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观念、文化取向以及不同文化层面的认识与行为上,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与城市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存在着差异和冲突.我们要以"多元一体教育"来化解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创新学校文化,并进而催生城市新文化.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4):13-14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学龄子女也往往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入城市各类学校就读。进城农民工子女步入城市后,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侯婷 《中国教师》2009,(9):26-27
<正>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两为主"①政策,在城市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②数量日益增多。据北京市教委统计,截至2008年5月,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0万流动儿童就读,其中有66%,约26.6万人在公办学校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但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是政策文本缺乏强制性责任追究或经济原因造成的,也有些是政策尚无明文规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均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才能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相似文献   

5.
外来工子女教育公平的问题是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大问题。被誉为现代教育创造者的陶行知先生把"爱满天下"作为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为之奋斗不息的人生信条,为我们当下教育公平的推行带来了诸多启迪。实践证明,无论从政策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博爱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公平的实践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7,(35)
运用学校适应状况问卷对425名初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总体学校适应状况一般,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此外,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习成绩的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状况有显著差异。针对调查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讨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的关注。问卷调查了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现状,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办优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项自上而下的重要的工作。当前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政府政策难落地、社会关注低、家庭力不从心等方面。解决的对策是,政府以顶层设计引领各方,社会以组织活动体现人文关怀,家庭以自强捍卫自身责任。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上海市政府2008年策动的162所农民工子女小学"民办公助制"试验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教育产权问题隐患,需要积极应对。首先"转制"学校一刀切式的"民办非企业"法人架构,既不是纯公益组织,也不是纯营利性企业组织,导致学校实际办学性质定位模糊,"回民"还是"转公",进退两难;其次"转制"前后各种学校资产产权归属的界定与划分还不够清晰,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及各种产权纠纷风险;再者"转制"学校的权力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未来发展方向也充满变数,不免引发人们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不稳定预期和各种办学短期行为,师生正当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文化差异普遍存在.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背景与早期的文化习得与城市学校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和不连续性,当他们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时,必然面临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冲突与压力.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果学校采取措施不当,将加剧学生心理调适上的困难,并导致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出现障碍.因此,而实行"城乡文化整合教育"有助于城区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剧增,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A校为例,通过分析该校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该校实施红色教育的成效,探索红色教育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公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取得学业成就等方面均存在机会不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落后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欠缺,以城市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的弱势状况。要解决教育平等问题,必须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平等、多元、无歧的学校教育;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以江西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快速增加,其升学问题也日益严峻。解决他们的升学问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实际需求让多方力量构建破解难题的多元模式,即包括城市公办普通教育升学模式、职业教育模式、民办教育模式等。在多元模式下,以江西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挖掘自身潜力,扩大公办学校招生规模,通过办好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使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建立教育“补偿”机制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不会因为外在因素失去升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调查资料显示,昆明市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与属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抱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总体水平低于属地学生,成为影响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效果重要因素。公办学校的教师应重视对外来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针对性指导,提供他们体验成功学习活动的平台,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进步,达到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准公共产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随迁子女数量逐年递增,为保障随迁子女在学校的福祉,提高他们的学校满意度,必须权衡和兼顾相关主体的利益。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多元主体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特征层面,随迁子女自我效能和身体状况对其学校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家庭层面,家庭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藏书和亲子交流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学校层面,良好师生和同伴关系有利于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提高;(4)社区层面,居民类型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数据结果,建议学校、家庭、社区与政府等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进随迁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综述法,通过对比阅读,提出了当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中入学困难、学业成绩不佳、心理问题突显的现状;而后结合实际,归纳了产生问题的两大块原因,即教育的公平问题和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最后,根据其他学者观点,以及个人看法,提出了改善户籍制度、建立寄宿制学校、配备专任心理教师以及建立供需学校联合四条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入手,探究了农民工子女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本文从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大教育投资和规范农民工自办学校这三个方面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时代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学校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应进行多元性的品格教育。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行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就业。随之而来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成为考验城市教育资源与教学体制的问题。社会对于农民工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关注使得这一情况得到国家政策与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但是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续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很少。农民工子女接受初中后续教育也是农民工教育的一部分,研究其政策既有宏观的教育研究意义,又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基础上的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消除心理障碍,助其融入集体;实行有效规范,缩小知识差距;给予特殊关爱,促其健康成长;发挥榜样作用,树立远大志向四个方面阐述了能切实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积极向上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