中国代表队却无人发问。这就是我们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日常的品德课堂中,因为教师种种不当的处理和应对方式,让学生“失声”和课堂“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在理解或分析过程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或出现的疏漏、偏差甚至是错误,并有意识地利用和挖掘这些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探求问题的真谛,进而推进教学、拓展教学。因此,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重视“课中备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特别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要用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这类题目中没有直接指出是求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而只有对题意的条件与问题作出全面的分析,才能发现它们数量之间的实质,才能正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教学完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两个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列举几例加以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  相似文献   

16.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学中,光线在发生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个简单的规律在数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在各类竞赛问题中也经常出现.本文将提出六个反射定律背景下与数字“2010”相关的趣味数学问题,与读者共同品味!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左右尊卑的问题:有时“左”为尊,如信陵君“虚左”请侯生(空着左边的位子,让侯生上坐);而有时则右为尊,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还有司马迁不惜笔墨叙述鸿门宴的坐次安排,是何用意?这些都涉及到我国古代左右尊卑的问题,弄清了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解惑”,而且可以深达其旨。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数形结合,往往考虑的是数与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形”中觅“数”、“数”上构“形”当中,通过相互转化,能够有效的解决高中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函数、向量、集合等等.  相似文献   

20.
简捷美、对称美在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司空见惯,特别是在最简单的机械振动一简谐振动中,对称美更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运用一些物理量的对称性,浅析儿个振动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