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了不少译界名人,但仍然与翻译大师杨绛先生缘悭一面,为此深感遗憾。我在1980年代初做研究生时就反复通读了杨先生的文学论集《春泥集》,所受震撼难以言说,只能说它令在那之前读到的大多数文学批评在我眼中黯然失色(我是从欣赏美文的角度看待它的,它当然不能代替那些纯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大部头著作的学术价值),私下以为那是将学术与情思交融的纯美之作,  相似文献   

2.
徐吉志 《中国德育》2012,(14):78-79
我经常阅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每当读着那些满是学术概念堆砌或规章制度汇编的教育管理专著,总是觉得少了些许“人”的气息,如嚼无味之蜡。但最近我读了高峰校长的《幸福在心》一书,顿觉一阵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3.
学术与思想     
肖川 《青年教师》2005,(1):45-46
梁任公有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这里的“学术”二字主要指学术成果,而我在这里讨论“学术与思想”的“学术”二字更多地指探究学问的精神、方法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判断,基于鲁迅研究在学界已有成果积淀之丰厚,新生代学者若要真正有所突破,恐怕要将鲁迅视为"问题"而非"方法",才有可能试图找到其思想资源中那些与当代中国思想状况发生关系的部分再做开掘。必须强调,任何所谓的"创新"都最好不以对学术热点的跟进式贴合为目的,至少我的学术展开是在对鲁迅研究既有范式的重新审视、当代社会思想状况与基于个体经验生成的困惑等复杂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今年,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迎来了百岁华诞。10月15日,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开幕。这是一场承载着众多期待,也洋溢着祝福之情的学术盛会,近200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弘扬,以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向叶嘉莹先生致敬。  相似文献   

6.
愿丝丝小语,滋润你的心宇。 晓语老师:   您好 !   我想您一定是喜欢语文的,要不怎么连名字都要和语文有关呢。对语文我是又爱又恨——我爱看课外书,武侠言情科幻卡通来者不拒,但我讨厌做语文试卷。那些莫名其妙的选择题,那些不知所云的文言文,那些高深莫测的现代文阅读,那些让人读了无数遍依旧一头雾水的科技说明文,还有一道越来越有创意的大餐——作文,我努力地去想去做去体会,但还是错错错,错得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的同座偏偏一做就对,并且一对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向自己表示祝贺,气得我真想揍他一顿 !言归正传,亲…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500多种诗话中,《李颀诗话》不算是很有名气的诗话,然而它却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一是它提出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十分重要的诗论观点。或及诗人之考证,或及诗作之拾遗,或及诗事之补缺,或诗人、诗作之辨正,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那些对专门问题的考辨与评析,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即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书品与人品     
书品与人品马青坡职业的责任,要我每天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审示着一根根的墨线。一根墨线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出于不同人之手,却能唤起不同的情绪,唤起我要从那些纵横纭纷的线条中,去寻觅人品。最初我发现:凡坚硬的线条,总是出于那些刚阿不屈的学生之乎;凡柔软的线...  相似文献   

9.
陈平 《教书育人》2005,(11):34-35
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使我不得不考虑学术信誉与学术道德问题。你们还记得一天晚上我们聚焦在一起,交流你们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我们大家听了很激动,教师们读书范围之广,领悟之深感动了我们中间的每一位。我当时就认为我们这批新教师是最有书生味、最有潜力、也最有思考力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教授     
谢泳 《教师博览》2007,(10):53-54
我有一段时间将自己的学术兴趣倾注于当代报告文学的研究,但很快我就发现,我所了解的当代报告文学作家与我理想中的那些知识分子是很不同的。在这样的判  相似文献   

11.
先有水族进化的历史,而后有人类发展的历史。水体中动植物的多姿多彩与神奇美丽,激发了我对水族生态系统的强烈兴趣。站在水族馆前,观赏着那些活泼可爱而悠闲自在的小生命,兴奋和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而拥有和养护那些可爱的生命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心愿。2004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上海水产大学,成为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12.
把一本学术杂志办好,做出品牌和影响力,需要很多条件.根据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体悟,我认为做学术杂志如同做人,必须长期坚持修炼一些内在的品质、品格,方能渐至沉稳、内敛、睿智、执着等成熟特征,才能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刊物.反之,那些透着速成、浅薄、乖戾、偏媚、功利等特征的杂志,无论多么堂皇,是不能称之为学术刊物的. 我有幸曾经在《教学与研究》杂志做编辑十年,学到的东西很多,其中体味最深的,是这本学术理论杂志的一些内在品格之修炼和积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刘典与陈寅恪的交往是不容忽视的一页。在1927-1943年期间,从水木清华到西南天地,刘典、陈寅恪二人历家国之难、流离之苦,而交往不轰,严谨治学不改,民族气节不丧,确实难能可贵。二人的学术交流与惺惺相惜,有着牢固的基础。二人在学坛上留下的论道学艺的佳话,更是士林的一段美谈。  相似文献   

14.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连树声在协助吾师钟敬文先生编完《学术论著自选集》之后,我又着手帮助编辑这部《民俗学说苑》,我的心情一直是兴奋、激动的。备编选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大--长达四分之三世纪。这些著作,虽然很多我都分别学习过,但却没有这次学...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     
高等学术机构,除了与国家的外在联系,实际上就是那些把生命的时间和内心的追求用于科学与研究的人们的精神生活。高等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最高峰,一切直接有益于民族的道德文化俱荟萃在这里。其立身的基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与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论赞     
教师论赞李燕杰(1)我幼年,曾想当英雄;我生于文学之家,曾想当诗人;我经历了人世沧桑,我决心当教师,因为我懂得英雄与诗人都是教师培养的。(2)纵观人类历史,影响人类灵魂的不是军事家、政治家,而是铸魂之师--即教师。(3)教师是伟大的,教师的一生是爱与...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如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其生活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相似文献   

19.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具备典型的外显性结构和内蕴式结构,其内蕴式结构主要以男主人公“我”的故事和套在“我”故事中的对面女子的故事为两个支点,解构了爱情与人性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的--“对面”境界的渴望,却总是被假的--欲望之河所隔阻。可以说,《对面》描述了现代人的追求与失落。此外,《对面》较为牵强的结局也体现了铁凝创作中“生命无法承受现实之重”的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20.
在我研究孙犁创作过程中,发现他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兴趣较大,而且见识卓特,尤其晚近之作,技压群芳,硕果累累,呈现出清亮的学术风彩。尽管这种研究,更多是从作家的视角出发,比较注重研究者的艺术感受与情感体验,但由于能接近文本和作家自体,其结论往往切实、稳妥,令人信服。这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自有那些纯粹的学院派研究无可替代、难以企及的好处,一种独特的学术键力。据我粗浅的观察,孙犁在对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当中,用力最大、着笔最重的,首先是曹雪芹,再者即是司马迁与柳宗元。关于司马迁、曹雪芹,似乎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