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滑冰教材,并在教学法上也要有一些参考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滑冰课的教学质量.天津大学在20多年的滑冰教学实践中对滑冰教材和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滑冰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熟悉冰性的冰上站立,冰上踏步,冰上行走、向前滑行的单脚蹬冰双脚滑行、两脚交替蹬冰交替滑行、向后滑行的画葫芦滑行、蛇形向后滑行、转弯滑行的向左(右)压步滑行、向左(右)急转弯滑行、停止法中的花样刀的齿轮停法、球刀或跑刀的左(右)侧身停法等,下面根据教学顺序,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2.
前言冰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冰上滑跑速度在与对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因为,依靠冰上滑跑速度,在冰球比赛中可以造成很多以多打少的局面,尤其是打快速反击,冰上滑跑速度更为重要。近年来,国际国内冰球比赛各队利用快攻得分的成功率已经证实了这个问题。见表1、2、3、4、5。  相似文献   

3.
1 冰上弯道技术基础训练 1.1冰上弯道的滑跑技术练习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冰上弯道技术训练中,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动作,抓好冰弯道技术基本功:运动员左、右腿弯道支撑练习,左右腿走弧练习,弯道的交叉步练习,冰上弯道皮筋牵引练习;掌握以上技术练习后,泣可蹬拉重物练习.让运动员提高在身体倾倒的情况下熟练掌握和控制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单腿支撑的能力。学习和掌握弯道滑跑技术,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速度滑冰冰上专门性练习动作,是指双刀不离冰的向前移动重心的滑跑(滑蹬滑)、跳式或半跳式蹬冰的滑跑(滑跳滑),固定的最大限度屈膝的滑跑(向前收摆浮腿的滑跑)和车轮式滑跑等动作.它们是学习体会当代速度滑冰技术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这些专门性练习在国外的教学和训练中已被广泛采用,对提高速度滑冰技术水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优秀速滑选手中也曾有人试用过.可能由于对这种专门性练习动作的实质和怎样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5.
冰上和平鸽     
1953年,我国举行了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这次比赛有三个项目:速度滑冰、冰球和(单人)花样滑冰,共有219名运动员参加竞争,蔚为壮观。在盛大的开幕式上,东北区运动员田继陈和华北区运动员沈祖修,在主席台前的冰面上,各滑了一个和平鸽图案,向大会献礼。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级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二是提高技、战术水平.如果提高身体机能,就必须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现有的专项耐力水平和专项耐力(包括有氧和无氧耐力)的提高过程.在冰球运动员的综合测试中使用在塑胶跑道上阶梯式增加跑程的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采用通用计量程序.在冰上进行专项测试时,让冰球运动员做54米×6(从一球门线到另一球门线)的往返跑.用这种方法来测定冰球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在做往返跑的过程中没  相似文献   

