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板桥读书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相似文献   

2.
读《郑板桥集》,其论读书之道,颇有见地,概而言之有三: 一曰多问:所谓“学问”二字,“须要折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主张“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二曰精读。板桥并不否定多读之益,但贵在有心得。他在家书中写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反对“篇篇都读,字字都记”的死读法,“五经、廿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读书要泛中有精,如“东坡读书不用两遍”,  相似文献   

3.
许博渊 《教育》2012,(4):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首先,是不读烂书。郑板桥认为社会上书太滥太多,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曾说,"魏、  相似文献   

4.
许博渊 《教育》2012,(2):58-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杨阿敏 《新读写》2020,(4):54-55
郑板桥自幼跟随其父学习,没有其他老师。幼时并无特殊之处,长大之后,面貌丑陋,常遭人轻视。好为大言,自负甚高,又好漫骂。遭人侧目,往来者很少。但在读书上,“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板桥自叙》中的这段话,是郑板桥对自己读书治学历程和经验的总结概括,勤奋力学,有主见,不依附流俗之见,由浅入深,直探古人真意。  相似文献   

6.
我国清代名,书画家郑板桥,是“杨州八怪”这一。他不仅书画作品独具风彩,躬行倡导的读书方法也别具一格,颇有新意。现作些简要解说,供同学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书画独具风采,而且推行倡导的读书方法也别具一格,颇有新意。慎选精研法郑板桥主张读书者要慎选书籍,以“精”为本。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古往今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也极有限,如果读书者不善选择,势必导致“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了。郑板桥认为“精”,不只是精读,还要在精读的基础上去发现书中各种疑点和问题,评论文章的真伪优劣,从而提出高于原文内容的新思想和新观点。默诵于胸法郑板桥主张读书…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是清代名士,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他的读书方法也与众不同,概之有“五怪”。人们皆以过目成诵为能事,他独非之  相似文献   

9.
读郑板桥     
在中国历史上,郑板桥是一个并不算大的人物。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清代有几个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扬洲八怪",却记住了一个名字:郑板桥。郑板桥出生于扬洲兴化的一个书香门弟,早年家道破落。青年时期的郑板桥在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救灾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后人多知他为文人,然而他还曾是一位开明的官吏。在知县任上,他帮助农民诉讼,设法救济灾民,并因此得罪豪绅而罢官。且看易宗夔在《新世说》中的一则记载  相似文献   

11.
清代大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洁,他辞官回家时,只带回黄狗一条,兰花一盆,真可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贺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的一位姓陶的朋友过生日,郑板桥前去贺寿。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郑板桥又迟到了,好不扫兴!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来,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治病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练字     
1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县人。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在读书问题上他强调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特别是他强调读书要精选精读,要寻找贯穿串,读有特识,自竖旗帜等重要的读书观,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双面郑板桥     
也许有人不知道郑板桥是谁,但是不知道"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四个字由于有着适合的风雅程度同时又不失世俗的智慧,因而顺利地进入了千家万户。"难得糊涂"按照郑板桥的说法,乃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三百年后无数人引郑板桥先生为知己,个个面对这四个字作"深得我心"状,殊不知这句话只有绝顶聪明之人说出来才有那么一点意思,如果本来就是蠢蛋,自然一直都是糊涂的,何来"难得"一说呢?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断案     
清代,山东省潍(wei)县乡下有一个塾(shu)师,为了糊口,到一员外家去教书。员外姓陆,和塾师讲明每年付八吊钱束脩(xiu,古  相似文献   

18.
哀哉!郑板桥     
郑板桥在其《后刻诗序》中曾写了这样一段话:“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滥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足见他老人家对自己作品和名誉的认真严肃态度。然而,死者难知身后事,后人并没有因惧怕被厉鬼击破脑壳而未将他的作品“改窜滥入”,而是编辑了多种郑板桥诗集,管你是否“无聊应酬之作”,只要是郑字号的,统统纳入,甚至还将别家的作品划归郑氏名下,以至到了“假冒伪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吟诗     
同学们,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诗人郑板桥,不仅为人处世的方式怪异,就连他吟诗也与别人不一样,往往耐人寻味,妙趣横生。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故事吧!主持人:开心果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逸事     
郑板桥养兰   郑板桥视兰花为君子,爱兰草四时不谢、忠贞不渝的品格,故有诗云:   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   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