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9,(5):62-70
对于网络犯罪而言,可将其类型化为"网络对象犯""网络工具犯"与"网络主体犯"。从法益视角观察,"网络对象犯"导致新型法益产生,因此只能通过立法途径加以规制。"网络主体犯"改变了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但由于网络主体的特殊性,因而也只能采取立法途径规制。而"网络工具犯",应视侵犯的原始法益为刑法所保护之法益还是非刑法保护之法益,分别采取解释路径和立法路径规制。  相似文献   

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有三种理解,表现为实质违法说、刑事违法说和广义犯罪说,三种解释结论均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及缺陷。立足实质刑法观的立场提出实质预备犯的新立论,通过对实质预备犯的新理解将违法犯罪活动作限缩解释下的狭义犯罪说。"狭义"应当全面结合刑法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理解为准预备犯从属性说,"犯罪"理解为具有类型化的行为模式,使得本罪符合实质预备犯的特征,符合入罪机理。  相似文献   

3.
一、名词解释: 刑法 刑法学 刑法体系 罪行法定原则 罪行自负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 普遍原则 刑法解释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学理解释 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 刑法的溯及力 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同类客体 直接客体 一般客体 简单客体 复杂客体 犯罪对象 犯罪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 作为 不作为 意外事件 危害结果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 年龄 犯罪 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犯罪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共同犯罪 犯罪集团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 继续犯 想象意合犯 惯犯 结合犯 连续犯牵连犯 吸收犯 刑罚 刑罚体系 主刑 附加刑管制 拘役 罚金 剥夺政治权力 驱逐出境 量刑 法定情节 累犯 自首 立功制度 数罪并罚 缓刑 减刑 假释 时效赦免  相似文献   

4.
台湾刑法与大陆刑法中分别存在预备犯与犯罪预备概念,两者虽称谓与性质不一,但两者所指涉的对象却同一,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对两者的理解。世界范围内预备犯(犯罪预备)的处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立法模式与处罚原则方面。统观世界范围内预备犯(犯罪预备)的处罚模式,台湾刑法与大陆刑法对预备犯(犯罪预备)规定的差异清晰可见,在比较中借鉴与完善是大陆刑法孜孜以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名词解释刑法 刑法学 刑法效力范围 刑法的溯及力 犯罪 犯罪客体 同类客体 直接客体 一般客体 简单客体 复杂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危害行为 作为 不作为 刑事责任 危害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犯罪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意外事件 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共同犯罪 主犯 从犯 教唆犯 继续犯 想象竟合犯 连续犯 牵连犯 吸收犯 惯犯 刑罚 刑罚裁量 数罪 数罪并罚 刑法执行 …  相似文献   

6.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结果犯是指构成要件中规定了构成要件行为和结果的犯罪,与犯罪停止形态没有直接关联,立法规定结果犯体现了结果无价值的倾向;我国刑法理论的结果犯是指结果发生为犯罪成立标志的犯罪,是犯罪成立意义上的犯罪类型。结果犯的结果,有的根据法规范特征可以得到简明判断,有的需要进行实质的犯罪论解释。结果犯作为行为犯相对应的犯罪类型,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之分。  相似文献   

7.
转化犯是近年来在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指在一种犯罪实施过程中 ,发生法定转化条件 ,整个行为转化成另一种犯罪。转化犯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新旧刑法均对其作出规定 ,说明既是犯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刑法中独特的犯罪形态 ,并具有一定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8.
1997年刑法第310条窝藏,包庇罪的行为对象是“犯罪的人”,何为“犯罪的人”,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观点认为“犯罪的人”是指真正的犯罪人,本认为通说观点值得商榷,通过借鉴国外相关问题立法状况与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需要,作认为窝藏,包庇罪行为对象“犯罪的人”应包括真正的犯罪人和正在受侦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以经过有效判决确定有罪为必要,只要对他们进行窝藏,包庇的,即成立窝藏,包庇罪。  相似文献   

9.
杨毅 《当代电大》2002,(4):60-61
3 简答题1)试述刑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试述刑法的概念和性质。3)试述刑法解释的含义和种类。4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6 )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7)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 ?8)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9)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 ?10 )什么是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 ?11)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 ?12 )什么是犯罪客体 ?研究犯罪客体有什么意义 ?13)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 ?其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14 )犯罪客体与犯…  相似文献   

