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景贺 《考试周刊》2011,(23):25-26
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有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留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0):46-48
《论语》各章,均是对话或自言。对话有问答,自言也有问答,各臻其妙,各具其境。孔子本人在问问答答之中对某些"问"也有所评论,如"大哉问"等。大者,境界高也。为什么说这样的"问"境界就相当的高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论语》记录了弟子问孔子的问题一百多个。对于弟子之问,孔子有其要求:一是善于发问;二是不耻下问;三是问一得三。  相似文献   

3.
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萌芽,早期启蒙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三言二拍"直接体现了这一新思潮,反映了新的义利观、理欲观、婚恋观和人生观。在"三言二拍"中,明代的商品经济的初步繁荣对爱情及其行为方式的影响,有着多方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们不能依文解意,认为荀子心性思想是性恶,而应回到文本中,具体解析。荀子所谓"性"是就人的生理本然而言,而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欲"。作为生理本然的"欲"不能言之善,也不能言之恶,这就是说,"性"无善无恶。作为人生理本然的"性"有着天然向外流露性,此则为"情"。若顺着人之性向外流淌,则"欲"处于放纵状态,"情"则趋于恶。放情纵欲则为恶,那么在荀子看来,当操存此"心",逆"情"而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钟情类"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它们与首开才子佳人文言小说风气的《娇红记》进行对比,论述其所表现出的言私情却不伤风化,风流与礼防共构,笔墨上情重欲轻,基本处于儒教思想体系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钟情类"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它们与首开才子佳人文言小说风气的《娇红记》进行对比,论述其所表现出的言私情却不伤风化,风流与礼防共构,笔墨上情重欲轻,基本处于儒教思想体系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是,古今人们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和仿作。其中改为诗歌的又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之别。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四言诗:  相似文献   

8.
设疑     
张梅 《陕西教育》2007,(7):60-61
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波 《广西教育》2011,(6):120-121
本文强调通过实施口才培训,在学校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将口才培训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德育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演讲与口才培训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拓宽大学生能力培养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职口才课堂应努力实现"四化",既课堂特色化、题材趣味化、方法多样化、评价激励化,以增添口才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因独具韵感、美感在世界语言之林独树一帜。然而,现代汉语历经百年,面对网络媒体时代,美感却步步褪色。因此,梳理百年现代汉语写作历程,关注当下汉语技术化倾向,并重审当下汉语写作实践,探寻"好的中文"标准,以创造优质的汉语,重新挖掘现代汉语写作的语感美。  相似文献   

12.
杨应芹 《学语文》2014,(4):12-13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孩子《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课本中,发现有"戴震难师"的故事。故事只有142字,全文如下: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深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相似文献   

13.
能言雄辩是口才训练的最高境界。演讲你尚能提前准备,而辩论则考察你的口才、知识积累、反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果你想练口才,那你就去参加辩论赛,如果你想展示口才,你就应该参加辩论赛。让我们一起参与雄辩!  相似文献   

14.
“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谈苏东坡贬谪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旷达"言东坡词几成定论。东坡词"旷达"风格的形成虽然有天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磨练发展的结果,因此东坡贬谪词更能体现其旷达的词风。"人生如梦"在东坡词中多次出现,经过贬谪之后,东坡在看似颓靡的"如梦"的人生观中融入了豁达的心态;东坡有着很强的"归乡情结",在欲归而不得的贬谪生涯中,他超越物质和精神上种种困境,达到了"心安处即吾乡"的境界。这两点是其贬谪词中旷达风格的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反愚人节?     
能言雄辩是口才训练的最高境界。演讲你尚能提前准备,而辩论则考察你的口才、知识积累、反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果你想练口才,那你就去参加辩论赛,如果你想展示口才,你就应该参加辩论赛。从本期起,让我们一起参与雄辩。  相似文献   

16.
高职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严峻形势下,口才培训机构却一路升温,迅速火爆,成为培训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提出了好口才=好工作+升迁机会的就业发展公式,喊出了"投资口才就是投资未来"等诱人的口号。  相似文献   

17.
莫君之言曰: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律,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流,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至精者,其孰与于斯矣。柳生乃退就舍,养气定词,审音辨  相似文献   

18.
李宇光 《成才之路》2011,(18):33-33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启发教学存在误解,认为"启"是教师的事,"发"是学生的事,因此在贯彻时就会失之偏颇,收效甚微。其实,"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也说:"愤,谓心求通而未能之意,悱,谓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相似文献   

19.
游碧 《新课程研究》2010,(7):145-146
自古以来,大部分教育家都执着地追求一种境界。古代教育家荀子称之为"乐学",现代则称之为"情知教学",其实质都是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只有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氛围,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三言"中,婚姻和爱情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和影响最大。这类作品常把"情"、"欲"放在"礼"、"理"之上,要求"理顺人情",打破门户之见,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歌颂幸福爱情,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和维护女性尊严,否定传统的贞节观念,体现了进步的婚恋观和一定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