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凡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文献都是文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关于档案属性的研讨中,有不少问题涉及了对文件概念的认识。比如“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和“档案并非都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两种观点的对立,我们认为就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对文件概念认识的歧异。伍振华同志在2000年和2001年连续写了两篇文章论述“非文件文献”也有原始记录性①。我们觉得也是因为他对文件概念外延的认识与其他一些人不同才会得出如此的结论。事实上,不论是在我国档案界还是在整个社会,对文件概念认识含混不清的绝非个别。为此,亟有必要澄清文件概念的内涵,以便正确界定其外延究竟有多宽?这既将为档案属性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管先海先生在《论“档案包含文件”——从发收文角度看档文关系并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一文中提出的“档案包含文件”这一颠覆传统式的全面创新的学术观点进行商榷、指出该文存在逻辑推理错误和自相矛盾之处,并结合文件运动规律,深入分析支撑“档案包含文件”观点论据的不合理性,由此得出结论,并非档案包含文件.而是档案均由文件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3.
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定义讨论 ,主要集中在档案定义的属概念上 ,是采用“文件” ,还是采用“历史纪录” ?本文赞成档案定义的属概念用“文件” ,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赞成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直接形成论”难以证明档案不是转化而来,档案是由“各种记录”转化而来的;各种记录转化为档案的环节是归档,转化中的“人”是档案工作者,归档中的人为因素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观无关;归档保存的档案是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公文是管理国家政务的工具.文件包括各机关向外发出和收进的公文,同时也包括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材料有条件转化而来的.文件自身制作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文件的现行效用,而且也影响日后转化为档案的利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文件自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档案定义,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转化目的与过程,档案的基本属性,档案的唯一性四个方面,论述了档案的属概念是"文件"、是"历史记录".文件的形成目的是为了记述情况、传达意图、联系工作、处理事务、扩大空间传播范围;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延续记忆、扩大时间传播范围."发文"与"收文"是同一目的行为在不同阶段形成的"历史记录";文件的历史价值与时空传播功能,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基本条件;档案的基本属性与唯一性是判定档案的基本标准.进而得出收文加盖归档章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存储于电脑网络云端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是否为档案的问题值得关注.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档案”是如何由“文件”(record)转化而来的.“文件”是得到记录且具有本源性的信息,是专门用来处理、交流和储存信息的工具,只要它们在一定的地方得到了存放,就符合大哲学家德里达宣称的“档案”必然具备的两个条件,可以被认定为档案,这与其是否经过价值鉴定和具有“动态性与实时性”无关.  相似文献   

8.
文件与档案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档案》2000,(10):4-6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是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档案界人士就此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件与档案是否属同一事物;(2)文件是否可以作为档案的属概念;(3)归档是否是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档案属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与文件的属性关系和个体数量关系着手,从集合论的角度提出了档案与文件在属性和个体数量上都存在“从属”关系,即档案的属性和个体数量集合都是文件属性和个体数量集合的“从属”,从而得出文件就是档案的属概念。继而从档案形成特点,形成一种新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并使用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并经人类主观愿望筛选整理、真实反映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记录(即文件)”。  相似文献   

10.
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转化而来的。电子文件是计算机中产生的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的集合体,电子文件的一部分具有归档保存、备查、凭证作用,这一部分电子文件,我们称之为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保障贯穿于电子档案的形成、处理、存储、传输、维护和利用各个阶段。在此,笔者仅就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开放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17,他引:2  
本文通过人们认识到档案是社会记忆,是记忆工具的观点,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12.
“归档集中保存”不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备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档案界对档案形成条件的普遍看法是: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文件转化为档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二是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三是按照一定规律集中保存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但笔者认为不能把“归档集中保存”作为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翟瑶 《云南档案》2007,(9):13-14
关于档案学的属概念研究已经著述颇多,本文试图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逻辑图示以及数学中推理证明的方法,阐述"档案以文件为属概念"的欠妥之处,同时提出档案学属概念应为"历史记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档案定义时,不少论者从来源角度出发,把文件作为档案的属概念。如果按文件的作用性质将其划分为现行文件与非现行文件(或称历史文件),那么档案概念应建立在现行文件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非现行文件的基础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过去也是一致的.在今天则不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评论《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一文的正确性,阐明了作者的文件观、档案观以及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最后以分析《震惊全国的档案行政诉讼第一案》一文为实例说明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榕 《兰台内外》2010,(5):28-28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立卷与归档 1、收集工作。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档案是单位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的凭据。凡能记录本单位职能活动情况、具有日后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材料,均列为收集归档范围。同时,要在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中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17.
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的解读——六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下,文件和档案价值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是混乱的,文件和档案双重价值观与实际不相符.并用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档案具有文件价值,文件价值只是档案价值的一部分:档案的本质价值是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可分为现实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档案的其他价值都源于其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叶巧 《档案时空》2006,(6):25-26
一、档案学领域的电子文件在档案学领域,研究电子文件定义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文件为属概念。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18894-2002)将电子文件定为“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①许磊在《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方法研究》中认为,……我们进行比较分析将电子文件解释为适合于数字计算机操作、传递和处理的文件。②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更为简明:“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  相似文献   

19.
王巍 《档案天地》2008,(1):48-49
在研究档案定义时,不少论者从来源角度出发,把文件作为档案的属概念。如果按文件的作用性质将其划分为现行文件与非现行文件(或称历史文件),那么档案概念应建立在现行文件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非现行文件的基础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过去也是一致的,在今天则不然。例如,  相似文献   

20.
公安文件与公安档案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安档案主要来源于公安文件,公安机关现实使用的公安文件最终要向历史档案转化。公安文件自产生、归档到销毁或作为历史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要实现对公安文件(档案)经济而有效的管理,文件(档案)管理活动也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