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与核心议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在如何对待现代性和现代化、如何规避现代化负面效应、如何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蕴含着诸多合理元素,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现实地、辩证地展开现代性批判,彰显了对待现代化及其特性的合理态度,确证了追求现代性的必然性和多元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性、可能性,对于科学认识现代化及现代性具有深刻启迪;其二,多维度地批判了西方现代化及其特性的负面效应,揭露了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甚至难以避免的难题,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并从根源上规避现代性困境提供理论镜鉴;其三,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主张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了现代化的人本立场,对于正确认识人与现代化的关系、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育思潮与社会思潮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一直处于演进的过程之中。自19世纪以来,现代性使得教育思潮的演进经历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在实际发展中并不是截然分立的。透过现代性视角,通过对传统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和后现代教育观三种教育思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教育思潮的演进过程,并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遭遇的困境。现代性是教育思潮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代性使得教育思潮的演进呈现开放、相对、多元的特点,同时由于教育思潮的现代性摄入,使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出现反现代性,这使得教育思潮在演进过程中遭遇现代性自反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其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治理体系中皆有与今日社会现代性相一致的、可以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社会运动过程合理性根源的因素。虽然由于儒学经学化和民族斗争张力的内外因,中国教育传统在近现代一度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其现代性因素的客观存在也不容否定。确认这一现代性因素或者根源的存在对于破解中国教育现代化走西方化道路带来的现实困境和超越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状态的总体概括,在教育领域,现代性是对教育现实的观照,揭示的是当代文化与教育之间的时代性特征。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对现代性语境下职业教育的解读,可以从知识观念、道德养成、行动原则及主体精神四个维度来展开。充分认识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特征,对于应对职业教育的诸多挑战及转向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避免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状态的总体概括,在教育领域,现代性是对教育现实的观照,揭示的是当代文化与教育之间的时代性特征。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对现代性语境下职业教育的解读,可以从知识观念、道德养成、行动原则及主体精神四个维度来展开。充分认识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特征,对于应对职业教育的诸多挑战及转向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避免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这一概念是社会学家在研究近期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广泛使用的,这一概念主要被用来概括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而引起的社会剧变过程,概括西方工业文明向西方世界的传播过程,概括近代社会变迁过程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现代化是一个既表示过程又表示状态和目标的概念,使之具有现代性——表示过程;是否具有现代性——表示状态;努力追求现代性——表示目标。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有的从起源的角度来定义,认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涉及…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如果我们发生身份误置,认为当下及未来中国教育应是后现代取向的,那必然是一种出位之思,必然导致我们应持守的发展教育现代性这一主体目标的缺失。尽管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有史以来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最为犀利、最为彻底的,但它不是从原则上质疑教育现代性,它是站在教育现代性一边来展开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的,它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或理性主义意义上的主体的同时,也建构着一种新型主体。因而它的思维方式及其精神气质于我们不仅不是出位之思,反而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它对于中国教育现代性发展的模型设计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对于消解教育的前现代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茗 《华章》2011,(25)
在重塑文学现代性的今天,也须对学衡派的现代性价值进行重估.学衡派推崇新人文主义,在文学观、文化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提出了与新文化派相反的主张,对新文化运动具有纠偏作用,具有现代性、反思性、民族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把高等师范教育看作是振兴我国教育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他不仅从政府总理的角度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具有方针性的主张。主张高等师范教育要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并适度超前;高等师范教育要在大力发展数量的同时,着重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师范教育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的需要;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这些主张对于我们办好师范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教育作为一项时间、精力、金钱投入日益增多的人类重要活动,毫无疑问应该促进学生获得幸福,无论是对于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结果。然而现代教育,源于现代性的现代教育,熏染了现代性的诸多弊端,使幸福这一人生终极目的在教育中变得虚无缥缈。现代教育不管作为过程还是结果之于学生幸福都显得贫乏、苍白。因此,现代教育之于学生幸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建构一种融合教育与幸福的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梳理了以列奥·施特劳斯以及艾兰·布鲁姆为代表的施特劳斯学派的自由教育观。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学派的自由教育观念,本文首先评述了他们之反思的哲学起点(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对相对主义的抨击)和现实起点(现代民主制度下自由教育的危机),继而就“美好生活”和“伟大著作”这两大主题提炼出该学派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背后的政治教育意蕴。本文认为,施特劳斯学派的教育主张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观,他们对经典名著的推崇,对于德性与教养教育的标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及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质疑与颠覆,并以此对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学中,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既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又强调教育文本在教育关系中的凸显。这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及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它直接呈现给人们多种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现象和原因具有多重结构,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困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用改进的思想指导实践、从"旧政治"转向"新政治"、参与者合作建构权威、现代交流方式等,将是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性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人的现代性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性问题是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核心问题。突破教育现代性研究困惑的有效路径是进行研究方法论的调适,从人的现代性视角研究教育的现代性具有其合理性。教育现代性研究源于人的现代性,服务于人的现代性的启蒙和提升。人的现代性与教育现代性的互动关联既变革着人的现代性,又言说着教育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自1980年代以来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思潮,是对现代性价值教育危机的积极回应。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主张:知、情、意、行一体的价值观教育原则,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兼容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道德讨论、榜样示范、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社群化”价值观教育模式。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对我国当前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代性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自近代以来,教育现代性在我国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教育现代性与教育前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对立仍很尖锐。在当下话语交叠、并置一处的复调场景中,要吁求教育现代性“到场”,应作多向度反思。也即应从维护教育现代性为出发点,反思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冲突;应站在发展教育现代性的立场上,警惕文化教育上的保守主义;应在强化教育现代性的本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视野的反思意识,在警惕全球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认真反思、仔细清理教育的非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高菲 《学语文》2021,(2):20-22
社会现代性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批判式生成。这期间,知识、学科的分化以及社会的整体转型都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产生着影响,在内外力的驱动下,语文教育走上了从被动转变到主动追求的现代性发展道路。从晚清的文白之争至今,我国语文教育现代性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关键期即理性精神启蒙,语文教育在传统与现代间抉择;工具主义盛行,语文教育完成学科自证;工具主义纠偏,语文教育实现价值回归与重塑。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是一种时代精神,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的思想和感觉、行为和举止的方式。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自由。具体表现为:人积极追求自由权利,彰显个体主体性,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理解、自我生成的确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封建文化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现代性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文章认为,对于中国人的现代性建构,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