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荟萃     
一份出版统计报表公布于世,使人亦喜亦忧。喜的是:1992年全国销售图书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4%;忧的是:全国库存书猛增到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5%,超过了销售增长幅度。库存过多,还是造成新书订货下跌的直接原因之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许多出版社反映新书订货日见萎缩,许多品种全国订数只有几百册,有的甚至降到冰点——订数为“零”。据有关人士分析,库存上升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属合理因素(如常备书、重点书增加),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不合理因素,例如: 1.出书品种增加过快,重复出版严重; 2.书价上涨过快,读者望而却步; 3.读者文化消费结构畸形,文化程度不高,影响购书; 4.盲目进货,损公肥私。由于出版社和书店多数是负债经营(向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书店里确有库存上升,资金短缺,以及一些书卖不出去的现象,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和控制库存量的继续上升,很多书店采取了收缩订货的办法,减少向出版社的订书量。这在出版界引起了连锁反应,不少选题因征订数达不到开印要求,无法付印成书。因此,订货萎缩是全国出版发行系统共同关心的问题。不是图书市场菱缩而是书店订货萎缩买书难、卖书难、出书难的关键何在?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为社会对图书的需求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据悉,1997年上半年,全国图书积压81亿元。新华书店库存积压也很突出,某地区书店系统库存高达10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在大力拓宽一般书销售市场的同时,又埋下了库存积压的隐患,长期下去,必将导致其经济效益的下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分析个中原因,与书价上涨、二渠道异军突起、团体购书力减弱、书店进货质量不高、订货方式不适应、促销不力等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图书库存的增长,使图书进销在总量和构成上均失去平衡,反映了改革书店现有进货管理方法的紧迫性。当前,基层店在进货管理上,有的实行码洋匡算(总量匡算)有的建立未达书卡,有的仅是在书到后建卡(只有资料价值)。整个进销存缺乏横向联系。因此,对进货卡片管理实行改进,是解决重复进货,实现进销平衡的一个必要措施。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进货工作实践,试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一、解决好分类和进销存横向联系问题进货,关键要搞好进销平衡。当然首先是  相似文献   

5.
必须改革图书进货制度张有能自1986年以来,我国新华书店系统已经周期性地出现了三次图书订货萎缩现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它深刻地反映了发行体制的一个深层次矛盾:现行图书进货制度已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搞活流通和进行竞争。因此,笔者认为,如...  相似文献   

6.
很多中小出版社反映,连锁后的进货总量远少于连锁前的进货量,更有少数出版社由于连锁前旧账未结清,影响到连锁后的进货和结账,进货量急剧减少,且由于社小书少,在书店的总销售额中没有占到应有的分量,不能引起书店的重视,在订货和对账回款上没有优势,因而受到较沉重的打击。这很值得中小出版社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年来,许多书店面临存货增加、订货萎缩的困境,因之使读者买书难和书店卖书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出版发行工作的矛盾在新的形势下的综合反映,需要综合治理。对于已经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8.
“看样订货”对改变书店过去的进货中存在的“隔山买牛”,不明好歹的状况,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是,各家出版社争相效法,订货会此起彼伏,各种邀请书、信纷沓而至,进货单位应接不暇,业务人员马不停蹄,忙于奔命,群众对此议论纷纷,看法不一。应当肯定,看样订货势在必行,“图书看样订货会”在提高订货的准确性、克服盲目性,保证社会效益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还应当坚持。但如果仅仅把开“看样订货会”作为搞好看样订货的唯一形式,则未免有点片面了。我们认为,搞好看样订货应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出版社召开看样订货会,各进货单位业务人员聚集一堂,当场看书样订货,拍板定案,这对出版社来说是比较省事和有益的,但于进货单位却很不利。其不利之处有三:一是各出版社都争相开看样订货会,有的相隔几天,有的是同时开,销售店业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层新华书店的库存有增无减,仓储超限,门市部陈列困难。这一问题已成为书店职工谈论的中心。因而,一些店就压缩进货。殊不知我国现行的出版、发行两个周期都很长,压缩进货,将会使今后若干时间内图书货源不足。压缩进货,在图书运转和流通  相似文献   

10.
试销作为“寄销制”的尝试,已在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取得成效,这是常规的征订包销走下坡路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发行手段,逐渐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基层书店,试销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调动他们进货的积极性。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书店,单凭订单订货,犹如“隔山买牛”,他们情愿以高于出版社的折扣到附近的中心书店进货,这样需承担的风险更小。金盾出版社之所以出现十年辉煌的累累硕果,正是他们较早进行发行体制改革、实行图书试销的结果。金盾出版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改变经营策略,改“坐商”为“行商”,强调“脚下出效益”。他们有一支  相似文献   

