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人云 :“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探究真理的起点 ,疑问是牵动思维的线索。课堂教学中 ,如能适时、适度地设问质疑 ,则会诱发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明确学习目的 ,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到建筑结构教学中 ,应按以下方法进行。一、课始 ,发掘问题 ,引起兴趣大到一门课的开始 ,小到一节课的开始 ,富有启发性的设疑提问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点燃学生求知的“导火线” ,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 ,从课前纷乱的思维中调整过来 ,使教师引入新知识能顺利过渡。例如在讲钢筋砼这门课的开始 ,先请同学们各自…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迅速推行,倡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问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面对学生的"意外问题"的情况也大大增多。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因理解困难产生的疑问、因思维跳跃产生的疑问,教师不能过分注重,更不能不予理睬,而是要做好课前准备,考虑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中直面问题,优化解决。  相似文献   

3.
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在"课始、课中、课尾"三个关键时段,围绕"意义、算理、算法"三个核心要素,促生疑,巧推动,唤醒学习需求,实现从接受既定任务到自觉思维行动的转变;推动深度理解,实现从单纯关注结果到深度探寻算理的转变;建立知识联结,实现从只见树木到渐现森林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王楠楠 《学苑教育》2023,(15):27-28+31
备课和课堂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备课即是备学情,教学要关注学生在课上的疑问,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基于学情让教学有“学生味”。其实现途径是: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尊重思考,深究疑问与发现拓展思维;立足高效,鼓励质疑以促进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行探究的欲望1.巧设情境,产生疑问,以疑促探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在研究《食物中的淀粉》一课时,教师一上来就表演了一个魔术白纸显字。把一张白纸放在水面上,纸上神奇地显现出字来。学生产生了疑问,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迫切的探究欲望。2.组织游戏与竞赛,以趣促探《肺和呼吸》一课中,教师进入课堂后,首先组织学  相似文献   

6.
精彩的导入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试想,每节课开始曲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何谈后面四十采分钟的兴趣呢?物理课教师如能采用多种导入法讲好开头,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物理的新鲜感,让良好的导入变成优美乐章的“前奏”。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可以使学生发生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这符合亚里斯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传统立体几何推理证明思想的缺失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探究"为例,借助于"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带着疑问和困惑进入课堂,进行"性质"的展示、交流、探索活动.通过微课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广的空间加强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社会课 ,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年来 ,我在社会课教学实践中 ,体会到社会课教法与其他学科教法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以下是我在社会课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  一、巧设疑问 ,诱发思维 ,激发兴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 ,“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可以转变为对学习的动力。社会课教学 ,跟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巧设疑问 ,诱发思维 ,激发兴趣。  社会教材在许多单元和课的开头 ,都巧设疑问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获得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疑问与思维是孪生姊妹。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能有思维,没思维就不能解疑。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经过思维从而解疑释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物学课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生物学课,精心设计导语尤为重要。我在初中生物学课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 1设疑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导人新课的方法叫设疑导人法。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要让科学课堂充满教学魅力,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下面我就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巧设疑难,引发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鲁肃与周瑜谈论诸葛亮造箭,周瑜说:"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又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就定他的罪,他就没有话可说了。"教  相似文献   

13.
<正>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的情境化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利用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开展自学,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实施微课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浅层思维与深度思维微课多用于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观看由教师针对本节课重难点制作的微视频,课上交流心得,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跟进,解答个性疑问,归纳共性  相似文献   

14.
<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的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语文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课始巧设悬念抛砖引玉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主动体验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脑海中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促进思维、引发疑问、巩固所学、检查学习、应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提问技能既能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如语言的运用、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又反映课课堂教学的效果。作者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课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故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运用激发疑问来巧设悬念、焦点透视来扣人心弦、朗诵移情来感染熏陶等方式设计隽永、引人入胜的导语;通过创设高潮后戛然而止、节外生枝来激活思维、承上启下以巧妙过渡、归纳总结而耐人寻味等手段绾一个漂亮的结做结课语,从而实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熏陶情趣、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评价一节课时我们常常会说: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什么.或者说这节课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找不到亮点。何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呢?教育专家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是学生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主动体验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脑海中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