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给幸福一个承诺,但什么是幸福?我们今天追求的幸福有的时候是不是太缥缈了?抱怨不幸福的时候,我们得问问自己,我们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如果人这一辈子有很多奢望,那你肯定是追不着幸福的。  相似文献   

2.
3.
把儿童时期比作起跑线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是一句广为中国父母所信奉的名言。但起跑线上有输赢吗? 所有的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并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世纪初期以来的美国德育大体上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 :品德教育的复兴是美国德育的第三次浪潮。品德教育运动具有强调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 ,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 ,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目前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努力是思考和探索什么是优质、高效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琼 《贵州教育》2013,(23):30-31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有效地识字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基础。广泛的识字,孩予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然而,识字教学又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想办法变枯燥教学为趣味教学,才能吸引低年级孩子的眼球,让他们情不白禁地融入学习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5,(12):12-15
龋齿的防治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龋齿的孩子常常牙疼,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还会波及牙周组织,发生牙髓炎、牙周炎,甚至形成小脓肿。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还可能引起发烧、关节炎、肾炎、心肌炎等。  相似文献   

7.
张婷 《生活教育》2012,(23):58-58
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原因有二:"不知道写什么","不明白怎么写"。怎样才能让孩子由不愿写、不会写到爱写作、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8.
高磊 《成才之路》2010,(13):7-7
从事幼教工作的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一系列的品德教育,却忽略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诗家词人生活的写照,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场境。笔者遵循叶圣陶"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探究古诗词中蕴含的生活场境,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晋生 《成才之路》2011,(8):99-I0016
时下教育有"三忧",老百姓议论,代表委员研讨,共同探寻着解忧的妙方良策。 "一忧"——拔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于是乎,不问孩子是否愿意,带着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班",把孩子搞得筋疲力尽。  相似文献   

11.
富有丰富想象创造力是儿童画的一大特征。儿童想象画超越了社会的真实生活,在孩子的笔下,闪烁的星星有大大的眼睛,小鸟儿会唱歌,小兔子会跳舞,天上的白云在比美,地上的小草在弯腰……这是由于儿童在这一特定时期还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撕挠腮,皱额锁眉.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语汇太贫乏,尤其缺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了解除学生的痛苦.收到疗救的功效.我选择了一系列开启学生动笔作文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黄丽霞 《小学生》2012,(9):38-38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黄金时间。如何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我、提升自己,是当前亟需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而在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小学教育方式方法中,普遍体现的是一种过度关心和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孰不知,这种心理,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天真与幸福,甚至是发明与创造。问题一:教育唯分数高低论成败近期媒体报道的绿领巾、特制校服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高分学生戴红领巾,低分学生就戴绿领巾;优秀生穿特制的校服与其它学生以示区分。由于学生被学校贴上了标签,成绩一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家庭和祖国的花朵。花朵需有适宜的土壤、充分的阳光、合理的水肥,加以精心的栽培养护.才能根深、枝繁、叶茂、花艳。关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然而如何使这种关爱有理、有度、有效,换言之.父母能否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实施关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养儿童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鲁洁教授曾指出: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品德教育是伴随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直面现实,直抵心灵,  相似文献   

16.
胡颖 《家长》2013,(1):39-39
为人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父母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就像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刻,而这件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不想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每天都陪着她学习,帮她收拾书包,几乎晚上的所有时间都搭在了女儿一个人的身上。本以为这样的付出,女儿会非常优秀,但出乎我的意料,女儿依赖性特别强,做事总是漫不经心,学习成绩自然也不甚理想。对此,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好吗?”  相似文献   

17.
一 新学期第一天,又一批小班的孩子入学了。 一个孩子少则有一两位家长护送,多则有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内的一群家长护送。因为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生活了。  相似文献   

18.
王新波 《中国德育》2012,(14):11-13
近期,网上一个对比中美小学生暑假生活的帖子引发了广泛关注。帖子中列出了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如开睡衣晚会、野营、远航、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等,第100条是美国小学生暑假的最重要目标——玩得高兴!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暑假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世间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韩琴 《学周刊C版》2014,(5):204-204
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启蒙.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要从小抓起,重视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学龄前儿童是学习东西最基础的阶段.是他们正接触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