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朱蕾 《考试周刊》2013,(88):25-2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派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含义隽永的佳作,其完美的艺术形式、深邃的主题、诗化的语言,特别是丰富的象征主义意象值得读者仔细品味,领略其中无穷的奥妙.作为小说核心意象的灯塔尤其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本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作品受到广泛的研究。她的意识流杰作《到灯塔去》更是以其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而被认为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完美的一种 ,不同的研究者读出了不同的含义。该文作者试图从作品中各个主要人物的角度来解读新的象征意义和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詹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灯塔”这一意象,并且围绕这一意象各自构思了以上两部杰出的作品。虽然所选之物相同,然而在两个作家的笔下,相同的灯塔却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本文就从这两个相同的象征物着手,通过分析两者内在不同的意义,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对詹妮特·温特森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的象征底蕴异常丰富,“窗”与“灯塔”既是小说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标题,也是其主题意象。“窗”反映了拉姆齐夫人为代表的女性原则同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原则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灯塔”则象征了两种原则的浪漫和解,即作者理想的双性头脑。  相似文献   

5.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7,(1):22-25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鼎峰之作,对文中灯塔的寓意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生命美学视角出发,试图挖掘其美学意蕴。通过阐释詹姆斯对神秘灯塔的向往,表达他渴望了解生活真实的愿望;拉姆齐先生对去灯塔的态度从漠然到积极的转变,表现他从理性刻板向感性直觉的精神蜕变;温柔贤惠,无私奉献的拉姆齐夫人与灯塔的光束融合,象征夫人博爱精神永存的真理。灯塔是人类精神之塔,去灯塔是体验人生、挖掘人的内心世界、理解生活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及其艺术表达效果,从情由景生、情寓于景、景引发思考三个渐进层次指出小说运用情景交融的叙事手法展现了生命与自然合一的主旨,使读者从"情中景、景中情"的交互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9.
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很好的掌握了对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同时在现实与回忆,当前与过去的穿插描写中过渡自然。整篇小说从侧面展现出了莉丽具备了作为画师的灵活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着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同时作者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伍尔夫本人所具备的缜密思维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她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服了性别、身体等诸多不利其文艺创作的因素,致力于文学的探索与实验,并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她的主要作品《到灯塔去》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而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到灯塔去》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策略上别具一格:运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探索变化多端的人的内心世界,展示真正的人性。伍尔夫小说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革新,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到灯塔去》中改写了伊洛西斯神话即农神得墨忒耳和其女珀西枫妮的母女关系神话.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小说人物莉丽·布里斯科是伍尔夫作为艺术家的代言人,也是伍尔夫作为女儿身份的替身.然而伍尔夫的用意远非如此,作家出神入化地改写了伊洛西斯神话,使莉丽·布里斯科实现了从“女儿”到“母亲”身份的华丽转变后找到了真正成熟的自我,而伍尔夫本人也实现了女性作家的真正自治.  相似文献   

13.
刘亚波 《出国与就业》2011,(22):134-135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非常注重小说的形式和技巧.她挑战传统的小说写作技巧,淡化小说情节描写,着重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大量借鉴使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绘画、音乐、色彩等.小说中伍尔夫大量使用了光线和色彩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作者认为伍尔夫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借用雅各布森和戴维·洛奇的理论,试析这位伟大的女性小说家是如何不仅成功地在作品表层糅合了转喻和隐喻这两种叙述语言形式,使其成为一部带有浓郁象征意义的诗化小说,而且在文本深层通过使用这两种语言形式有效地表达了男性与女性所具有的不同认知方式,并使二者之间相互交融,以实现“两性共存“意识。  相似文献   

15.
伍尔夫是现代派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到灯塔去》作为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历来为广大读者所推崇;广大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该书的丰富意蕴。仔细阅读小说不难发现人物设置中隐含的俄狄浦斯情结,因此"到灯塔去",不仅是现实与欲望的冲突,而且是父子情感的对撞和交流。本文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线索,分析小儿子詹姆斯与父亲从对抗到和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小说通过拉姆奇夫妇集中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并解构这种对立,以期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双性同体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文喆 《中国德育》2010,(2):80-81
就英国文学史而言,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作家。然而,对于读惯了金庸小说的中国读者来说,伍尔夫的名著《到灯塔去》却是一部不成其为小说的小说。因为这部译成中文后十多万字的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不过是写了拉姆齐先生一家和朋友们去海滨别墅度假的故事。小说开始时,拉姆齐夫人坐在窗前,一边给小儿子詹姆斯读《格林童话》,一边织准备第二天作为礼物送给守塔人小儿子的毛线袜子,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的《到灯塔去》的背景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充斥着父权至上的思想,百姓们都推崇这样一种信念:男性优于女性。然而,作为一个女性,虽身处特殊年代,伍尔夫却提出了一个大胆但发人深省的理论:“双性同体论”。男女性间的冲突贯穿全文,伍尔夫尝试通过宣扬两性间的平衡和融合解决两性间存在的问题。伍尔夫的《到灯塔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对传统夫妇拉姆齐夫妇的性格描写及对莉莉·布里斯库一个新时代女性代表的刻画.阐述了女性的价值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以及“双性同体理论”是如何帮助实现男女两性间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的。  相似文献   

19.
朱蕾 《考试周刊》2013,(94):16-16
伍尔夫不仅在小说的创作形式、艺术手法上锐意革新,还在小说的创作主题上深入挖掘,勇于探索。《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充满了她思想成熟时期的哲学阐述与伦理思辨,蕴含了丰富多元的创作主题,其中的战争主题深刻地反映了她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