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所说的“高频词”仅指在高考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但不包括常见的20个文言虚词.也不指惯常碰到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中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的那些实词,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之类。这儿的高频词指的是高考试题选段这样一种特殊的“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相似文献   

2.
丁爱华 《广东教育》2006,(10):49-51
2006年的17套高考试题中,有13套直接没题考查文言虚词这一考点,两套全国卷、上海卷和湖北卷把它暗含在翻译题中考查。虽然《考试大纲》上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数量很少,但掌握起来却很困难,因为虚词的使用频率高,用法非常灵活,和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比较大,可它的作用非同小可,实词常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是读懂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查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在2004年15套高考试题中,有三个虚词没有考查到,这就是“何”“焉”“者”。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要能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因此这就成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难点,虽然教师花了许多功夫,但是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文言素养不好的学生对它往往望而生畏。这就造成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对此,我对许多文言虚词解题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发现它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虚论虚,  相似文献   

5.
廖瑾 《广东教育》2013,(12):9-9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所谓常见文言虚词,具体是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下面仅就广东卷的命题特点和考查重点进行分析,并予以一定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李梅 《广东教育》2014,(11):8-10
古代汉语中虚词数量不多,且必须依托实词或语句存在,但在古文语法与表意中,虚词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考古文阅读能力的重点考查内容。 高考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这18个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试大纲》和《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必须掌握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能熟练掌握其用法,文言文阅读定可获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相似文献   

8.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9.
曹保顺 《语文知识》2005,(9):48-48,F00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鸟之所集,何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的《考试大纲》把文言句式纳入了考试范围,一般在文言翻译上设置试题。常用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相似文献   

11.
姜有荣 《求学》2004,(3):47-49
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言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1997、2003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得分率始终在0.5~0.58之间。为使高考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2.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旬,表示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六字真经”,即“留、对、换、增、删、调“。  相似文献   

14.
杨帆 《考试》2004,(6):4-6
相对于文言实词而言,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要少得多,但文言虚词词性多变,用法灵活,想轻松驾驭它绝非易事。这里略谈一下虚词的考查形式和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语法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需要掌握语法分析技能。事实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不少文言试题,比如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断句题,如果借助语法分析,解题则会更具理性,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一般也算作虚词。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习惯搭配五个方面。这一考点知识遍布全篇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8年高考相关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文得 《中学文科》2007,(9):122-122
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2007年《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仅18个,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而高考高查的形式往往是将试卷语料中的文言虚词与教材中学过的虚词对举,判断其异同。所以掌握常见虚词特别是判断陌生语段中虚词意义和用法是备考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常规题。因为言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也是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种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将言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