11.
库存系统是管理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在库存系统中要通过不同的需求情况,确定何时订货和定多少货为宜。本文通过对经济批量订货库存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库存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I。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到对于日需求量100件,生产准备费5000元,储存费1元/天的EOQ模型例子说明最佳订货周期为10天,订货量1000件,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响应速度都比较好。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为库存系统的分析、订货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情况首先讲进货工作,是否有萎缩的情况。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季学众同志统计,该社1979年出版101种新书,印数在10万册以上的36种,占35.6%;印数在2万册以下的是23种,占22.8%。1980年,印数多的品种下降,而印数少的品种则大幅度上升。至1980年5月底,该社已出34种和已有印数的42种,共76种。印数10万册以上的只有17种,占22%;印数2万册以下的37种,占48.6%。有些书,书店订货数少得可怜,只有2、3千册,甚至只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我社在图书发行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个问题:一方面读者反映买书难;另一方面基层书店订购图书的品种和数量少,与读者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造成这种矛盾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重要原因是书店仅凭几百字的文字介绍,看不到图书样本,不敢贸然进货。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产成品资金包括已入库待销售的库存书刊和已发运待结算书刊(即"发出商品")两部分占用的资金。库存书刊是为满足广大书店、读者的购买需要而必须准备的库存商品,这是产成品资金的主要部分;已发运待结算部分书刊是指按订货合同已向对方发货,到开出增值税发票,向银行办理托收期间占用的资金,它涉及到发行和财务两个部门的工作。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各出版社都普遍存在着库存书刊急剧增加,发出商品普遍增加的情况,致使产成品资金占全社流动资金的比例过大,影响了出版社的资金周转、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实现。本文就加强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中小书店日益萎缩,而连锁书店的数量则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早在1993年,全美30490家书店中就有41%为连锁店,近年连锁书店更是发展迅猛。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占全国图书零售总额首位的一直是连锁书店。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连锁书业的研究可以发现,国际图书连锁企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经营场地大型化规模的连锁经营,可以大批量地进货,从而获得出版商最优惠的折扣,降低经营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国际著名连锁书商大多通过卖场大型化和管理精细化,增加销售品种拉动销售额,提高经营效益。如美国排名第二位的鲍德斯连锁书店有349家超级书店,…  相似文献   

16.
在图书进货工作中,强调订货是必要的。但是把添货视力订货的辅助手段,这种“以添为辅”的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订货和添货都是进货,都是为了销售。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图书出版前根据征订目录订货,后者是在图书出版后(或出书过程中)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再次添配,两者的目的和重要性是一致的。从作用上讲,我认为:添货反倒应该后来居上,重于订货。这是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出版的图书很多,书店同志订货困难,特别是内容较专的学术著作,仅凭订货目录上的书名和简介,很难提出订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了配合书店业务人员的订货工作,从1982年开始,试编了《新书征订参考》的小报。每月一期。内容包括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文字等各类学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新书及古今著名作家和各种学术流派。试刊初期,寄送范围限于省级新华书店和特约经销处,以后逐渐扩大到专区一级书店,但一些单  相似文献   

18.
书店业务人员进货失误之思考□王东方刘会民进货是指书店业务人员对图书购进;失误是指对购进把握不准而造成的积压或脱销。业务人员进货失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图书进货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的“热”与“冷”和图书进货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本人愿以个人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联合公司今年2月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大型看样订货会,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又一个新尝试。销货店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看样订货,已开始成为现实,从而冲破了长期以来在图书购销形式上推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和封闭式管道型的批发渠道。人们都还记得,去年9月举办的首都第二届社科书市和全国第四届科技书市,读者购书的热情十分高涨,人们从书市上看到了图书市场的繁荣和当时书店订货萎缩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个矛  相似文献   

20.
由华北地区40家出版社和10家书店,于4月6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的华北地区首届书市,获得了很大成功,打破了近两年来图书发行不大景气的沉闷空气,给出版业带来了春天。书市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书市带来的信息究竟说明了什么?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是同行们所关心的问题。图书市场开始走向繁荣,悲观丧气没有任何依据近两年来,图书市场的确不大景气,表现在:订货萎缩,印数下降,库存加大,资金短缺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具体工作上的问题,如选题不对路,发行渠道不畅通等;也有宏观控制上的问题,如出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