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主张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小修涛序》)。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流露。强调文章要“真”,要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要“个性”.要是属于自己独有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性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作文个性化”。因此。在作文中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要写出自己的心跳,展示出“我”的境界。语言也要个性化,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亮出自己的个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华章溢彩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相似文献   

3.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所谓“独抒性灵”,即“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所谓“不拘格套”,即自由抒写,“信口而出,信口而谈”,不为章法拘束,不蹈前人之作。袁宏道的《虎丘记》正是这样一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存在刻板化、程式化倾向。厘清古代文学史课程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此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为创新此课程教学方式,提出以走出教室、走入自然,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为主的"不拘格套"的授课方式;以品读经典、怡情悦性,区分个体、不立标准为主的"独抒性灵"的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是一种"精神"的生物。有了精神,才能真正称为"人"。语言是人精神的载体,是精神的外显形式,因此,文章要有精神、有个性,为文就应当独抒性灵。即用手中生花的妙笔,记述曾感动过自己的事,描写曾愉悦过自己的景,阐明曾启迪过自己的理,抒发曾涌动在自己心中的情……总之,要用独特的思维视角反映自我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徐志摩的创作被排斥于五四进步文学的范畴,人们最多只是赞赏他的艺术成就,这显然没有也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其历史风貌和固有价值,也无助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五四新文学。五四文学是一个多元个性的集合体,异彩纷呈的大合  相似文献   

7.
张美芹 《教师》2013,(6):105-106
一、课堂写真这是一堂真实的情境作文课!上课的地点在校园的庭院。校园的庭院里有两棵树,一棵金黄的银杏,一棵是火红的鸡爪槭。这两棵树成了初冬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了全校师生们关注的亮点。作文课上,我带着学生走进了庭院,一睹这两棵树的风采。尽管天气有些阴沉,不时地还飘些雨丝,但两棵树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学生们一下子围在树旁,仔细端详起来。有的仰起头,不住地夸赞:"好漂亮的银杏树啊!好美的鸡爪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传统语文教学领域,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介入;重视将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从文体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出我们这个民族要有创新意识,在教育中提倡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整个民族希望之所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缺乏活力,概言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禁锢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据&;lt;清史列传&;#183;文苑传&;#183;袁枚传&;gt;记载,袁枚“年逾六十,犹独游名山,尝至天台、雁宕、黄山、匡庐、罗浮、桂林、南岳、潇湘、洞庭、武夷、丹霞、四明、雪窦,皆穷其胜“.这一时期,他写了一系列游记,记载了各地的风景名胜,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据《清史列传·文苑传·袁枚传》记载,袁枚"年逾六十,犹独游名山,尝至天台、雁宕、黄山、匡庐、罗浮、桂林、南岳、潇湘、洞庭、武夷、丹霞、四明、雪窦,皆穷其胜"。这  相似文献   

11.
以袁宏道为领袖的公安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抒性灵”的主张,这种迥异于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文学理论,既与晚明政教衰退、商业繁荣所滋生的放诞侈糜之风而促成的士人精神的世俗沉沦有关,又与袁宏道情欲自适、高雅自适、超越自适的人格特征有关,从而使公安派以极度伸扬本然生命的激情和彻底否定一切格套的勇气在一片喧闹声中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2.
游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它以表现某一地区的风貌为主,用来记述有关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神化传说和游人自己的感受与情思等等。游记的内容是由五种要素构成的,即"人物"、"时间"、"行迹"、"风貌"和"观感"。写作游记或者欣赏游记都必须要注意这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王震 《文教资料》2006,(36):70-71
袁宏道在《虎丘记》一文末段这样写道:“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年仅28岁的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吴县县令两年时间,登临虎丘达六次之多。可见,他对姑苏虎丘山水的留连之深,文中袁宏道写了他在官场上的境况,道出了自己鄙薄权势,力求与民同乐的政治态度,认为百姓欢乐和名胜景观在一起才是…  相似文献   

14.
《今词初集》是清初一部极具特色的词选,其中收录了编者纳兰性德17首词作,是单个作家选词比重最大的。所选录的词作体现了纳兰"独抒性灵"的词学观念。另外,选词中还有典故的大量运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创作手法实际上也是与纳兰词学观相统一的,是纳兰调和理论观念与创作实践冲突的体现。纳兰词"自然"的美学传统渊源有自,消融了清初词派的隔阂,而纳兰词主"情"的特点也对清代词坛的创作起到了补弊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写虎丘,取景独具只眼,立意奇警,其浓彩泼墨的焦点不在林泉幽壑,名胜古迹,而重在市民郊游和中秋度曲、听曲的世俗风情.句句写实,却见翻变妙构和奇思神韵,富有雅、俗得兼的美致.俗之美,在人众,在繁闹,在入情,在新艳;雅之美,在曲高和寡,在寂然幽静,在陶醉销魂,在清声响彻.作者“信口而出,信口而谈“,表现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指向.  相似文献   

16.
从“独抒性灵“到无欲无我——论袁宏道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道的思想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就自我观而言,从提倡个性自由到主张无我;就宗教观而言,早年爱好禅学后来转修净土;就美学观而言,由反对复古主义与主张"独抒性灵",到推崇"韵"与"淡".这种变化反映出袁宏道在价值迷失后对理想原则的追求,是重归普遍本质的一种意愿.这种意愿恰恰反映了晚明思潮走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能提出自成体系荡涤时弊的文学主张,又拿得出卓然成家遗珠璀璨的可观作品,这类作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不多见,袁宏道则当属一位。他以自家理论指导创作结晶的“安琪儿”,另具秀美,独得性灵。新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试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一、打破思维常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打破常规思维的一般步骤,尽可能从总体中认识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迅速作出判断。例如:计算292324×5,有的学生仿用乘法分配律,写成(29 23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