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酒杂识     
中国本土确有野生葡萄,但在葡萄酒传入之前未有以野生葡萄酿酒事,汉代内地葡萄酒有两个来源,从西域长途贩运或是来自中原经商的西域人在内地酿制。马酒是一种基本局限在宫廷中的奢侈食品;"苦酒"并非劣质酒;"旨酒"是对美酒的通称,而非专指某种酒;"恬酒"与"醴"是一种酒,酒味甜,酒有米滓,与今天的醪糟相类;"桂浆"就是桂酒,"椒酒"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都非普通饮料;"酴"酒之得名大约也与以小麦为酒母有关。  相似文献   

2.
酒与文化     
张俊列 《今日教育》2012,(Z1):85-86
文人与侠客的关系很有点意思,有些侠客是文人,有些文人是侠客,而要把一个文人刻画成侠客,往往就是能喝酒的文人。记得曾在某节课上,有学生让我讲讲"酒"。我不算是个好酒分子,但一说到酒,还是兴致颇浓。"酒"这个词儿在中国文化中是个独特的名词儿。如果少了酒,中国文化就会少点浪漫、少些激情、乏点哀怨。酒与政治在酒中,始终演绎着中国政治历史的刀光剑影,无数英雄豪杰、乱世枭雄的政治智慧、机谋与胸襟。"曹操煮酒论英雄,深机良谋天地志","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余子谁堪共酒杯"。孟德之胸怀大志  相似文献   

3.
正酒的历史,与文学一样源远流长,甚至于更久远。有人曾撰联写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让"诗酒"并列"七雅"之中,可见诗与酒的缘分由来已久。翻开古代卷帙浩繁的诗卷,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在那厚重的酒文化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与故事,一年四季皆有酒如诗。酒与文学似乎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不能说没有酒就没有文学,但没有酒将会令文学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4.
酒魂     
一杯酒,浸染了多少情怀,又塑造了多少灵魂!酒是李白的诗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一个放荡不羁的灵魂,他将情怀融入酒中,酣畅淋漓,才气喷涌,这才有  相似文献   

5.
束舒娅 《学语文》2007,(4):1-41
酒,之于曹操,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于陶渊明,是"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之于杜甫,是"樽酒家贫只旧醅";之于李清照,是"三杯两盏淡酒";之于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对于他们,酒或许只是偶然拈来的。而于李白,酒则是一种寄托,一种承载,构建了李诗意象群中不可或缺的一点。  相似文献   

6.
上古时代有"酒池肉林"之说.对于"酒池"真相,今人存在误解.夏桀、商纣所谓"以酒为池",蕴涵上古饮酒遗俗,"酒池"只是添入酒的水池.由于群聚饮酒,集合众人共饮,人数一旦增多,远古"汗尊而杯饮"的小坑,不能满足需求,到桀、纣手上,依凭王权,发挥"创造力",小坑凿扩为大池,以逞其欲.这便是"酒池"的历史真相."酒池"从真实历史到传闻历史的演变,转捩点是两汉时期.两汉以后,史籍对于"酒池"记载,分为两条主线:一条引述历史借鉴,尚存史事意味;另一条夸饰宴饮丰盛,成为文学修辞.  相似文献   

7.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相似文献   

8.
话酒人生     
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它谱写了酒的神话;有一群性情中人,他们酿就了酒之灵性。倾听着传说中不老的音律,"酒"之醇香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而又善良的炎黄子孙。悠悠岁月,历史长河,那一份浓浓的醇香随着时间的沉淀愈积愈浓。"杜康",是中国古人给酒镶上的第一个美称。早在中国的夏朝,民间就流  相似文献   

