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个性化的办学品质。建设学校文化,创新学校文化,践行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个都不能少是成都双流县实验小学在学校文化创新中所确立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学校在传承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的思考过程中积淀和凝练出的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和一种目标。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学校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和课堂文化上不断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2.
就一所学校而言,硬实力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软实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则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它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精神力和发展力之中。在学校的软实力中,学校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生成强的学校文化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即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学校内涵发展要求在学校管理上走提高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素质和能力之路,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与校风,铸就学校品牌。其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培养与管理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班子的治校能力,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坚持学校以社会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办好教育必须关注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通俗地讲,学校的内涵发展一般是指在学校规模已经具备、办学条件基本完善、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和共同愿景、师生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品位、有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确认发展的基本方向及其路径是有效推进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基于现实的考察,可以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教育发展定位为一个包含学校-社会、学校-区域、学校-学校与学校-自身的四重结构:在学校-社会维度,实现公民教育的教育转型;在学校-区域维度,促进区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联动;在学校-学校维度,谋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在学校-自身维度,回归教育的本真。探讨现阶段中小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认识框架,有利于明确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教育发展在不同层面的内涵、任务、重心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15,(7):32-33
学校章程是学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的基本法。围绕学校基本法,中小学还要建立相应的具体规章制度体系来加以落实。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其作用在于使学校成员有明确的行为规范,以保证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和组织纪律,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学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有教育管理者把学校管理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制度,三流学校靠管理,形象地阐释了学校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构建和培育科学的、适合学校校情和教育发展的学校文化,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建设和培育学校视听觉文化识别系统和学校理念文化,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管理与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学校,核心是如何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既定任务;经营学校,核心是如何提高学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标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管理学校着眼于学校内部,重在“练好内功”,是封闭的;经营学校则要关注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必须“内外兼修”,是开放的。一、经营学校,市场意识是前提市场意识的确立,导致学校追求目标的变化。传统体制下,学校追求的是迎接检查、通过验收、评上先进、升格晋级。现在追求的是美誉度、信任度、知名度,追求学校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市场意识的确立,导致学校自身定位的变化。传统体制下,学校无需进行自身定位,服…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享有和认同的行为取向、期望、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态度的统一体,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群体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的打造,最根本的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本文在阐述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结构的形态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建设是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在梳理学校历史发展经验、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畅想学校未来的基础上,对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文化制度等进行总结和提炼。在此意义上,学校文化建设面向学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也由此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其中,学校发展历史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故事诠释,致力于通过挖掘学校历史故事、讲述学校本土文化和展现学校档案文化来阐述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逻辑;学校发展现状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致力于通过制度规约、物质布设、师生互动与课程体系来呈现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性逻辑;学校发展未来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展望,致力于通过特色培育、多元开放、数字赋能三个维度来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成性逻辑。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在市教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如,各个中小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很大提高;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比较明显,"油水分离""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解决;学校文化建设更加突出学校自身的特色,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老学校和新建学校,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环境等开展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内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学校效能评价是在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理论和学校改进实践基础上的本土化批判与实践。学校效能研究的范围众说纷纭,一股来说,学校效能是指一所学校在各方面的绩效水平,包括学生的质量、校长的领导、学校的实力、学习技巧和策略、学校的文化,以及教职工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85):115-116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整个学校在历史成长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文化,是指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营造的适合学生自身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李振清 《中国培训》2009,(11):30-31
一、对于学校文化概念的理解 1、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刘旭艳 《考试周刊》2011,(51):200-201
学校仪式特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社会活动,用来定义学校日常生活中某一不平常的时刻、事件或变化。学校仪式大致包括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大类。学校仪式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保存和传承学校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学校仪式中"国家始终在场"带有"规训"的标签,且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学校仪式的定位、改革或优化设计学校仪式,让学校仪式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行为准则、校风校貌的总和。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世界观、价值观的总体表现,是学校师生成长的灵魂。多年来,全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实施课程领导,构建民主、合作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实现学校课程愿景的团体和个人。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课程专家等构成。整合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应使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有意义、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社区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学校与社区及其他组织机构建构共同体,致力于学生发展和社区生活改进。在实践层面上,美国社区学校具有多种模式,包括:芝加哥社区学校计划、休斯顿的社区进入学校项目、塔尔萨区域社区学校改革、宾夕法尼亚的海谷社区伙伴计划以及大学援助的社区学校等。美国社区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不断改进之中。美国社区学校奥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所谓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为发展学生个性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在对本校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