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于深夜里     
深夜,寂静自由的世界。让一颗敏感的心弦得以放飞:打开心灵之窗,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全文用意识流的写法.通过一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心灵深处的孤独、迷惘之感。  相似文献   

2.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孤独乃人类的伙伴,生活只不过是孤独海洋中的一个岛屿。且体味:老处女的落寞心境,天涯倦客的离乡背井,位高权重者的“高处不胜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之感。孤独是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孤独和享受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大凡思想感情深沉者才享有真正的孤独。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孤独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觉醒者形象。他激进、孤独、坚韧地与社会抗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控诉了反动势力的猖狂,也表现了作者对反抗者的同情。  相似文献   

5.
《孤独者》作为鲁迅小说集《彷徨》中色彩凝重的一篇,其间深蕴着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深浓的孤独与苍凉感。在生存空间中,个体与他人是一种相互对立、映射、窥视与反窥视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充斥着冲突与对抗。这就注定了个体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来摆脱这一空间的孤独命运。  相似文献   

6.
我看刘兰芝     
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诗总是给人一种清新空灵之感。其诗手法新颖洒脱.主要表现一种感觉和情绪。孤独就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感觉。但诗人笔下的孤独却新颖别致.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另外,诗人也通过这首小诗告诉人们: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把心态放平.它可以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狐独者》文本寻找鲁迅人生道路的转折点.认为《孤独者》是作者对专制意识形态传播和生产的最深处家族制度的否定,并在探讨知识分子与权力阶层的关系的基础上,于内心深处进行了一次“成为自己”的生存体验,从而确定了鲁迅此后与黑暗抗争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文内容的教学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感受文本.体验情境,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对接,心灵的“感通”。  相似文献   

9.
《孤独者》与《伤逝》相隔四天完成,鲁迅不公开发表的原因与《野草》直接相关。《野草》记录着鲁迅“难于直说”的爱情心理历程,含蓄委婉,有意掩饰爱情色彩以免引起对手的攻击。而《孤独者》、《伤逝》在彻底反封建主义思想中又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鲁迅为了保护《野草》的神秘,保护自己的爱情,于是把《孤独者》、《伤逝》锁进抽屉,不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孤独者》揭露了一个悲凉苦难的现实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是作为"看者"的乡村民众和叙述者"我",还是作为"被看者"的祖母和魏连殳都是孤独的。叙述者"我"和魏连殳对于孩子的变坏、孤独的命运及生存的意义等问题探讨的未完成性表达了作者对孤独是否作为人类生存的本质状态而存在的思考。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待孤独的态度。文章结尾"我"的轻松姿态多少给人类注入了一缕希望。  相似文献   

11.
"孤独"是人类不可避免会遭遇的一种心境,作者笔下的各种孤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熟悉感。过去,它不太明显,现在,却早早植根在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心中。也许在某个时刻,你突然发现孤独已经很久未曾光临你的寒舍了;又或许你仍然在孤独的陪伴下,继续拔节生长着。但,无论处于哪种阶段,岁月一直向前,请那些孤独和不孤独的人,各自安好。  相似文献   

12.
坚守者     
马犇  小鱼图 《高中生》2012,(2):59-59
即使陷入一箭穿心、孤独而终的绝境.用生命所诠释的大爱也不会消散.这正是坚守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有意味的形式“——《孤独者》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 《文教资料》2006,(4):40-41
将作品的精神内涵与结构形式分解开来,研究者常常以此作为通道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然而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作品只是一个呼之欲出的整体,通过特定的结构方式呈现出特有的张力。《孤独者》是鲁迅的精神自况,那一时代的先锋知识分子所体味的孤独、虚无和荒诞感尽显于作品中。它所采用的现代小说的叙述方式,既是对传统小说的背弃,也来源于精神表达的呼唤。内涵和形式的碰撞和遇合促成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催人思考的“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孤独伴随了著名作家D.H.劳伦斯一生。劳伦斯的孤独首先来自他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其次来自他标新立异的思想的影响。同时,劳伦斯在小说中塑造了个性禀赋不同的众多孤独者,揭示了深刻的孤独主题。这些孤独者有的紧闭心扉,离群索居;有的逃离自己的家庭,四处漂泊流浪;有的得过且过,生不如死;有的无法忍受压迫,奋起反抗;有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孤独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灵肉分离的痛苦,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有社会规范的制约。分析劳伦斯小说的孤独主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让我们学会用爱和友谊来纾解我们和他人郁结于心的孤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的磨难。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和戴望舒诗歌中孤独者形象的相同点是:爱国忧民,感情深沉悲怆;内心孤苦,执著勇敢追梦;四处漂泊,终生眷恋故土。孤独者形象的不同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痴狂的对象、对国家的态度、离乡动机。他们诗中孤独者形象出现的原因有: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个人性格及作者采用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故都的秋》的主题,论者大多试图从时代背景出发予以阐释。如作者所处的时代在作者内心投下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的阴影。因此作者笔下的秋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当处于孤独、寂寞状态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简直是“日长如小年”,心理时间明显慢于物理时间.当某作者将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冲突用文字表达出来时,读者一读文字便知作者心中的万般愁苦、寂寞之感了.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实例,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的冲突来展现内心愁情的.  相似文献   

18.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它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相似文献   

19.
在《花间集》中,"花"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超过了300多次,《花间集》的18位作者几乎都将"花"这一意象写进自己的曲词创作之中,使大自然中的普通物象升华为具有深刻意蕴的意象。"花"这一意象的出现与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享乐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其主题主要分为感时伤春、生命无常之感,孤独思念之苦,历史兴亡之感。  相似文献   

20.
孤独是一种心理意识,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者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作家鲁迅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思想者,他《野草》中的《好的故事》是一篇孤独绝望意识浓厚的散文诗,其由现实、回忆、梦境三个部分组合而成。通过深入解读散文中的生命哲学命题,以作者思维的内在逻辑为突破口,从时间上“现在的我”的孤独和空间上“现实的我”的孤独两个方面来全面解读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