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双重主体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是翻译实践的主体,是译者,另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译论中,无译者主体性可言,也就无学生的主体性可言;在后结构主义译论条件下,译者获得了主体性,学生也相应地拥有了主体性。学生是翻译教学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创造性与问题意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教学哲学观大致可分为教学始基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生存论三种不同形态.其中,教学始基论和教学认识论的价值取向是褊狭而极端的,从而导致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与此不同,教学生存论以追求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和谐共存为最终价值取向,通过显现课程文本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意义关联,既弘扬了作为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保持了以课程为载体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本来面目.正因为此,教学生存论成为我国教学哲学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剧本游戏作为我国教育实践语境下促进学生四个系统发展的新课程,既“看见”了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又“走向”了学生的生活与未来,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及时代发展下文化与科技的新成果。为了应对全球竞合新趋势,我国义务教育发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新课程”落地,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以满足新趋势下学生思想信念、精神品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发展要求。然而,我们不得否认,目前仍旧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课程改革大多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的“修补”或“翻新”,缺少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转变课程理念和范式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主体性问题研讨的主要论题之一,已经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等一些主要观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和坚持教育的"双主体性"规律与原则,一定要从对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认识入手,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目标、任务,结合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因素,设计和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语用顺应论与高中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结合,初步探讨了顺应论在高中英语课程任务设置中的应用,指出该课程的任务设置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交际双方分别是教师与学生,交际内容是课堂设置的各类任务,并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了高中英语课程任务设置的顺应性,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对主体性及其教育的探索几乎没有停止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主体性教育一度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研究视角、取向的局限性与研究范式的单一化和老化,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因此,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主导范式必须得到改变。从传统的教学论范式到当代的课程论范式,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转向的一条可行路径,它与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趋向及教育实践发展的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刘忠东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142-14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引发对《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的反思,发现培养的师范生缺乏主体性。原因主要是已有研究和实践对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主体性关注不足,存在"主体性缺位"和"主体参与缺失"。为此,文中具体分析了主体性的含义,指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中的师范生兼具学生和职前数学教师角色,有两种主体性需要发展,这两种主体性的实现需师范生主体参与两种不同的但又存在辩证循环关系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师范生的主体性发展有赖于执教教师主体性的发展,两者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师范生和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均要求主体参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中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文章第四部分构建了《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的"三实践两反思"模式,进一步分析模式及其实施中的主体参与问题,以期促进各主体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教育思想下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最终完善学生主体人格的教学活动程序。围绕这三个方面,对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展开了系统探究,以期促进主体性教育思想在高师院校的实施,并进一步丰富高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转变教师的地位,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以及建设者,要在基于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发育特点与相应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该阶段的英语基础知识,以达到提升交际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有效性。而使用多媒体方法创设的语言环境,则为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种优化模式。本文与教学实例相结合,主要说明了语境的概念与其特点、多媒体手段创造语境的特点、英语多媒体语境教学有效性的体现等等。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完善主体性的适应指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教育的主题和实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学生在教育中主要是通过课程获得培养。从这种意义上说,课程是学生精神建构、主体性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对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其次,提出高校课程体系应是发展大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高校课程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论各种流派的核心--主体性教学在心理学课程的实施对师专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心理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可采用课堂辩论、案例分析、作品分析、心理短剧、自学、交流研讨以及从做中学7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认为学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主体。从学习论的意义上说,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和发展性;从教学论的意义上说,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主张遵循“自主、合作、体验、拓展” 的教学理念;从课程论的意义上说,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提倡课程的开放性和整合性。  相似文献   

14.
顺应论认为语言行为的本质是选择和顺应,理解是选择的前提,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在不断理解和选择的过程中突出出来。同时,因为语言本身的特性和交际需要,理解和选择受到了语言客体和交际语境的制约。顺应论视阈下的口译理解研究注重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和语言结构的动态选择,强调译员可以能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策略促进对源语的准确性理解,凸显了译员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6.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思想的具体落实,成为学校教学延伸、学生思维拓展、学生主体性的解放主场地。文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参考建构主义教学论,从校本选修课程的困境及解决路径两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了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主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人的主体性理论对基础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进行分析 ,特别是从新的视角讨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 ,并从主体选择性、实践活动与课程关系、学生学习方式与课程关系三个方面对主体性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主体与客体一致性逐渐外显,对教学主体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如何认识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存在对学生主体的确定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辨析和课程论的渐进发展,为确定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存在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