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中叶以来的人口快速增长造成湖南人口相对过剩,导致"人余于地",大量人口无地可耕,成为失业农民,而近代湖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刚刚起步,无法吸纳社会过剩人口,因此晚清湖南社会中的过剩人口只能在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范围内,如传统商业与手工业中去寻找生存的机会,然而湖南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些传统行业无法给这些剩余劳动力和破产农民提供太多的就业机会。最终,这些过剩人口为寻求出路获得一生存的机会,开始从事他们以前极不愿从事的职业——从军。又由于湘军将官募勇多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湘人更加踊跃从军,也因此对湘军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中叶以来的人口快速增长造成湖南人口相对过剩,导致“人余于地”,大量人口无地可耕,成为失业农民,而近代湖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刚刚起步,无法吸纳社会过剩人口,因此晚清湖南社会中的过剩人口只能在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范围内,如传统商业与手工业中去寻找生存的机会,然而湖南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些传统行业无法给这些剩余劳动力和破产农民提供太多的就业机会。最终,这些过剩人口为寻求出路获得一生存的机会,开始从事他们以前极不愿从事的职业——从军。又由于湘军将官募勇多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湘人更加踊跃从军,也因此对湘军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湘军对晚清湖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湘军将领重建和新建各种教育设施,为晚清湖南教育文化事业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湘军集团以各种方式增加地方文武学额,促进了科举教育的兴盛;湘军将领以各种方式在湖南兴办文化事业,推动了湖南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湖南人才的兴盛。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与文学“湘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对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学的外在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到创作主体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湖湘学是湖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深受湖湘化的影响。80年代的学“湘军”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得力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楚化-湖湘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5.
骆秉章抚湘十年,正是湘军与太平军激烈对抗的十年.骆秉章对湘军的建立、成长、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湘军的调遣、作战,也作出了巨大的功劳.同时,骆秉章发现、重用左宗棠等湖南人,对“湘军人才群”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曾国藩、胡林翼为首的湘军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仇视英法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曾积极准备北援勤王,但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勤王未逐。  相似文献   

7.
一、 说方阵应是重振湘军的一支主力军* 在庆祝湖南省文联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欣喜地读到了由省文联主席谭谈亲自策划主编的大型文学丛书《文艺湘军百家文库》。这里从横向对文艺湘军队伍所作的一次大规模展示,更是对近年来湖南文坛上最活跃最有影响最具潜力的中青年文艺家队伍的大检阅。在这套丛书的十个方阵里,小说方阵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众所周知,“湘军”这名称自从八十年代被有的人借用来戏称文坛上异军突起的湖南文坛的小说作者之后,它就成了一个褒义的被湖南人引以为自豪的时髦的称号。实际上,“湘军”只不过是一个集…  相似文献   

8.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0-15
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是国民党官方文学的两个支流,但是两者关系相当微妙,有时甚至还直接对抗。当时的左翼文人把它们之间的矛盾归因于国民党内的西山会议派与CC系的斗争,今天的研究者也多受此思路影响。但通过认真梳理二者的交集,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对抗,造成其矛盾的主要原因也并非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而是文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相似文献   

10.
湖南会馆是由在襄阳樊城经商的湘籍同乡组织于清初始建一座会馆,清末由湘籍诸多高官捐资重建成一较大型会馆,建国后馆舍陆续被拆毁,笔者通过调查基本弄清了其概貌。遗留于旧址和襄阳米公祠的2通石碑文字,反映了湖南商帮在樊的经商概况和义地制度,会馆的兴建与清末湘军水师有极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程朱理学原本是清朝官方的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士绅社会基础.曾国藩创建湘军,在指导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色彩,坚持以"仁"、"礼"为立军之本,以"朴"、"廉"为募勇之要,训练兼施,"训"重于"练".  相似文献   

12.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  相似文献   

13.
向本贵是文学“湘军”中的一位新人,同时也是一个有实力的作家,他从80年代开始雠,迄今为止,已在包括《当代》、《清明》、《湖南文学》,春风文艺出版杜和台湾台记图书出版社等有影响的刊物和出版社发表了约两百万字的小说,不少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文学的外在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到创作主体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湖湘文学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80年代的文学“湘军”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得力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湖湘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湖南参与分省命题的第五年.高考语文试卷基本沿袭了前四年的思路.体现了“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第18小题的设题新巧别致.首次将逻辑引入试题直接考查.体现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精髓。但是.通观整套试题.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结合有关试题及考生感受来具体说说。  相似文献   

16.
湘军的发源地在湘中大地。湘军中产生的十大巡抚、总督,有八位属今娄底市籍。“无湘不成军”,今天的正确表述应是:“无湘中(包括湘乡市)人不成军”。湘军有铁的军纪,湘军将帅著作等身,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他们及其后代的文化传承,对中国革命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发掘研究湘军集团,筹建湘军陈列馆,有利于推进娄底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以"快乐中国"的口号,设立目的的娱乐平台以及媒体渠道,是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前所未有的突破,创造一个快乐的联想源,使湖南卫视成为快乐的代名词.湖南卫视早期已成为湖南的标志企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湖南振兴的急先锋,通过对电视湘军品牌战略研究,对其成功经验得以借鉴,以推动中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古代娄底、湘勇团练、湘军崛起和湘运之兴四个方面,概述娄底湘军文化发祥的社会土壤、历史背景、人文特色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有赖于主题文化的确定与推介,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湘军文化”是娄底市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湘军文化”,并把它作为娄底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对于提高娄底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娄底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郑振铎对古代戏曲献的搜集整理殚精竭虑,沾溉学林。他的古代戏曲研究拓展了王国维以来戏曲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和方法,标志着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研究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即将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