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课程权力的充分获取与良性运作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有力保障,其实现既需要国家、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更需要校长的引领,构建学校赋权机制与运作机制.促使教师群体课程权力习性的形成,并形成一定的制约机制,以保障教师课程权力主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学书 《中学教育》2011,(3):60-63,24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具有参与的外部条件和内在诉求,然而目前还存在着教师课程权力缺失和迷失的现实困境。要促使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国家合理分权和权力制衡,社会与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期望,学校的支持与保障以及教师自觉的权力意识等都是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注重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课程变革中,微型课程弥补了教师权力的结构性缺失。赋予了教师全面的课程权力,使其从微型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全程参与微型课程开发,以提高其课程能力,开发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微型课程。  相似文献   

4.
教师课程权力的获得和实现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新课程改革的制度框架为学校教师课程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在学校情境中,教师如何理解课程权力,教师课程权力存在着哪些困境,如何来推动学校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造教学习性:课程改革理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5):33-37
教学习性是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精神、生成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依据。课程改革必须诉求教学习性的改造,是被课程改革历史已经证明的结论,是可以得到理论诠释的逻辑必然,也是我们当下课程改革的实践呼唤。改造教学习性只能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需要首先改造支持教师改变的培训者的习性,也必须成为教师主体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需遵守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师德养成是教师开展职业活动的立身之本。教师的师德养成具有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以道德内化为先导,以道德躬行为根本,以道德反思为要义。因此,为促进教师的道德养成,可从观念引领、实践操作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7.
赋予教师课程开发、课程编制权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教师课程开发权能否有效实现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教学实践应走出仅仅关注"创生性课程开发"实现形式的单一化误区,重视与突出"再生性课程开发"实现形式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思政教育的主干课程,其担负着帮助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重任。作为小学生群体,其心智水平正处于发展时期,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高效。  相似文献   

9.
从权力的生成性来源来看,权力的获得来自外赋和内生两个方面。基于此,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要同时获得教育法规、课程权利意识、专业实践能力三大条件的支持。然而我国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条件存在着国家授权和教师受权的双重困境,必须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建立教师课程权力实现条件的保障机制,才能使教师课程权力得到真正地落实和运作。  相似文献   

10.
艺术类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困难重重。实践证明,激发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与养成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途径。教师们需要在学习与培训中寻找课程意识生成的突破口与生长点,在校本行动研究中实现课程意识的转变与超越,在反思性实践中激发出课程意识生成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是落实课程改革方案的主战场,也是教师创生教育智慧、提升成长质量的主阵地。众所周知.教师是课程的引领者.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这个群体来实现。因此.我们认为.以课堂教学优化为视角.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指向.打造一支课程价值观合理、内在动力充沛、思维品质优良、教学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力量作为课程变革的第三领域具有其参与的内在诉求和外部条件,但存在着参与不够和低效参与的现实困境。要促使社会力量参与课程变革,政府应有意识地培育社会力量,对其合理分权和权力制衡;社会力量也要通过自觉的团体建构和积极互动,发挥舆论作用以充分实现自己课程权力,而有效地参与课程变革。  相似文献   

13.
从权力的生成性来源来看,权力的获得来自外赋和内生两个方面.基于此,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要同时获得教育法规、课程权利意识、专业实践能力三大条件的支持.然而我国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条件存在着国家授权和教师受权的双重困境,必须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建立教师课程权力实现条件的保障机制,才能使教师课程权力得到真正地落实和运作.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是教师的权力,是教师职业角色和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课程有效性、促进学校课程变革的需要。教师从不同立场出发,在不同层面参与学校的课程决策,体现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要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建立和完善保障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力的体系,明确教师的决策权限,确立合理的监督系统和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权力的生成性来源来看,权力的获得来自外赋和内生两个方面。基于此,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要同时获得教育法规、课程权利意识、专业实践能力三大条件的支持。然而我国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条件存在着国家授权和教师受权的双重困境,必须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建立教师课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古代传统"学以成人,积以成性"的教育哲学,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以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为突破点,聚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习性养成,构建了"三类—六维—二层"的"六习"校本课程体系,并提炼出"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的"三环节"学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课程决定权力是课程决定行为能否实现的关键,对课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育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决定权力既存在着历史缺失,又面临着现实尴尬.必须采取对策,从促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高度,改革课程决定权力的分配机制、僵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培养教师课程决定的自主意识,实现教师的自我解放,赋予教师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评价权力等恰当的课程决定权力.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课程意识是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创生以及认知课程价值的自觉性和敏感性程度,包括主体意识、创生意识、价值意识和资源意识等几个内在的构成要素。要实现学生课程意识向课程行为的转化,学校和教师必须切实赋予学生适当的课程权力,创新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构建“学习化”的课程资源系统,强化学生的课程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