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于永正老师上的古诗《草》是一节令人拍案叫绝的课,是古诗教学中的一朵奇葩。李伯棠老师称之为“一件教学艺术的珍品”,高林生老师称之为“古诗教学之中的精品”,如果让我说,我会称之为“古诗教学中的极品”。于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寓庄于谐,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可谓精彩之至。但为课锦上添花的还有学生的精彩。于老师让学生联系第四句想一想边教边悟2003年第10期当代教育科学“烧不尽”的意思,学生灵机一动,说是“地下的草根没有烧着”。于老师表示赞同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作为地面,又在地下画了草根表示“烧不尽…  相似文献   

2.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2,(35):35-36
上课铃响了, 同学们快速走进教室。这堂是大家最喜欢的心理健康课, 美女于老师已经等在教室门外了。教室里安静下来, 于老师微笑着看着同学们, 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在我们人生的坐标上" 几个大字。"同学们, 这是我们这节心理课的题目。请大家准备一张纸。"于老师带领大家画 " →", "请大家画长一点哈!" 老师说。"老师, 你让我们画的是数轴吗?" 有人问。  相似文献   

3.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钻研教材的功夫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课上,在于老师范读完课文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读者流泪了,听者也流泪了,于老师曾说他备课时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了,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一样,就像写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情景一:在一个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习作指导课,课的主要流程为让学生依据语文书中的一段话,学习其中总分式的表达方法练写一段话。课的设计很简单,然而教学效果出奇的好,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能说会写,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均被老师一一验收过关,怎一个"扎实"了得。这样的设计许多老师都会,甚至更精彩,可老师们为什么就是达不到该有的教学效果,远没有于老师这样的教学境界呢?课后,于老师在解读此课的过程中说了这样的话,他说:"我们的老师不仅是教过了,教对了,还要让学生学会了!"要取  相似文献   

5.
张新华 《山东教育》2005,(19):66-67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教我们地方课的老师是一位名师,她姓苏,教龄已有30年了。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今年,因为身体不适,学校让她担任我们班的地方课老师。  相似文献   

7.
崔峦老师曾指出:“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倡简,如何让教学回归“语”和“文“?近日,笔者看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实录,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于老师这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过多依赖电教媒体,也没有跌宕起伏的环节设置,而是按照学语言、练表达的目标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写字、说话、朗读、作文,教的全是“语文”,平平常常,简简单单.让人不禁心生感叹:大道至简,乃真语文也!  相似文献   

8.
多次研读高敏、黄安成二位老师的课例《函数的单调性》,仿佛置身于实际教学情境之中,品味到二位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思想。这个课例的主题已成为不少教师在各类型展示课的首选,也形成了不少优秀课例。而二位老师的这节课例,呈现出一种极其质朴、自然的思路,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做到用心去悟,悟出变化,悟出层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展现出回归本源的教学心路,令人回味无穷。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与研究,下面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悟。  相似文献   

9.
让语文课堂荡漾着情和爱的活水,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  相似文献   

10.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4,(22):29-29
最近,我在上海一所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心理课。课始,年轻的朱老师让学生做一个“坐地起身”的游戏:坐在地上,双腿并拢,双手抱胸,不借助任何外力站起来。学生都举手要求参与这个游戏。两名学生被朱老师请到讲台前表演,虽然使尽了浑身解数,但就是站不起来。看着他俩无助的神情,同学们纷纷支招,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2.
正每次听张晓刚老师的课,都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行云流水,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设计启迪思维巧妙,动人心弦;他的对话智慧幽默,让人在愉悦中多了一份思考。近年来,张晓刚老师执着于数学复习课的研究。他的课堂向一线教师传播着这样一个理念: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扩大数学知识联系、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而我们的复习课常常是偏重做题,缺少"构建"和"悟"。那就让我们走进张老师《关于圆的探究》的复习课去感悟吧!片断一:上课前交待目标  相似文献   

13.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很特殊、很有意义的课。 为了让我们增长见识,写好作文,教我们作文的龙老师特意请了特教学校的韦老师,给我们上课。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错     
<正>许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上起课来风趣,分析问题通俗易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期末临近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许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是堂数学练习课,许老师让我们当堂完成练习册里的一部分内容,然后再核对答案。题目不是很难,大家一会儿便完成了。  相似文献   

16.
<正>把学生放在"心"上,让课堂回归理性——这是杨文胜老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杨老师用自己独到的理解、扎实的功底演绎了一节大气、开放、简约并且有味道、有挑战的数学课,着实令人叹服。这节课的精彩,主要源自它的理性回归,回归数学本原,回归儿童立场,回归教学本质。一、回归数学本源:抓数学之"根"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教师常常会过度关注"是什么"的教学,即对数对的认识与应用,而对于"为什么",即对规则统一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17.
【现场对话】●靳老师点评《盘古开天地》我们刚刚听了一节非常有特色的课,这是刘颖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阅读课《盘古开天地》。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课。我们参加这样一个研讨活动,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她的课是什么;第二,她为什么这样上;第三,我们学什么;第四,我们回去做什么、改什么。我刚才在下面听课,向年轻的老师学了很多东西。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不断发来手机短信,提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问得都很有深度,很有思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颖老师的课。在让学生读“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  相似文献   

18.
陈涛 《语文学习》2010,(3):77-78
读了颜奕琴老师的《一颗热心,一双冷眼》(发表于《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后。深有感触。颜奕琴老师用一颗悲悯的心.让学生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学《凡卡》这一课的种种误区。我赞同颜奕琴老师对于《凡卡》主题的理解.但对颜老师以这样一种方式教给孩子一双冷眼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曾在一所中学听过一节有关师生关系的心理学课,印象十分深刻。围绕着“我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和“我们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个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共识:我们喜欢的老师一定是待人公平的,不会因为成绩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喜欢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的,能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善于和大家沟通而不仅仅借助自己的权威以势压人;我们喜欢的老师一定是认真负责的,对每一个同学都尽到了自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活动课。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操场上。“徐老师,让我们踢会儿足球吧。”我举着一个足球恳求徐老师。徐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可以啊,不过你们得回答我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