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语中的习语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并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毛泽东选集》中引用了大量的习语来诠释深奥的政治文化思想。要将一国的习语忠实流畅地翻译成外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毛泽东选集》的英译不仅具有文学目的,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所以,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传达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及文中蕴含的马列主义思想,这就更加了大翻译的难度。研究《毛泽东选集》中习语的翻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引用实例,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目的对《毛泽东选集》习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建亭  牛晓莉 《海外英语》2011,(10):210-211,219
收录于《毛泽东选集》(1—5卷)中的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简洁、生动、传神,成为毛泽东主席独特文风的一大亮点。如何忠实、流畅地将这些代表着汉语和中国文化精华的习语译成英语,成为《毛泽东选集》(1—5卷)汉译英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该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文化对于习语的影响,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毛泽东选集》习语汉译英的影响,归纳出《毛泽东选集》(1—5卷)习语汉英翻译的四种基本方法,即:直译、意译、替换、意译和直译结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在中国"中译外"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田海龙提出将翻译作为社会实践进行研究的话语分析模式,该模式能够跳出传统翻译研究的局限性,从更广泛的维度来全面探讨翻译活动涉及的各个环节,可被用于分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4.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记载我国春秋时代(前772—前467)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风俗习惯、民族兴废存亡的一部编年史。因为它长于记事,善于修辞,又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自来为人们所喜爱。在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中,不但引用了不少《左传》中的故事来作为借鉴,而且常常运用《左传》中生动形象的词句来作修辞。《毛泽东选集》五卷中,援用《左传》的地方,就有二三十处之多。  相似文献   

5.
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中指出,21世纪翻译理论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翻译。习语具有民族性,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探讨习语的翻译不仅有着重要的语言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处理好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的民族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皆为译文取向的重要砝码。译文的天平自然是倾向于以目的语为取向的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6.
罗萍 《考试周刊》2011,(54):108-108
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英语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宗教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54):37-38
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涵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之外.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翻译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9.
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中的习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说明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一切文本皆具有互文性,特别是文学作品。互文性理论要求译者应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识别互文指涉,正确理解其独特涵义和进行正确表达。以此尽量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具有与原作同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对习语理解的困难是翻译学习中最大的障碍,而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学习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应把习语的文化语境寓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学生才能较好地在翻译实践中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思想路线。翻开《毛泽东选集》,实事求是的思想跃然纸上,铿锵有音,贯穿于《选集》始终。这一思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88):15-16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语。习语翻译在这部作品翻译中至关重要。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和策略由翻译目的决定。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三原则出发,以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家族》为例研究习语翻译,以期为习语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地理、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通过引用典型的译例,指出了应分析具体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克服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韩慧 《考试周刊》2009,(15):85-86
习语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其固有的文化特性使得其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译性。为此,译者在应用形象转换方式做习语翻译时,既要做到忠实地表达原习语的意义,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又要利于读者理解,注重两种文化的"等效"交流。本文拟通过实例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几种常用的形象转换方法作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亿万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这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之后第一个英明决议,充分表达了我国八亿人民的迫切愿望。仅仅半年时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就出版了,这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译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在意义和功能上最大限度忠实于原语。习语是相当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文化特殊性,常常成为翻译的一个难点。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以《红楼梦》杨译本为倒,从语义三角关系,语言符号的意义及其功能方面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8.
刘倩  何小勇 《高教探索》2012,(2):117-121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0-2009年我国高校德育文献的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图谱,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聚焦"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大学生",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民族精神"、"德育内容"、"主体性"、"实效性"等重要内容。在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集)》、《列宁全集(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是十分重要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基于关联理论对《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进行分析,借以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吉兆荣 《文教资料》2010,(36):45-47
由于习语在结构、语义、修辞、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翻译出特定语境下习语的意义,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重视语义翻译以求达到语义等值,更要重视语用翻译使译文在译语读者心中获得与原文相同的效果,以达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