10.
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是确定犯罪实行行为已经开始的标志,是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形态的唯一判断方法。因此,对着手的认定是犯罪实行行为的核心问题。传统德日刑法理论关于着手的认定主要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但是都具有种种缺陷,导致无法科学地认定着手。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对于着手含义的理解是正确的,既是主客观相统一,又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从两个层次评述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本体论层次探讨基于什么逻辑联系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认识论层次揭示应如何处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社会论系一种折衷理论,强调从社会存在的立场理解犯罪本质属性。章揭示了社会论所具有的理论张力,认为其有利于正确处理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最后,章从社会论与马克思主义思考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考方法在整个刑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侵占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弥补了原有刑法中关于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但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界对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性质及外延界定问题存在着不同见解,结合刑法理论与实践,认为侵占非法财物仍构成侵占罪;遗失物,遗忘物均是侵占罪的法定对象,并应予以区别;隐藏物理埋藏物也是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3.
燕亚明 《考试周刊》2012,(51):36-37
牵连犯是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 ,由数个不同性质、具有牵连关系的犯罪行为构成,对牵连犯的处罚除刑法规定处罚原则外,都实行从一重处断。牵连犯与连续犯都是实质数罪,但牵连犯是异种数罪,连续犯是同种数罪;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都触犯了几个罪名,但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一罪,行为是单一的,而牵连犯是实质数罪,由数行为构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增设了利用影响力交易罪,其在犯罪主体上首次确立了关系犯,在行为方式上将斡旋受贿行为无限延伸;本罪主体与请托人、与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存在不同的共同犯罪形态;本罪行为的性质是斡旋受贿,为保持刑法分则第八章同类客体的统一性,需要对关系犯的自然身份给予法定化,并看作是法定身份的投射。  相似文献   

15.
环境刑事立法中的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对环境、财产造成了间接危害,或对公众生命与健康构成了威胁,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之所以要在我国刑法中设立环境犯罪的危险犯,是因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立法价值,这三方面分别为:从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特征为角度,从环境刑法的体系完善为角度,和从环境刑法的功能增强为角度。环境犯罪侵犯的客体因其重要性和不可恢复性需要设立危险犯进行特殊保护。设立环境危险犯还有助于对环境刑法中过失犯局限性之弥补。并且,对环境刑法的功能是一种极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危险犯有犯罪既遂形态意义上的危险犯与犯罪成立形态意义上的危险犯两种可能性,而对应于这两种研究角度,对“危险”这一前提本身的界定是不同的。立足于将危险犯作为犯罪既遂形态之一这一前提,危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非现实性:二是与现实的联系性;三是表现形式的非单一性。基于将犯罪既遂划分为多种形态这一前提,危险犯之危险具有结果的意义,即危险犯之危险是危险结果而不是单纯的行为的危险。将危险结果与犯罪性结合起来,将危险结果作为犯罪结果的一种类型来理解,危险结果就是指由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某种事实状态所表现着的对犯罪客体侵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97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制有较多疏漏和模糊之处,笔以为:保险诈骗行为远非法定5种,应在刑法条增设一项概括性规定以避免无限制的扩张解释;采用结果犯的构成要件设置模式既符合立法原意也体现刑法的谦抑性;有必要把保险诈骗罪由特殊主体扩充为一般主体;通过客观行为推定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有高度盖然性,但不具有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仅实施了制造保险事故的行为而未向保险人索赔不应并罚;法定刑的设置应注重与其他金融诈骗罪相均衡;应增设“过失协助保险诈骗罪”。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刑法中的财产性犯罪解决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问题,则必须要面对虚拟财产对原有财产犯罪对象的冲击,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公私财产"是否能涵盖网络虚拟财产,我国刑法并无明确规定。在此有必要以刑法规范为视角,审视网络虚拟财产及财产性犯罪对象的定性问题,从而明确虚拟财产应该成为财产性犯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9.
1解释名词1)刑法学3)刑法体系5)立法解释7)学理解释9)文理解释n)限制解释13)犯罪15)类推17)同类客体19)一般客体21)复杂客体23)犯罪客观方面25)作为2)刑法4)刑法解释6)司法解释8)论理解释10)扩张解释12)刑事责任14)犯罪构成16)犯罪客体18)直接客体20)简单客体22)犯罪对象24)危害行为26)不作为27)危害结果29)刑事贵任年龄31)犯罪特殊主体33)故意35)间接故意37)疏忽大意的过失39)意外事件41)紧急避险43)犯罪预备45)犯罪中止47)共同犯罪49)主犯51)从犯53)教唆犯55)想象竟合犯57)结合犯59)连续犯28)犯罪主体30)刑事责任能力32)犯罪主观方面34)直…  相似文献   

20.
在贪污罪的认定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行为人侵犯的对象范畴有着特殊的规定。贪污罪犯罪对象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贪污罪。在现今司法实践中,对贪污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必须以刑法规范为依据,深入分析贪污罪的犯罪对象,特别是对某些比较特殊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确保司法机关在贪污罪的认定上能够准确地进行认定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