7.
冰上舞蹈中的带动(一) “带动”是冰上舞蹈的基本技术之一,尽管很少被注意到,但它是完成协调紧凑的舞蹈和舞伴彼此控制不可缺少的技巧。从弧线的圆心到滑行者之间的距离、滑行的方向、舞姿的变化以及转体对带动都有影响。本文就运动员在滑冰舞步法时到所滑弧线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对带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冰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特征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世界冰球强国高度重视冰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优秀冰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冰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特征的运动训练与生理特征,针对技术结构与身体素质的关系、肌肉工作的能量供应方式,提出冰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应遵循专项性、周期性和系统性等训练原则,以及冰球运动员陆地和冰上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时间模式与血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血乳酸检测和训练录像分析等手段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冰上训练采用的技、战术和部分体能训练运动时间较短、间歇时间相对较长 大部分训练密度相对较小 训练累计负荷量与比赛累计净运动时间相比略少 技、战术训练和部分体能训练后血乳酸值较低。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较小,尤其是训练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重深蹲练习与保加利亚蹲练习两种不同的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对冰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对提升冰球运动员滑行能力的差异。方法:将18名U16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保加利亚蹲组和负重深蹲组,对其训练前后冰上30米滑行、冰上重复冲刺、8字滑行以及陆地30米跑、立定三级跳、侧跨跳、Y-Balance成绩变化进行测试。结果:两种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均可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冰上滑行能力、下肢爆发力及下肢平衡能力。在冰上滑行能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冰上重复冲刺能力提高优于负重深蹲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冰上8字滑行速度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下肢爆发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30米冲刺跑成绩显著优于负重深蹲组。在下肢Y-Balance测试方面,两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保加利亚蹲与负重深蹲练习均可以显著提高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直线加速滑行能力,前者在提高重复冲刺能力方面显著优于手者,两种练习均可以提升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冰球发展现状,齐齐哈尔先期派5名冰球运动员赴加拿大学习深造。通过冰上专项能力的测试,看到我国冰球运动员与同年龄段加拿大运动员的差距。必须提高教练员的水平,提高冰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冰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能力不强、冰球项目研究不足的问题,研发“可穿戴式冰上负载抗阻训练器”,旨在科学辅助冰球运动训练,提高冰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及技战术能力。运用实验设计、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摩擦面材料选用、荷载配置、运动员能力匹配等几个方面设计训练器的外抗阻负载与滑行模块的基本结构与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游戏进行冰上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基本姿势双平衡滑远、单腿平衡比远、不定半径的随意弯道、各种直线与园型集体分组接力赛等游戏法在滑冰教学中使用,对初学者滑行技术的提高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 冰上游戏在滑冰课中的作用为:冰上游戏能促进已学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在体育课的复习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方高校冰上教学中,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运用陆上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尽快消除对滑冰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冰感和掌握冰上动作.经实验对比表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冰上动作表象,加速掌握冰上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音乐:探戈4/4 节奏:4拍28小节(112拍/分) 这是一个具有探戈舞特点的罗曼缔克舞,滑的线痕要陡. 引入步的最后一步用开出刀,这样容易滑舞蹈的第一步。步1和4用闭势滑行。午蹈的第一步是在小节的第四拍上,必须严格的遵守舞蹈滑行的节奏,两人用三拍滑一个双3,并摆浮足,男伴用左足, 女伴用右足。女伴的右足手放在男伴的左肩上,他们的左手伸开。步2是交叉,两脚在冰上,男伴做RFO前交叉和LFO,女伴滑RFO前交叉和LBO。这一步要尽可能跨的宽一些,右膝弯屈,在这一步的末端男伴滑LFI,两脚靠在一起,女伴在小节的某一拍伸直右膝,两脚靠在一起步.5—11用闭势滑行。步5是由男伴摆动特维兹勒和女伴的  相似文献   

16.
“力量”是各项体育运动中不可忽视的身体素质。力量素质在帮助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世界速滑史上创造了空前奇迹的超级明星——第十三届冬奥会五枚金质奖章获得者埃里克·海登,他的大腿练到了二十九英寸那么粗,许多专家认为:“海登是一个力量型的速滑运动员”。我们知道速滑运动员在冰上滑跑时,身体全部主要机群几乎都要参加工作。因此全面发展身体各肌群的力量素质,是提高冰上滑跑成绩的重要基础。根据速度滑冰的项目特点,在滑跑时身体各肌群用力程度之不同,对速滑运动员来说,着重努力提高腿部肌肉相对力量水平则是首要的。由于冰上比赛项目之不同,因此在短  相似文献   

17.
才化冰  苏长滨 《冰雪运动》2004,(5):68-68,95
针对如何尽快掌握滑冰技术,对站立行走、小幅度的滑行、低姿式大幅度的滑行等直道滑行技术到向左倾倒、交叉压步等弯道滑行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浅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滑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浅述如何尽快掌握滑冰技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如何尽快掌握滑冰技术,对站立行走、小幅度的滑行、低姿式大幅度的滑行等直道滑行技术到向左倾倒、交叉压步等弯道滑行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浅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滑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于静实地滑冰和陆地模拟滑冰动作结构和肌电特征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差异。结果显示:陆地模拟滑冰单步周期各动作阶段用时明显长于实地滑冰;实地滑冰和陆地模拟滑冰单步周期技术动作构成不一致;两者单步周期各阶段腿部肌肉放电强度存在差异,从单步周期总体来看,实地滑冰腿部各肌肉放电强度明显强于陆地模拟滑冰;实地滑冰腿部各肌肉最大用力程度均大于陆地模拟滑冰,主要用力肌肉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尤为明显。表明:陆上模拟滑冰作为陆上训练期保持滑跑感觉、体验滑跑技术细节和模拟滑冰全过程力量训练的方式不合理,长期坚持练习对改进滑冰技术动作细节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12名受过较好训练的少年短跑道速滑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完成滑跳、屈膝走、滑板(2m长),在无冰期被广泛采用短道速滑陆上专门性训练手段的3分钟负荷,分别测得2分钟血乳酸值,同时在冰上以同样方法测得全力滑跑1500m的血乳酸值。并将陆上3种指标分别与冰上1500m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陆上训练指标对冰上 1500m专项训练的影响,进而分析陆上训练手段对冰上专项训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陆上3种专门性训练手段对于 1500m短道速滑来说,都不是理想的专一性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