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眼下"素质教育"将替代"应试教育"了,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对学生来讲,我想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的结果,而在于"画"的过程,虽然画得不似对象,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避免学生处于亦步亦趋的被动状态,教师要巧于启发,循循善诱,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萌动,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地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这种成功与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形”与“意”在历代绘画与画论中所起的指导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秦汉唐宋美术史对“形神”的评述,还是宋元的现代绘画对“形”与“意”的关注。“形”与“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实践中,承担着指导作用,同时“形”与“意”又随着绘画的实践得到论证与补充。“形”与“意”在画论与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了中国画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教师像演员,在学生面前,有时要演慈爱的父母,有时要演渊博的学者,有时要演亲密无间的朋友……从演出环境看,演员所处场景  相似文献   

4.
形似字“似”也“不似”彤珊汉字当中,有许多字形体相近,熟称形似字。摸··················清形似字的“脾性”,对克服别字现象大有裨益。那么····················形似字的“脾性”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似”也“不····...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果从已出土的战国帛画算起的话,至今也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历代画家的不懈努力下,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表现形式,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有的审美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在绘画中对表现对象的造型进行意象化处理,而不单纯追求其形象真实。通俗地说,就是作画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追求似与不似,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题〈青莲草阁图〉》中说:“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石涛虽为古人,但他的话,很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大凡文艺佳作珍品,作者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形似的,而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新颖鲜明  相似文献   

7.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代表了中国画的一种造型观,即不满足于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自然描绘上,而把所表现的自然物象的形变为审美意识中的形,其内涵就是“意象造型”。  相似文献   

8.
“似”与“不似”,是对立二分的吗?其实,在艺术创造中,似与不似是辩证统一的.罗丹说:在雕塑中,“我强调最能传达我要体现的那件心理状态的各种线条.”“我使肌肉的起伏非常的显著,用以表示哀痛”,“我夸张了肌肉的伸开,来表示祈祷的热诚”。又是强调、又是显著、又是夸张,这样,不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走进新课堂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其中的教学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能追求表面上的“行似”,而要讲究实质上的“神似”,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自始至终在“信”与“美”的矛盾和统一中生存与发展。译文要尽量体现原作的风貌,因而文学翻译要得“信”;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殊性规定了作品本身的形象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译者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迭出来,所以,文学翻译亦需求“美”。译者只有将这二者完美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入手,才能译出佳作。  相似文献   

11.
12.
林彤 《小学生》2012,(12):51-51
一、儿童画教学之现状分析:现阶段儿童画教学可分为儿童写生画教学与创作画教学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分类而教。传统的儿童写生画教学,其教材一直延续了从几何型入手的顺序,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物体画像,教学方法较"成人化"和专业化的,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房子怎么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追求“以形写神”和“不似之似”的绘画手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住精简夸张的造型手法、程式化造型的规律和以线立骨抓住形体特征的绘画方法,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和更好的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变形是文学创作中的普遍规律,是创作构思中主体因素渗入的一种体现,通过变形可以使艺术形象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变形有广义、狭义之分,变形的方式主要是夸张虚构,科学地理解、正确地运用变形规律对欣赏文学作品,更好地进行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变形是学创作中的普遍规律,是创作构思中主体因素渗入的一种体现,通过变形可以使艺术形象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变形有广义,狭义之分,变形的方式主要是夸张虚构,科学地理解。正确地运用变形规律对欣赏学作品,更好地进行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谓之媚俗;不似,谓之欺世。"这说的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它强调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的真实。可以说,艺术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提升、凝练与概括。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此想到公开课。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进行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公开课不同于一般的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地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这种成功与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形"与"意"在历代绘画与画论中所起的指导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秦汉唐宋美术史对"形神"的评述,还是宋元的现代绘画对"形"与"意"的关注。"形"与"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与实践中,承担着指导作用,同时"形"与"意"又随着绘画的实践得到论证与补充。"形"与"意"在画论与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了中国画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不似之似"是中国画追求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画重要的美学原则。在绘画创作中,正确认识和把握"不似之似",是取得绘画理想效果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似与不似”的美学命题是在中国艺术千余年发展基础上的归纳与总结,凝聚着历代艺术家的真知灼见,比“神”、“气韵”、“意”等更直接、更明了,更一语道破中国画的本质。本文拟对“似与不似”的概念衍变及其在绘画上的处理手法进行界定与梳理,以此探寻传统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进一步思考这一命题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与广告创意之间的共同点即作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