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80年代中期,由于一大批老牌品种抗锈能力的丧失,条锈病在我县连续几年都中等或偏重发生。在历经多方面努力的同时,不断地推广一系列“新型”抗锈高产品种—绵阳系列和川育系列,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在我县的流行,确保了小麦生产连续7年的丰收。但是近年,由于这批“新  相似文献   

2.
3.
小麦条锈病是林芝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给当地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根据近期查找的有限资料,浅析了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气象条件,提出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芝地区麦类作物条锈病发生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小麦雪霉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麦雪霉枯病在我区的发生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为系统研究和防治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07,(10):4-5
经过4年多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人工合成了小麦新种质CI108,发现其含有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YrC108,并利用分子标记对该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该成果不仅为抗条锈病小麦育种提供了新抗源,而且为高效分子育种提供了选择标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小麦主要病害的种类、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对策,分析了高产田块病害发生较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以雪花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培育而成的早中熟梨新品种。随着黄冠梨的大面积推广,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增多,其中黑斑病和轮纹病是常见的两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9.
王桂跃  金加同 《科技通报》1991,7(6):331-334
1982~1989年,对浙江省玉米青枯病进行了研究,明确该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的重要病害。病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呈现水渍状腐烂,经鉴定认为该病是由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Ithews)和禾生腐霉(P. graminicola Subram)侵染引起。并阐明了品种、播种期、气候、肥料与该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以选育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强调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我区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尤其以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城郊菜田保护地发生严重,常造成产量损失20%-30%左右。本文结合试验研究结果、黄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与发生规律,提出了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小麦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中,重点应该是保护利用有益生物,其基础就是相对应的农业措施,同时还要协调好相关的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危害大臣发病普遍的一种病害,其发展蔓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了解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特点及其所发病的气象备件、传播规律、传播途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国小麦的增产丰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病害流行严重的地块,往往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为此研究者对病虫害防治理论、建立完善病虫害预报、检测和防空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对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大豆食心虫的发生特点和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和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敬兰 《资源科学》2004,26(Z1):111-118
福建省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两次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占侵蚀总面积15 070.07km2的98.42%,侵蚀面积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侵蚀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值12.31%的6个设区市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44.20%的东部沿海占据了侵蚀总面积的56.26%,相对侵蚀面积东、西部分别为15.66%和9.65%.然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则东部沿海比西部内地少196.56km;从土壤侵蚀现状图上还表现出侵蚀斑大多分布在人类生活区附近,离居民区越近,侵蚀越重的特点.90年代末期的土壤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侵蚀面积为13 127.31km2,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其空间分布规律与90年代中期一致,即土壤侵蚀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块状不连续分布的特点,侵蚀总面积和轻中度侵蚀面积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内陆下降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相反.根据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特点,作者提出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发展经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加强监督执法和监测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又称小红虫、麦蛆,分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均属双翅目,瘦蚊科,是世界性害虫.小麦吸浆虫的寄主是小麦、大麦,该虫主要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危害小麦乳熟籽粒,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浆液,造成籽粒空瘪而减产.河南省汝南县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严重发生过,近几年,该虫密度再次回升,且发展迅速、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它可使小麦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减产4-5成,严重者达8-9成。 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我国基本上一年发生1代。己成长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  相似文献   

18.
林敬兰 《资源科学》2004,26(7):111-118
福建省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两次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占侵蚀总面积15070.07km2的98.42%,侵蚀面积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侵蚀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值12.31%的6个设区市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44.20%的东部沿海占据了侵蚀总面积的56.26%,相对侵蚀面积东、西部分别为15.66%和9.65%。然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则东部沿海比西部内地少196.56km;从土壤侵蚀现状图上还表现出侵蚀斑大多分布在人类生活区附近,离居民区越近,侵蚀越重的特点。90年代末期的土壤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侵蚀面积为13127.31km2,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其空间分布规律与90年代中期一致,即土壤侵蚀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块状不连续分布的特点,侵蚀总面积和轻中度侵蚀面积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内陆下降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相反。根据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特点,作者提出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发展经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加强监督执法和监测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蔬菜污染的成因及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然而,近年来蔬菜中的污染显得尤为突出,由此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目前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柴河水库位于柴河下游,距铁岭市东12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受水库周围居民经济活动的影响,水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影响了水库功能的发挥及水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调查及评价结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水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