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怀思 《学子》2013,(4):61
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是着眼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学科因为其独具特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探究性而让学习充满了探索与未知,这也就决定了数学课堂的学习处处充满了探究的可能。教师要如何发现课堂探究的存在,给予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机会,促进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呢?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品质,其实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努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此外,问题意识还是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正是素质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能够在个人成长历程中勇敢应对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基础上的。新时代,思政课要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正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当前家长、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那么作为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就应善于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让他们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充满自信的一代。中国的教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其重要的一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展开创新思维的翅膀是家长、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作为一位老师如何在课堂上点燃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他们成为敢于质疑,富有创新精神,充满自信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困惑,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达到疏通思路.形成清晰的思维线索,进行精细思维,提高驾驭知识能力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多留意,勤思考,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而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效,即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是否能够引发其求知欲,是否具有探究价值,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种目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堂创新教学来完成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高职院校借鉴的。课堂创新教学是我们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通过教师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教师的创新,才会有课堂的创新;只有课堂的创新,才会有学生思维的创新。从变革教法和改进学法两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化学是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任务之一就是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积极参与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鼓励参与,积极动手,活跃思维,从而进行创新教育.1.在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中,产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产生,并不是空洞的想象、无凭无据的猜想,而  相似文献   

9.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学生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靠后天的培养。以下笔者谈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谈谈笔者在课堂创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求新求异。让问题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善于提问是开发思维的源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学生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全体教育者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开辟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多向思维能力、求异思维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为时代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精神是解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基点。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学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语文教学要针对自身特点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求异思维、质疑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的训练和培养等途径,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塑造的心智模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性,设计问题的情境,显示知识获取的过程,实施"实验、启思、引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效。创新课堂演示实验,改实验的验证性为探索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变写实验报告为培养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数学课程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锻炼,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本文阐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发挥其主体作用,并提出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辨析错误问题等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清人刘开曾曰:“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题意识不仅能体现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能反映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有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信息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题情境设计,能够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无形中培养其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因为问题情境是学生在思考和创新发现中思维开拓的一个过程,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技巧的掌握进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高中数学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提问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无形中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逐步培养才能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像、质疑、释疑来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们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