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之声2009年节目改版是中央台新一轮改革的产物,其节目结构、编排、播报都有重大变化,更回归“新闻本位”、更遵循新闻规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本文总结出十大“亮点”,阐述了此次改版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曹璐 《中国广播》2004,(5):10-12
多年来,电波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有着国家电台的权威气势,也或多或少有着陌生感和距离感。“中国之声”的频率定位似有“俯视天下”的提法,当然,从宏观、大局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是一种视角。然而,就国家电台新闻频率的整体风格讲,我希望她的定位凸显的是平视受众、真诚服务。面对频率资源已不再稀缺的多元媒介竞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问题,谈谈频率定位的问题。“中国之声”改版后,我们曾经专门做过统计:正常情况下,从周一到周五,“中国之声”在消息类节目中,每天有l5档《整点新闻》(《早安中国》中包含4:00《整点新闻》、《健康夜话》包含1:00《整点新闻》)、12档《半点新闻》(《新闻观潮》中包含21:30《半点新闻》)、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月1日.经过全新的打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开播了。开播四个月来.中国之声展示了它准确的定位、海量的信息、厚重的分析和权威的发布.展示了它在节目形态、传受互动、开发新闻资源及低成本运作等方面成功的做法,成为实实在在的中国广播第一品牌.从而为国内广播走专业化道路.为正在推行改革的各地电台就如何办好新闻综合频率创造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中央台作为我们党最早创办的一个电子媒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作用、影响不仅在我国的电子传媒中曾声成天下、一家独尊,而且在整个中国新闻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电视的崛起,广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有它的普遍性,但在中国又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一段时间里,电视呈爆发性增长,而与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短信的走俏,在许多互动性的直播节目中,过去一度流行的热线电话被手机短信所取代。即使是一些以热线互动见长的新闻类谈话节目也纷纷冷落了不该冷落的热线电话,尤其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诸多互动节目中,几乎难觅热线电话的踪迹。热线互动的缺失,弱化了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里,笔者拟以《新闻观潮》节目为例,对这一问题做粗浅分析。以“新人、新事、新观点,你说、我说、大家说”为传播理念的《新闻观潮》,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或一些…  相似文献   

8.
樊怡 《军事记者》2005,(4):52-53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以及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广播的需求已经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不同听众有不同的兴趣.同一听众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有不同的节目需求。广播的窄播时代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开始.如今在我国可说是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窄播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特定需求对广播频率的细分化、专门化。  相似文献   

9.
伴随2004年的新年钟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问世.综合品质的大幅跃升和时代特色的一朝凸显令受众反响盛况空前.开播第一天便有数万条热情洋溢的短信从各地发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12.
今天中央台的会议室高朋满座,首先我代表中央台对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今天的会议主要想请朋友们对中央台改版100天的“中国之声”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中国之声从2008年下半年全新改版后,推出了以整点、半点为一滚动轮盘的央广新闻。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历经滚动新闻的推出与逐步改进的过程,深感新闻是否好听,抓得住听众,留住听众群,关键在于滚动新闻能否真正“滚”“动”起来。那么,什么是滚动新闻?滚动新闻如何能“滚”“动”起来?笔者半年的亲历实践,有如下的感获。  相似文献   

14.
清晨5点,大多数人还沉醉存香甜的睡梦中,郭静已开始为7点钟开始直播的“中国之声”早间新闻板块做准备。为了不影响郭静正常的工作安排,我与她约好节目结束后见面。10点10分,刚从直播室出来的郭静如约而至,脸上依然保持着节目中的热情与端庄。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张斌 《中国广播》2011,(3):50-52
文艺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重要的类型化电台广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独特的传播价值。本文通过回顾中央电台文艺之声改版前后节目构架、传播语态、信息容量、互动方式、形象包装、活动推广等方面的调改及变化,总结出今后文艺类广播发展的几大核心竞争力要素,具有一定前瞻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1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频率经过改版.在新年伊始正式推出了新闻综合频道中国之声.其传播理念,内容定位等均有明显突破。笔者从1月1日以来经近一个月的跟踪收听.认为.彰显人文关怀是中国之声的鲜明特点。下面就这方面的主要表现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3,(6):15-15
日前,《中国之声》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于每日10时、14时、20时发布新闻及音频新闻,网友可以“听”新闻并留言参与讨论及互动。  相似文献   

19.
致力于打造中国广播传媒旗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在刚刚度过百日之时,就报出了破天荒之举:从4月12日到15日开辟全天时间,整合全频率资源,协同作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对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充分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自2002年11月18日试播,12月2日开播以来,一直受到中央电台多年从事文艺宣传的老专家的密切关注,每天都有专家认真收听这套节目,并将感受,意见和建议写成文字刊登在中央电台学会主办的刊物上,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