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应突破表层、直观、静态的分析方法,从内在、纵向、动态的分析观出发,以价值问题的处理为主线,将两者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教育主张价值中立与道德教育倡导价值干预是两大学科分歧的焦点。澄清两大学科在价值问题上的分歧,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人相统一,将事实与价值相融合,促进两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建构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品德不良学生心理分析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社会生活条件,也依存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品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方式和手法,既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来确定。1.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现象的心理结构笔者近几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现象大致可归纳为需求失衡型、意志薄弱型和理智缺乏型三类。(1)需求失衡型。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  相似文献   

3.
心理-道德教育的三重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交叉和融合的产物,它兼具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属性,更体现为两者融合的属性。分别从心理教育视域、道德教育视域、德心融合视域,解读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操作内涵以及学科特色,旨在对心理—道德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孟啸 《现代教育科学》2012,(4):39-40,95
健康的身心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社会转型期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和方法单一。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较高的可融合性,并且它的内容和方法对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道德教育中融合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给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素质教育观、系统整体观、减负增效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策动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整合。整合可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师资队伍、实施途径和评价等方面实施,以不断增加其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语境下人类传统道德精神的失落集中体现为人的责任的丧失.培养个体健全的责任人格是心理-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在体现.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改善的全新着力点,阐述责任品质培养的理论基础、价值表征和教育内容建构以及实践中应秉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心理-道德教育推动心理教育的发展,表现在改变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地位,构建伦理性的心理教育模式,纠正人们对心理教育应用范围的误解;另一方面,它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在概念上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重塑道德教育人性的回归,解除道德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概括起来说,心理-道德教育扩大了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打破了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实现了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道德教育与当今多元化思潮的矛盾日益尖锐。青少年的心态也出现了疑虑:是利己还是要无私奉献,社会究竟是理想国还是镜花缘,笔者从心理道德教育视角,探讨私利心的平衡与合宜性以及公益心发展的可行性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态度进行有效的预防注射;三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自尊、智力等人格因素采用不同的说服策略。  相似文献   

10.
阐述对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思考,探讨心理—道德教育的学科属性及其判别标准,论证心理—道德教育是具有现代性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认为心理—道德教育的宗旨或目标是人的精神建设,包括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心理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相似文献   

11.
网络心理—道德教育作为心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道德教育理念,又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道德教育内容、模式、途径、方法和手段。深刻理解网络心理—道德教育这一新的概念,认真研究网络心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网络法规与文化建设,切实改善青少年网络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青少年的网络心理道德教育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学生上网相当火爆,泡网成为一种时尚。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认识世界的博大精深,但“网络垃圾”也日益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给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新的任务。怎样才能让道德之光照亮每一个身处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的心,让他在正确思想光芒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成了很多有识之士思考和探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产物为心理道德教育,它既有心理教育的特征,又有道德教育的特征,体现了培养完整人格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三重视域分别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德心融合视城,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三个抓手。从上述视域出发,从理论基础、操作内涵和学科特色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旨在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关于心理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定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问的相互关系、区别与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对近年来国内有关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很多人分不清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都是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存在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加以纠正。本文拟从二者产生的渊源、采用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明确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只有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互相推动,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化冲突整合——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是我国教育界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分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中存在的一些误识入手,从分化、冲突、整合三个角度及层面探讨了再会两者间的辨证关系,认为科学的应是肯定分化,但不要绝对化;正视冲突,但不要扩大化;积极整合,但不要“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中学道德教育在理论宏观与现实操作层面存在着一些反差和错位现象。本文在心理文化维度的层面上对这种反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本真的角度探索中学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靖 《教师》2014,(20):5-5
人的行为有道德与不道德之分,人的心理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本文将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概念、目标、方法、评判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为我们在实际管理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找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我们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