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电视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份正式播出。从十月三日起播出中小学教师进修中师、师专的课程和电大课程,以及教育专题节目。师专先试播的课程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与作文评改》、《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每天播出的时间从6:00开始,先播出教育专题节目。大约一个半小时,从7:30开始播出四个学时的中师、师专课程,11:30—16:50重播以上节目。每周一、三、五播中师课程,星期日重播,每周二、四、六播师专课。我们先重点选载《写作与作文评改》的讲播稿,然而再陆续刊登《写作与作文评改》及《现代汉语》等有关辅导答疑材料。  相似文献   

2.
魏建华副教授,56岁,汉族,河北省沙河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山西省地理学会会员,山西省国土经济研究会会员。在山西师脘、山西师范大学任教23年,1987年调入邢台师专。主讲《中国经脐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学概论》等课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目前已在全国各普通高校全面开设。如何正确认识和探索《概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实现其教书育人宗旨,是必须先行予以解决的问题。一、《概论》课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邓小平理论是《概论》课无可争议的内容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我党和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在单一传统的理论说教功能逐步减退和削弱,需要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何波副教授     
何波1955年n月出生,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则上族。I叮5年N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教育专业本科。文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在钦州师专中文系任教,主讲忡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又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其间曾先后到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脱产进修。u92年12月晋升副教授。现任钦州师专中文系主任。何波副教授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又学研究会会员、广西现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广西当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现当代又学。参加编撰《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名作导…  相似文献   

5.
《文学概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文学创作的空前繁荣、百花齐放和教改的不断深入,《文学概论》中教与学两方面的矛盾已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来。如不少学生感到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课程实用性最大,《文学概论》学无所用;有的学生因为刚刚进校,文学知识储备不足,故认为《文学概论》理论抽象,学起来吃力;还有些学生读了些当代文学作品,觉得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在1987年江苏省师专系统《文学概论》研讨会上,徐州师院同行介绍说,徐州师院搞了一次民意测验,让学生将主要课程按自己的喜好,以顺序排列,结果,《文学概论》被排在第  相似文献   

6.
2000年初,佛山大学中文系在制定《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缩减了文学类理论课程的计划学时,增加了被列入实践教学环节的“课外导读”课(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外国文学导读、文学概论导读等)。2004年初,在制定《2004—2007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进一步将文学类“课外导读”课明确为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读、唐宋文学作品选读、元明清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外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外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文学批评训练等9门各自独立的文学类实践环节课程。修订后,理论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占总学分比例的75.82%;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的24.18%,(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19.65%,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占总学分比例的4.53%),与该校“199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的10.6%)相比,提高了1.8倍。  相似文献   

7.
地方院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遭遇到了极大的困境。在借鉴中学"导学·探究式"课型教改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高校《文学概论》教改经验,提出《文学概论》"导学·探究式"课型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民办高校的“概论”课与普通高校的又有不同,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总结目前“概论”课改革情况和分析民办高校该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民办高校“概论”课程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黎平,男,山西籍,1958年生于福建福州,翻译家,现为宁德师专英语系教授,先后担任过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美文学、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大学英语等课程教学.近年主要担任实用翻译课程的教学兼《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翻译以及《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与翻译,主要执行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及研究和稿件审、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学概论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我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20多年了,深切体会到: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必须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学,这是提高文学概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作法.一、提高认识加强自觉性在文学概论教学中,为什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教学呢?(一)这是为这门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所决定的.文学概论的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本质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建构起来的,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因此…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课程。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有教学状况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推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各个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所包含的知识涉及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综合性又有实践性。本文以《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的教学方式为研究重点,立足民办院校,通过分析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与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改革,旨在提升民办院校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准,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要从总体上把握《概论》课内容,明确该课程的有关问题,这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同时,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概论》课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6月 ,中宣部和教育部根据党中央的意见联合发出《关于印发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 >的通知》 ,对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调整 ,与原来比较 ,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动是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 ,我认为需要注意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认识在高校专门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应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概论》是内蒙古电大统开统考课程.凡开设本课的各专业期末复习、考试遵循《内蒙古电大学刊》刊发的学习指导.为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中央电大于1998年秋季在全国电大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自1999——2000学年起,该课程统一开设课程、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以下简称新《教学方案》把师专课程分为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六大块。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设置,打破了全国师专一张教学计划表的格局,纠正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和只重视学科课教学而忽视活动课教学的教学观念。自1995年新《教学方案》颁布以来,全国大多数师专都在积极贯彻执行。其中公共课、学科课、教育课很快便步入了正常运作轨道,并已初见成效。而特设课、实践课和活动课的开设尚须进一步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本文拟结合不发达地…  相似文献   

17.
设置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一门专业教育课,章介绍了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分析了进行土木工程专业(思想)教育的各方面内容,简述了让学生了解四年教学计划的目的,指出消除刚入学新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不适应性的教学任务——学习原理与学习方法论,最后提出作对设置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1 关于教材 本学期文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刘叔成教授主编的《新编文艺学概论》。与之相配套的有25节文学概论录像课、《〈新编文艺学概论〉学习指导》和《〈新编文艺学概论〉参考资料》。文学概论录像课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是就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较为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站在21 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师专文学概论教学的现状。认为必须按照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重新给师专文学概论课程定位,重点进行教材的重构与建设;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由全国师专教育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编写的师专“语文教学论”课程的系列教材 ,由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 ,顾黄初主审 ,包括《语文教学概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三本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我们认为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在体系建构上 ,开创了“语文教学论”课程教材三足鼎立的新体系有识之士早就指出 :考虑到师范院校的“高教性”和“师范性” ,“中学语文教育”应视为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科的总课程 ,其整个结构至少可包括“中学语文教育概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