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及其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是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法律地位由过去的义务主体转向权利主体,这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变化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在自己的记忆里将会永远铭记这一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魂归天外,山河呜咽,举国为之殇!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作为民主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观条件,有效地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对接,推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公民意识也不断觉醒,体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的空前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的改革、法治国家的建设、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些无一不呼唤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经历了在传播和模仿中启蒙、在革命实践中觉醒、在探索中扭曲、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并充分发展等过程.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制度的完善、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权利与国家的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十分必要。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是权利的集中化表现,法由国家权力予以保障,公民权利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得以实现。权力不能完全独立和超越于权利,要由权利来制衡。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国家权力应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权力为目的,切实做到用民主制度制约权力,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达到法治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支撑一个公民社会的伦理基础,也是实践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条件。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构建和谐社区或与政府权力互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和谐社区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公民权利意识在公民意识的组成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因为无权利意识就无民主参与意识,也无责任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要培养公民权利意识,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发挥公正立法和执法的现实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在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良性互动中生成的,对于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考察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内在联系,分析公民意识对促进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良性互动的重要价值,通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等方式推进公民意识培育,实现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共道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民意识强调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统一以及理性精神,这对于加强公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明晰公民意识的内涵,以便在公德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于宁志 《文教资料》2013,(13):87-88
在大清帝国苟延残喘的时刻,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国外带来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新思想,在中国的大地上建造新人世界的现代理想从此诞生,重铸新国民精神、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思想开始酝酿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从公民新闻的发展看公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法律文化和语境的差异是寻找各自权利意识形成发展的根源,肯定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有较强的权利意识,不能以缺乏“权利”一词而贬低民众的权利意识,要从不同的语境下解读。从中国现实入手通过培育公民社会、维护宪法权利、树立法律权威、完善司法保障体系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权利意识,为法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设立公民考试权利的法理分析出发,经探讨比较公民考试权利与受教育权利,归纳了公民考试权利的五项内容,即公民享有取得一定考试资格的权利,公民享有参与考试的权利,公民享有获得相符的考试成绩的权利,公民对考试成绩有复核审查的权利,公民有基于考试成绩取得应获权益的权利,并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呼吁《考试法》尽快出台,对公民考试权利予以充分细致的规定,以解决目前我国考试制度中诸多不合理事项并对考生权利予以完善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这个“舶来”品的重新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繁荣稳定的保障。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国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应及早将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和公民社会本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由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未真正形成,这使得国人的公民意识一直很缺乏。市场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公民社会的形成,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也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时代呼唤着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有两个着力点:一是提高公民个体的素质,一是建设公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的本源性问题在于宪法学,宪法意识是构成其公民素质的主要内容。公民意识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获得,而是需要培养和教育,而其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宪法教育。  相似文献   

17.
鲜有人知道,光盘行动肇始于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我经常是最后吃光盘子的人,就戏称自己是‘光盘’,正好与‘光棍’相对。光盘行动发起人之一的张页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张页所在的公益团队IN33发起了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活动,倡议杜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和大学生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高校管理法律纠纷呈快速上升态势,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维护大学生的权利,应建立完善的救济途径,改善高校治理方式,进而实现教育法律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当前在我国推进公民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国公民缺乏公民意识,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能够对我国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觉醒意识是贯穿李清照一生与其创作的精神底蕴,李清照的婚姻道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李清照觉醒意识的两个方面——行为觉醒和艺术觉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觉醒的文学女性,她敢言直谏,更在婚姻生活中追求平等;而艺术方面,她强调词“别是一家”,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词史上别有特色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