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里渗透着忠义思想,这是尽人皆知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按受招安,去打方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等。明代的《水浒传》刊本,无不冠上“忠义”二字,称为《忠义水浒传》,有的干脆称为《忠义传》。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什会如此突出地宣扬忠义思想?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水浒传》是很有必要的。《水浒传》所以具有忠义思想,与它成书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水浒故事产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该书是通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和反映思想的。《水浒传》是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即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为朝廷出力,并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取得正果,故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在四大名著当中,《水浒传》是被广大青少年读得最早最普遍的一部小说,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曲折紧张,语言很浅显。《水浒传》对于中国人人格的形成,以及他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该书是通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和反映思想的。《水浒传》是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即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为朝廷出力,并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取得正果,故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在四大名著当中,《水浒传》是被广大青少年读得最早最普遍的一部小说,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曲折紧张,语言很浅显。《水浒传》对于中国人人格的形成,以及他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该书是通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和反映思想的。《水浒传》是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即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为朝廷出力,并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取得正果,故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在四大名著当中,《水浒传》是被广大青少年读得最早最普遍的一部小说,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曲折紧张,语言很浅显。《水浒传》对于中国人人格的形成,以及他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这在其思想内容所反映的作者主观思想矛盾与作品的客观意义不一致。《水浒传》研究中的歧异,主要即本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今所见《水浒传》版本十余种,书名多冠“忠义”,这与书中的“忠义”、梁山泊“忠义堂”同为彰其“梁山泊水浒寨”“以忠义为主”。《水浒传》的“义”不仅是人民群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义气、正义感等,而且是  相似文献   

6.
董大良 《生活教育》2012,(19):59-61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行者武松打虎的故事妇孺皆知,广为传诵。在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景阳冈》这篇课文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朵奇葩,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是中国侠义小说之集大成者,上承古代自由之侠,下启后代忠义之侠。清代道光以后的《荡寇志》与《三侠五义》两部侠义小说,就是在对其接受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它们对《水浒传》中的侠义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内涵又有所改变,《荡寇志》将《水浒传》的“忠义之侠”转变成为“盗”,而《三侠五义》将《水浒传》中的“非法侠”转变成了“合法侠”,同时分析了《荡寇志》中“侠”形象转变的原因及《三侠五义》合法侠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另有一个别名叫《英雄谱》(与《三国演义》合刻)。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小说,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实际上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的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水浒传》的一大特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施耐庵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小说重点刻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性格迥异,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0.
司各特与罗贯中为英、中两国历史小说的开创者。司各特从1814年隐名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威弗利,或六十年以前》开始,一生共写出二十七部历史小说。罗贯中除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之外,相传共写过十七史演义,而且他还是著名小说《水浒传》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司各特与罗贯中在各自的小说中大力宣扬“忠”义”的思想,这是与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各自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但由于两者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极力宣扬的忠义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为了自身的传播,写进了忠义思想及招安、投降的内容。明朝末年金圣叹删去《水浒传》投降打方腊的故事,用评点的方式对其忠义思想进行改造,宋江成了假忠义而真造反的革命英雄。因此“金本”《水浒传》盛行300余年。写了投降打方腊的《水浒传》几近绝迹300余年。1949年以后,金圣叹被骂作是“封建反动文人”而遭批判,“金本”《水浒传》停止出版,而将几近绝迹达300余年的《水浒传》“挖掘”出来,大量出版发行。一生喜爱“金本”《水浒传》的毛泽东,晚年读了这种《水浒传》后批评它是“反面教材”;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这种《水浒传》为底本拍摄电视剧,宋江成了令人憎恶的人物;新编的《中国文学史》“补写”了这种《水浒传》几近空白300余年的“文学史”。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今仍无改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20世纪前半段关于《水浒传》主题的诠释作了爬梳,企图从中找寻脉络,给后来研究者们以启发.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倡导新小说,反对旧小说,利用西方思想启迪民智,而黄人,定一等人又全面肯定古典小说,以古人之作宣传西方思想,这一时期,《水浒传》是他们手中有力的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界,旨在从思想上发起一次革新运动,思想核心是人的觉醒,本质内核是“个人主义”.从主题思想看,政治介入阐释小说是主流;“九一八”事变后,《水浒传》作为一部抵抗异域侵略的爱国主义小说,被爱国主义作家改编或新编为诸多文艺作品.总体来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半个多世纪里关涉《水浒传》研究,都较以往更为深入、全面,诠释更为透彻,思路也具有代表性,但这一时期《水浒传》研究,较多受到政治思潮、阶级观念影响,导致对其诠释不无偏颇.  相似文献   

14.
《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经过传说故事和话本阶段,到明初始成书。明嘉靖时高儒著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是关于长篇小说《水浒》版本最早的记载。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时《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可是只残存第十一卷(五十一回至五十  相似文献   

15.
在《水浒传》塑造的一百零八名人物形象中,宋江是最成功的一个,有"忠义宋公明"之说。宋江在"上梁山前,上梁山后,接受招安"的三个人生阶段中,不仅忠义思想贯穿其中,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共同演绎了一曲忠义之歌。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刊行的李卓吾评《水浒传》现存有下列四种繁本:A 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B 袁无涯刊《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C 芥子园刊《李卓吾评忠义水浒传》一  相似文献   

17.
冯娇 《考试周刊》2011,(5):25-26
小说《水浒传》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遭遇,展现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宋江的活动贯串《水浒传》全书,正确评价宋江,关系到正确评价《水浒传》。本文以忠义为线索,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宣扬忠义,它的忠义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反映了我国多元文化传统的影响。道家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肯定对李逵等水浒英雄自由人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而鲁智生这一人物形象又集中反映了《水浒传》的忠义观跟佛家救世精神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李贽的"童心说"向来在文学理论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他的小说评点研究更是开了明清小说评点的先河。试以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例,研究其思想及在小说评点中所提出的人物形象塑造理论。  相似文献   

20.
辨别署名李贽评点的几种《忠义水浒传》刊本的真伪问题,是研究李贽小说评点乃至其文学、哲学理论的基础,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然众说纷纭,需对各家观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理清此一问题,方可深入研究李贽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