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农牧冲突与民族融合的全过程可以概要地划分为六个阶段:炎黄周秦时期的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秦汉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宋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这六个阶段农牧冲突与民族融合的特点各异,整体上呈现出由比较平衡到打破平衡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方同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但南、北民族融合存在着明显差异:一是民族融合的母体汉族地位不同;二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程度不同;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着南、北民族融合的规模与速度,也决定着民族融合后所形成的新汉族的不同面貌,这是决定南人与北人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四、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   (一 )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 ,所以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 ,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从南北方向看 ,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 ,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 ,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教师。是学校的前端人物。始终处于学校的风口浪尖。校长要关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这三大问题.校长素质与学校的命运密切相关。我认为,目前,校长队伍发展趋向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端校长,属于思辨型校长,是可爱的校长;第二层次是中端校长。属于实践型校长.是可敬的校长;第三层次是低端校长.属于蛮干型校长,是可恨校长。随着教育改革与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相信可恨校长已经是少数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战争彭建英关于民族融合、民族同化这两种历史现象,《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以及《民族词典》中都分别作了界定和解释,然而却并不十分恰确.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我们应当从各民族具体的发展历程中认真...  相似文献   

6.
朱其红 《考试周刊》2009,(14):207-208
随着学校计算机的软硬设施的提高.网络资源数据量的增加.从网络中可以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却在降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展开了一系列思考、探索和实践,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按层次划分为三个:浅层次、次层次和高层次.并阐述了怎样以这三个层次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看我国科技发展三层次我国科技工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统一,服务经济建设与繁荣科技自身相统一,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原则,从三个层次推进科技工作的全面发展.第一层次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这个层次上,国家先后实施了重点科技攻关和"星火"、"丰...  相似文献   

8.
医疗服务领域有很多与一般市场不同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具有复杂的技术经济特征,属于经济学上“市场失灵”的领域,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的有效干预和积极介入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有效发展运行的重要前提.学界将医疗服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三是超出基本医疗范围的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第三个层次的服务多属于奢侈消费品,仅靠市场调节便可平衡供需。在这三个层次中,特别是前两个层次中,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离不开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本文所谈内容也仅限于对前两个层次中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金庸武侠小说重要主题之一.金庸小说突破了以往传统武侠小说中过分强调汉民族本位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用一种现代视角来看待民族斗争与民族交往,力图在矛盾和摩擦中寻求民族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相互支持,充分肯定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间的交流与借鉴,体现出一种民族平等、民族融合、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观念,具有一种独立的现代精神.本文立足于金庸小说文本,通过异族部族与汉族集团、异族统治者与汉族统治者以及超越民族界限的英雄与平民即萧峰与韦小宝这三个层次关系的比较。具体分析阐释金庸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民族平等融合的观念.金庸把民族问题上升到更为广阔的高度,着眼于整个世界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与民族之间也要相互协调相互协作,避免发生战争,超越了一般的民族和国家界限,在令天看来更有其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阶段,该时期民族融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区特色。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是以战争形式表现出的不自觉地融合.北朝时期,则是通过自觉的改革手段完成的。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南北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建立政权,完成了与汉族的融合,而南方少数民族则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与汉族实现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游区域的饮品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其主要表现有:酿酒技术获得了较大进步,酒文化得到了一定发展;乳及各种乳制品在黄河中游区域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反映出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对黄河中游区域的影响;流行于南方的茶逐渐为黄河中游区域的人们所了解,饮茶开始进入初始阶段,为唐宋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苏两国探索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落后不发达国家选择的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新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直接从西方和自己本土文化中找到资源,而只能诉求于来自西方又超越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苏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确立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20年代,为新生的苏维埃制定了一系列的文艺政策,甚至不惜采用强制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中国在50年代初,基于政治功利性和现实国情,在文艺方针和文化领导权这一问题上也与苏联有共同的追求。当然,这种单向的“一边倒”,使当时的中国文学在汲取苏联文学优秀养分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它所含有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博物学兴起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博物学思想萌芽于先秦时代,经过秦汉时期的初步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博物学逐渐摆脱了经学的附属地位而形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广大新地域的开发,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开发,为魏晋博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波澜壮阔的民族迁移和融合的浪潮,使博物学家的眼界不再仅仅局限在华夏文明圈内,对其他民族的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频繁的对外交往,殊方异物大量涌现,使博物学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是两大主要学派。古典进化论探索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原因及一般规律,解释了世界各民族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新进化论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进化论,总体来说是唯物主义的,但又是片面的。这两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虽然各不相同,但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里面仍有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发展模式是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主体进行选择的结果。法英美三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同,分别形成直接管理、间接管理、民间自治的发展模式。博物馆由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再到民间自治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未来世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国共两党都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都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向西方学习,振兴中华,都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国家反帝斗争,这四个方面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成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战国七雄富国强兵动力与阻力的视角,揭示在七雄并立的局势下,富国强兵已成为七国开明君主和智能之士的自觉意图。为此,变法革新成为列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抉择。七国变法的历史表明,变法革新是富国强兵的主要动力,而阻挠变法的贵族势力则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最大阻力。富国强兵的动力与阻力,在七雄前期的变法中曾经有过激烈的较量。七国之中,秦国商鞅变法为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法制建设为富强提供着持续动力,而农战国策把富强动力植根民众之中,布衣将相格局又为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有力保障。反观六国,宗室贵族势力无不在变法高潮过后卷土重来。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六国国力江河日下。而秦国由于富国强兵的后续动力不断增强,终于统一天下,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人对英心态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期是澳大利亚民族形成与澳大利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之一。当时,澳大利亚人的对英心态体现为权利意识与"母国情结"相互交织,其自治要求日益强烈。这种心态对澳大利亚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及发展模式的成型影响深远,它决定了独立的澳大利亚民族国家是在平和的合法交涉中形成,而不是在暴力革命中诞生。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不仅是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科学地解读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吸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找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国民教育的一大特色,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新加坡的国情入手,分析在其独特的种族、历史等社会背景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