9.
漫谈酒     
中国有悠久的酒文化.自古至今,无论是亲朋好友小聚,还是逢年过节大宴,都离不开酒! 酒是以淀粉或可发酵性糖为原料,先经过糊化、发酵,再浓缩蒸馏,就得到白酒、威士忌、白兰地等蒸馏酒,如果不经过蒸馏,过滤后直接饮用的是葡萄酒、绍兴酒、啤酒等.总之,它们都是含有酒精的饮料,都可称为"乙醇饮料". 饮酒时,酒中的乙醇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18,(1):14-17
欧阳修在滁州诗歌中钟爱"酒"意象,写下许多"酒诗"。欧阳修的滁州"酒诗"蕴含丰富的情感:游山赏水以酒助兴、聚散离合以酒消愁、感时伤逝以酒为伴。欧阳修在滁州多写"酒诗"的原因有:传统文化中诗与酒的相融,欧阳修擅长借酒抒怀,被贬滁州的特殊际遇。  相似文献   

11.
<正>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有"酒圣"、"酒中仙"、"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写下了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诗篇。一、酒色清亮,尽显自然率真之风采李白有一颗赤子之心,天真烂漫,晶莹透明。人生  相似文献   

12.
寂寞如酒     
或许在我的生命里,一生中都感觉黄酒是一种寂寞酒,这感觉是源自于陆游"红酥手,黄滕酒"那近千年的情未却、缘未绝的万古情冤吗?也不是罢,我最先喜欢上加饭酒,却是从鲁迅的<孔乙己>开始.  相似文献   

13.
酒窝酒     
天还没亮,房间里就发生了一百级地震。"酒!"爸爸翻箱倒柜地吼叫着,"我的酒呢?""被我扔了。"妈妈冷冷地说,"你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像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4.
战国秦汉时期制酒的人和追求"酤""利"卖酒的人都可以称作"酒人"。社会称谓中通常使用的"酒人"指代以酒业为经营内容的人士。"酒人"称谓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酒在日常饮食生活、社会交往形式中的地位,以及酒的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认识战国秦汉时期的"酒人"身份,亦可了解"酒"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意义,从而深化对战国秦汉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爷爷与酒     
小时候,爷爷把我搂在怀里说:"酒是我的命,孙孙是我的命根子。"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因为那时我只有5岁。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嗜酒如命,一日三餐总离不开它。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酒。"有时看电视到深夜也要抿上几口,解解困。我被他搂在怀里时,嗅着从他嘴里散发出的酒香,就会迷迷糊糊地进入甜美的梦乡。那滋味竟是如此的诱人!有时候,他喝酒时用筷子蘸酒放进我的嘴里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在他的诗集中频繁出现,其酒诗不仅表现了自身的各种情绪,还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探究其酒诗创作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传统诗酒风范的影响;二是由于其自身对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麦淋酒"是礼县大潭人酿造的一种低度酒,属白酒中的一种小曲酒.该酒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以青稞、荞及高粱为次要原料酿造.其酒色透明,酒味独特,性地平和.麦淋酒在酿制过程中采用纯粮食酿造,不添加任何其它物质,特别是以"百草尖"自制独特的酒曲,使该酒口味独特,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其酿造过程一般经过制曲、发酵、烤酒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佚名 《高中生》2014,(10):50
正"灯红酒绿"这个词我们常看到,灯红可以理解,而酒为什么是绿的呢?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完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连酒糟也没有滤出,所以,古代的人既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一杯浊酒喜相逢",人们把古代的酒称为"浊酒",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涉酒诗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梳理和剖析,体会到其涉酒诗之"味"十分丰富:从表层观察,是酸辣苦甜之味的体现;从深层审视,它是人情味、政治味、社会味的反映。陶渊明在其涉酒诗中寄酒为迹,诗酒交融,诠释了酒与诗歌、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酒来     
"酒来"这个词原本是出自古代骰子上的点数,最早出现是在秦始皇时期。那时的骰子有十八个面,其中十六个面是由一到十六的数字组成,其余的两个面分别是汉字酒来和骑马。其中的酒来就是最小的点数,一旦掷出这个点数意思是就要喝酒了,可见古人对待酒与生活的情趣。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各种的米酒、黄酒,以及酿酒工艺的传承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接触最多的是啤酒或是红酒,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据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一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的酿制。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六千年的古波斯,那时有了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葡萄美酒夜光杯,早在唐代就有这样浪漫情趣的记载,那时候我们也会酿造一些葡萄酒或是其他果酒,作为日常饮品。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退休后的我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在乡间租了块小地,养些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