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27日下午,来自吉林省9个市(州)的德育工作者,走进了吉林市二十七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综合知识竞赛即将开始。台上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台下是家长、学生和教师,4支参赛队准备就绪,充满了信心。首先进行的是个人必答题,请问:“《家教指南》的封面语是什么?”答:“陪伴家长、孩子的良师与益友,沟通学校、家庭的纽带与桥梁。”请问:“2001年《家教指南》的第一个栏目是什么?”答:“说儿道女”……,接下来的小组必答题和抢答题把比赛带进了高潮,学生抢答,家长补充,教师纠正,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上午在幼教杂志上发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当今家长易犯哪些家教错误》。仔细读过,掩卷沉思,虽然自己才只有短短一年多的育儿经历,还真的存在不少问题。今天在这里记下,一为更正错误,加深理解一下科学的育儿观念,二也为自己的育儿生活留下些记录吧。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影片《下辈子还当母亲》时,有70%以上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家教是失败的。为什么失败?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有问题。所以家教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转变父母的教子观念。据调查,在广大农村,相当多的父母仍存有“养儿防老”、“孩子好坏是天生的”、“树大自然直”等观念。这些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家教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家教的效果,必须加以转变。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对于社会个体,是最早的和最初的教育;对于教育系统,是整个系统中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教育之源。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途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教指南》报面向新的时代要求,旨在满足中小学生家长学习的需要,服务少  相似文献   

5.
2002年第3期《中华家教》刊载的孙云晓先生的《改变观念从改变称谓开始》的文章,提出:要改变家长制作风,必须首先把“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1.“家长”与“父母”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父母”虽然也是孩子的家长,但不能代表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各班都会开辟一块《家长园地》,目的是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教育情况,使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协调一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的《家长园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内容单调。大多是向家长介绍月目标、周安排和摘抄一些育儿知识的文章,虽有一定针对性,但缺乏动态性;二是家长参与性差。一般多是教师要求家长照做,教师布置家长阅览,实际是单向、被动的家教指导;三是设计死板。栏目少且缺乏本班特色,有的文章可通用于大中小各年龄班。上述问题在我园的《家长园地》中也普遍存在。我们找…  相似文献   

7.
曾读过一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忙》的短文.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也令我想起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教师很忙、学生很忙、家长也很忙,这是为什么?大家究竟都在“忙”些什么?这“忙”换来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8.
如今给孩子请家教已逐渐成为众多家庭的大事。然而,很多家长表现出浓重的盲目从众心理;在一些家长眼中,请家教还是一种时尚和地位的象征。如何看待火暴的家教市场?有没有必要给孩子请家教?如有需要,请家教有什么好处?如有可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兴利除弊?即使是专家,对家教现象及其影响性质也常常存有截然对立的观点——要么认可,要么极力反对。我们认为,不论人们赞成与否,家教市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总是有它存在的“缘由”,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家长。请家教于家长而言,不仅是情理之事,更是无奈选择。作为理论研究者应有更多实践情怀,而不是一味地在“请家教好不好”问题上争论不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探讨了火暴家教的主体诉求、具体动因、利弊影响和市场走向,出发点是如何帮助家长提高请家教的成效,把“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9.
专家名录     
陈帼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教授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研究40多年,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访问学者几十人。曾获全国妇联、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全国家教研讨会论文一等奖,获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教授著、编、译书籍主要有《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实用百科》等30多种共400多万字;发表《论幼儿家庭教育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的特点》等文章和实用性家教文章百余篇。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我和《家庭与家教》结下不解之缘今年1月,我捧着刚拿到手的2008年第1期《家庭与家教》,坐在炉火旁,欣喜又安心地读着。每一篇大文章、每一个小片段都被我认真地拜读。女儿长大了,却生出了许多的小毛病。在不断思索与实践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5,(11):4-13
在上期《为人父母,困扰谁知?》中,我们历数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的种种难题。究竟吊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这些让家长揪心的问题?我们在查阅各种资料、采访多位专家、家长之后,重点推出本期关注——“家教方法大盘点”。  相似文献   

12.
一所小学居然同时办起了两刊一报,这在桐城县小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0年下半年,桐城县实验小学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需要,决定在理论探索和信息交流上做些文章,创办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内刊、小报,面向教师的《烛光集》,面向家长的《家教咨询》,面向学生的《蓓蕾》,构成了一个整体宣传网络。一期期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刊,送到了师生、家长们的手中,大家争相阅读,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3.
《规范》第九条: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规范》第九条要求家长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努力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进一步提高家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名人之路》、《名人家教》栏目,要求选择我国(或华裔)著名人物,具体介绍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功经验,或者介绍名人本身在幼年时期接受家教的情况。《父母星》栏目,要求介绍优秀家长在家教上的先进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成才路》栏目,要求介绍那些将要成才的幼苗,他们的家长和学校是怎样培育他们的。《热门话题》栏目,要求捕捉家教方面的热点问题,或叙事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其中谈到学校、社会、家庭方面的德育存在很多问题。家庭方面谈到: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的“核心”。笔者在做家教的过程中,和孩子家长直接接触深刻感到家庭德育的缺失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日前成立。在委员会的筹建阶段,部分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的同志们说,反映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有诸多困难,缺教师、缺教材等等,家长们被媒体、各种图书上的诱人家教口号搞得无所适从。请专家讲学,又无从请起;请得来,花费又很高。编一套挂图,再配上一盒讲座录音带,相当于把一位“家教专家”请到家长面前,而且有时效长、使用灵活方便、价廉物美的优点。很快,“点子”变成了“产品”,《家庭教育知识挂图》经组织专家、教师、家长评点,一致认为“太好了”。《家教指南》杂志是该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4,(5):64-64
教育好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这一心愿要成为现实,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指导,否则,家教行为难免盲目。事实确实如此,有的家长说,什么“长”都好当,惟有家长不好当,这反映了一些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困惑。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新一代健康成长,我们特推荐一套值得广大家长阅读、也适合广大家长阅读的家教指导丛书,即由江西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编写的《走进童心·献给幼儿家长》、《共赴明天·献给小学生家长》、《放飞希望·献给中学生家长》三本书。该套丛书所以值得而且适合家…  相似文献   

18.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家长育儿素质。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纲要》等法规,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教学情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开展“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家长研讨会”等活动,请有成功家教经验的教师介绍经验。组织开展家教征文活动,以推动家长学习家教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引发媒体上热议: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用品,是否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要求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学校如何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活动,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的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活动,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的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03岁儿童是人一生中大脑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